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秦武祖> 第二十二章 罵題

第二十二章 罵題

  “稟大師,陛下和夫人到了。”


  “正好,青瑤這丫頭拿了我這麽多寶貝,也應該得報銷報銷了。”著立即紮緊自己的乾坤袋,塞進自己袖子裏。


  “大師”世賢和玲兒見禮。


  “嗯,有事嗎?”無痕倒也是幹脆,接過世賢遞過來的文書。


  “姐姐,來了。”青瑤身披玄綾落在了玲兒身邊。


  無痕看完文書,麵色凝重,這比他推算的還要快些。


  “師父,到底什麽事?”胖子還從未見過師父麵色有如此凝重。


  “你打算怎麽辦?”無痕問道。


  “我別無選擇。”世賢答道。


  “這是他們的圈套。”大師提醒道。


  “是呀,他們不就是想要逼著我出手嘛!那就看看誰的拳頭硬了!”世賢的很淡然,玲兒看著這清瘦的麵龐,漸漸起了棱角。


  “那好吧!”你也該去看看另一個世界了。


  “就按你的想法辦吧!不過在這之前,你還有一件事得幫我辦了?”


  “什麽事?”


  無痕大師把一張費用清單放在世賢手中,“報了吧!”


  期盼了已久的大試終於來了,京城很長時間都沒有這麽熱鬧了,全國各地的士子學士都匯聚在了這裏,整個大秦都注視著這場久違的科考。


  先舉行的是文考。


  題目有三:一、同朕共同治理下的,是士大夫。如今士風不正,欲求無邊而見識短淺。想要正士風以複古道,用什麽辦法可以做到?

  二、富民策。


  三、安國強軍之道。


  三日過後,考試完畢,丞相與諸位連日閱卷,世賢也不時過來看看。


  “好文章啊!此文辭藻華麗,典故用的恰到好處,全文行雲流水,一氣嗬成,真人才呀!”


  “我這個也是,全文內容深刻,尤其這富民策寫的,一看就是治國安邦的大才呀!”


  世賢緩緩走了過來,拿起了兩篇文章,確實一篇一看就讓人賞心悅目,另一篇則是處處顯露著學子實地調研的紮實功底,不錯不錯。隨後放下卷子,讓禦膳房再準備些吃的送給這些老師傅,轉身離去。


  倒懸的月鉤掛在上,殿試的內容世賢還沒想好,玲兒輕輕地給他捏著肩膀,“世賢,我給你出個主意!”


  “你能有什麽主意?”


  “愛聽不聽,我還不了呢,你心不聽我的,你可能永遠找不到那種人。”


  “那好好好,夫人你看。”


  “夫君,我看你經常愁眉不展,你到底想要什麽樣的人呢?依我看,耍嘴皮子寫滑溜文章的你有的是,能治國安邦的這次大考應該也不在少,但唯一缺少一種人,你還沒找到?”


  “哪種啊!你。”


  “奇才。敢於罵題之人。”玲兒見世賢不話,繼續道,“所謂罵題,就是批斥題旨,從反麵立論。這既可以是劍走偏鋒的思維創舉,也多少有些另辟蹊徑的投機心理,但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嗯,有些道理。當今形勢複雜,是得有一批人懂得靈活應變之策,可這種人不好找呀!”世賢感歎。


  “傻哥哥,你怎麽不問問我呀?”玲兒有些驕傲道。


  “好,那你。”


  “其實,那些人,遠在邊,近在眼前。罵題往往在大試中是不被錄用的,他們既然能來京參加考試明他們還是有些功底的,隻不過不在正道上而已,你把那些淘汰的卷子中罵題的那部分專門翻出來看看,然後選出一些自己中意的卷子,再舉行一場考,自己親自選才不就可以了。”玲兒點撥道。


  嗯,非常好,這樣一來國家取材與自己選才兩不誤,很好。“玲子,賞你一個。”世賢親了口玲兒的臉蛋。


  幾日後同樣的大殿,一批一開始就遭淘汰的人來到了這裏。他們不明白皇帝想要做什麽,心裏有些慌張,隻有一個已經有些微醉的人,安靜地伏在桌子上打盹。


  “陛下到。”


  “參見陛下。”


  “各位都平身吧!各位莫緊張,朕此次招你們前來,是看中了你們的文章。你們中有罵題的,有跑題萬裏的,有字寫的很醜被淘汰的,還有一個隻是列數據講事實的,陳景實,是不是啊?”世賢直接點出了一個名字,一位有些憨憨的夥子點頭道。


  眾人聽到陛下這樣,也都笑笑。


  “但,你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標新立異,而又能自圓其。”世賢正色道。


  “朕給你們實話吧!你們這三十六人,朕都想重用。就像前幾這大殿中其他學子一樣,但朕不能公開你們的身份,不知你們可願意隱姓埋名為國效力?”


  “如果想退出的,現在就可以退出,真給你們發放盤纏。”世賢掃視了一周,“好,看來沒有。”


  “陛下,重用我們是真的嗎?”其中一個大膽問道。


  “當然,朕是子,豈可戲言。”


  “那好,我願意為國盡忠。”


  “陛下,我等也願意。”


  “好好!聽你們這麽朕很欣慰。這明什麽,明我大秦還是值得你們擁護和愛戴的,朕很高興。但朕現在還得給你們出一個考題,這道題是,一道辯論題。”


  “陛下,請吧!”


  “晉煬帝是不是位好皇帝?眾所周知,晉煬帝,相信大家對他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隋煬帝都是持批判態度,然而他做的某些事情,卻造福了千秋萬代。那麽他到底屬於一個壞皇帝還是好皇帝呢?各位。”世賢看著眼前的各位。


  “回陛下,臣有話講,臣支持晉煬帝是個好皇帝。”一聲微醉的話語傳來。


  “嗯,吧!”世賢毫不介意地道。


  “晉煬帝,在位時間不長,隻有十多年,但他在位期間,治國方麵還是很有建樹的。政治上,他改善官製,修訂律法,使得國家井井有條。文化上,在他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材製度,可以更加準確的選拔精英人才,為國效力。民生上,他命人疏通前朝留下來的運河,使運河聯通南北,灌溉兩岸百萬畝良田,加強中央集權製的加強,促進一統,直到現在,還在發揮作用,不可謂不是一項造福於千秋萬代的工程。”


  “晉煬帝這個人,性情比較著急,可惜了。太想要一下子成功,所以對外征討,對內極力壓迫,賦稅征斂繁多,百姓遭到了非人的對待。再加之,修建皇宮的奢侈和建造大運河的繁瑣極大的壓榨了百姓精神力和勞動力,於是就造成了下大亂。”咕咚!話人又喝了一口悶酒。


  “陛下,臣反對,臣認為晉煬帝不是個好皇帝。”有一位年輕人提出了不同。


  “看”世賢倒是饒有興趣。


  “是陛下。臣以為煬帝殺兄弑君父,是為不忠不孝,繼承大位卻好大喜功,興運河,征西戎,不知愛惜百姓,是為不仁不義,喜歡遊玩大建宮殿是為不智,是這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智的昏君葬送了先輩嘔心瀝血打造的盛世好局。


  “的具體點”


  “是陛下。煬帝三征西戎,無外乎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但倘若仔細想想就一種結果。成功了,西戎大敗,可戎民與晉民生存方式完全不同,自然也就導致晉兵無法長期占領,豐年國家尚可支撐,可災年呢,隻能加征賦稅,這種高成本的支出終究會無法維持,最終隻留下兩族的傷害與仇恨。而戰爭失敗了則會勞民傷財,元氣大損,最終結果怎樣,各位都清楚,史書不絕呀!”


  “其次就個人來,他絕對不算一個好兒子,先不殺父的傳言到底可不可信,光他敗光了父輩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這一點就可以稱得上不孝。”


  “另外,站在百姓的角度講,他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國家連年戰亂,各種賦稅激增,勞役無休無止,如果誰覺得他是個好皇帝,可以去體驗一下當時百姓的生活。”


  “最後,一下他最為稱讚的運河。道之理,萬物自有其規律。如果大運河是借地之道以貫通南北,隻需稍加引導即可,何須百萬民眾苦役。各位可知,每年在這條河上現在的花費是多少?我估算了一下,這條河的堤壩每年都維修,由於地勢原因,必須每年都人工清淤,再加上各種人工損耗,不比走陸路的花費少多少。各位醒醒吧!麵子工程要不得。”少年品了一口茶,“所以,臣以為晉煬帝根本不算好皇帝。”


  “好,你叫什麽名字?”


  “稟陛下,草民紀林庸。”


  “嗯,很好,其他人還有什麽要的?”世賢今得到想要的人才很是高興。


  “稟陛下,草民鍾森還有話”鍾森放下了酒杯。


  “好,吧!”


  “回陛下,臣要的是,此仁兄隻看到了運河不利的一麵,難道此河就真無一是處嗎?臣要的是,自運河開通以來,兩岸數百萬畝良田得以開發灌溉,每年為朝廷多收多少稅收,而時隔開河僅五十年的盛世是不是有運河的一份功勞,人口暴增,而下安康的原因就是百姓有了口糧,他們才會安心生活。另外自運河開通,內河商賈便開始繁盛,下百業開始興盛,您是不是?還有即使沿岸發生災荒,朝廷賑濟也可朝發夕至,使百姓避免挨餓凍餒之苦,這是不是一份大功德。”


  “仁兄的好。但陛下草民有話要講。”一位黃發青年站了出來。。


  “吧”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