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一箭十二星
思來想去,藍天發出了哀嚎:「難道為了這架爛飛機,我還得專門造一顆衛星出來?不,一顆不夠,依據海王星的質量和體積來算的話,我至少得造出十二顆衛星,才能形成無死角信號覆蓋,十二顆衛星啊!」
這個工作量讓藍天極其頭痛。如果開工建造的話,那就代表著藍天開發新型計算機的打算又要延後,而且,建造的這十二顆衛星,藍天自然不能允許其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導航和通信功能,肯定還要添加上譬如觀測天王星,譬如觀測其它行星,或者觀測太陽等等功能,這樣一來的話,藍天的計算量,又要被佔去不少。
「罷了罷了,反正遲早要做,那就做到完美,乾脆一勞永逸好了。」藍天思考了一陣,不得不忍痛將研究新型電腦的事情再次延後,又將基地建設速率降低了十個百分點,全力開始衛星以及發射火箭的建設。
藍天這次打算玩個大的,在人類可能會用一個火箭同時發射兩顆甚至更多顆衛星,稱為一箭多星技術,這項技術可是很高端的。
不過,藍天這次打算弄個一箭十二星來玩玩。
對,沒有錯,一箭十二星!用一個火箭,同時發射十二顆衛星。
藍天這麼做,是為了節省建造資源。畢竟,火箭可是個大傢伙,又是一次性用品,要是連續發射十二次的話,以藍天現在的金屬產出量,尤其是稀有金屬產出量,會被直接打進貧民階層。
如果只發射一次,雖然單個火箭會消耗更多的資源,但總的算起來,比發射十二次不知道要節省了多少。
不過,一箭十二星,對藍天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為這種事情,人類以前也沒有干過。
而且海王星的引力是地球的1.125倍,所需要發射的高度,以及所需要達到的速度都比地球大了許多,相應的難度也大了許多,藍天也是對自己足夠的自信才敢做出這樣的嘗試。
這一次,足足耗費掉了藍天兩個月的時間,才將火箭和衛星建造完畢。
在巨大的廠房之內,一個高有十米的巨大火箭垂直矗立在那裡。沒錯,對比起人類動不動就四五十米高的火箭,這個十米的火箭可以算是個小傢伙。
以前人類的火箭高度普遍都有四五十米,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火箭一般都是三級火箭,因為只有這樣,火箭才有足夠的動力,將衛星送入幾百公里的環繞軌道。
可是藍天這裡就不一樣了,雖然海王星引力大了點,環繞高度高了點,相應的,對火箭的要求也大了許多,但是藍天突破了新技術,所以完全沒有必要使用三級火箭。
事實上,要不是要一次發射十二顆衛星,藍天完全可以將火箭改造到只有七米高。
做完了最後一次整體檢查之後,藍天下達了點火發射的命令。
火箭尾部噴射出了淡黃色的火焰,在火焰的反推力作用之下,巨大的火箭開始緩緩上升,速度越來越快。幾秒鐘之後,火箭飛到了幾十米的高空,身體稍微傾斜了一點,按著海王星自轉的方向飛向了天空。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藉助一點海王星自轉的速度,更容易達到環繞速度,可以節省許多燃料。
海王一號直升機上升到了萬米高空,在那裡,默默地注視著越飛越高的巨大火箭。在這次發射活動中,海王一號暫時擔任了通訊中轉站的作用。
一分鐘之後,火箭到達了海王星環繞軌道,成功與發動機分離,然後艙體打開,連成一串固定好的十二顆衛星飛了出來。
這裡是海王星的另一面,因為缺少足夠的通訊中轉站,所以它們已經暫時離開了藍天的監測範圍,換句話說,這些東西,已經從藍天的目光中消失掉了。
接下來的動作,就不再是在藍天的指揮下進行的了,而是依靠自身編好的程序來運行的。
藍天在地面上默默地等待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三十分鐘后,他就會接到第一顆衛星傳送回來的信號。這個時間,最長不超過四十分鐘。如果四十分鐘之後,藍天還沒有接收到衛星回傳信號,那就證明,這次發射失敗了。
藍天對自己預留在衛星之上的程序段有信心,但心中還是避免不了有些忐忑。看著不斷縮小的倒計時,藍天心中充滿了期待。
海王星的環繞軌道之中,靜靜的漂浮著兩串彷彿糖葫蘆一樣的東西,它們已經獲得了每秒鐘十八公里的速度,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了海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它們並不會掉下去。
在它們身後,是緩緩落向地面的火箭殘骸,火箭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即將掉落向地面,然後在和大氣層摩擦的過程中,消失掉蹤影。
安靜只持續了十秒鐘,十秒鐘過後,這兩串糖葫蘆一樣的東西忽然發出了一點響動,接著,維繫它們之間聯繫的東西忽然斷裂,這兩串糖葫蘆,變成了十二個單獨的個體。
不過它們的軌道,速度等參數都沒有改變,所以它們還維持著之前的樣子,靜靜的編隊向前飛行著。
又過了十幾秒,這十二個東西尾部忽然同時冒出了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這淡藍色火焰的推動之下,它們井然有序的互相遠離著,等間隔距離足夠大之後,淡藍色火焰忽然變大,推動著它們快速的各自飛去,它們是在各自預留程序的引導下,各自尋找自己的軌道去了。
地面上,藍天看著時間發獃。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可是他還是沒有接到任何回傳信號。
「不著急,不著急,距離最後時限還有十分鐘。」藍天這樣安慰自己。然後,在這個念頭剛剛閃過之後,一串電波傳進了藍天的接收器里。
「報告基地,海天一號工作正常!」
「海天」是藍天給這些衛星起的代號,分別為海天一號到海天十二號。
「太好了!」接到了這個回傳信息,藍天大喜過望,立刻接過了控制權,命令海天一號立刻聯繫其餘十一顆衛星。
「報告基地,海天七號工作正常!」
「報告基地,海天四號工作正常!」
……
「報告基地,海天十二號工作正常!」
十二顆衛星,全部工作正常!
藍天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自此之後,這些衛星就會在空中連成一張大網,覆蓋整個星球。只要安裝了接收信號和發射信號設備,藍天已經可以和海王星地表之上任意一處聯繫,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只能將掌控範圍縮小在五百公里方圓之內。
「好吧,海王一號!出發吧!」
藍天自信滿滿,有了衛星網路作為信息通訊中轉站,藍天立刻派出了海王一號直升機,沿著上一次探測到的地方,繼續展開了探測。
雖然藍天還沒有降落在海王星上的時候,就已經繪製過大概的三維立體地圖,而且對礦產分佈也做了一個大概的檢測,可是在高空中的檢測精度,實在是比不上地面檢測的。為了更進一步的得到海王星礦產分佈的詳細資料,藍天才建造出了海王一號。
藍天估計,只需要大概三個月時間,海王一號就能將整個海王星都檢測完畢,然後,藍天會挑選一些有價值的礦藏出來,用海王一號運送一些機器人過去,展開實地勘測。如果有開採的價值,還會再運送過去合適的開採冶鍊設備。
發射衛星的事情告一段落,藍天全力開始了研製新一代新型計算機的工作。
關於下一代計算機,在人類之中有許多種研究方向,大致來講,分為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神經元計算機等。藍天的主攻方向是光子計算機。因為光子計算機最切合實際,最有可能實現。
光子計算機具有能耗低,運算速度高等優點。藍天估計,相同的體積,相同的能耗之下,光子計算機至少要比自己現在的普通計算機速度要超出幾百倍以上。
到了那個時候,計算力的限制就會完全消失掉了,甚至,藍天再建設幾個基地,運算力也完全足夠了。
藍天以前就有關注過這方面的研究,不過不是藍天的主攻方向,現在有了超強計算力,以及卓越創新思維的支持,藍天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將技術壁壘一舉攻破。光子計算機成功的從實驗室中進入到了應用階段。
「以我現在的分散式計算技術水平,恩,最佳方案是使用三十萬個光子cpu組裝起來。再多的話,分散式計算水平不夠,反而會造成計算力的下降。」
藍天做了一個估算,得到結論之後,立刻開始了光子計算機的大規模製造。
這次的組裝地點,是在基地的中央,在這裡,藍天採用最先進的材料建造成了機房,預計在以後將近百年的時間之內,藍天都會住在這裡,所以由不得藍天不慎重一點。
在這樣的心態之下,這個機房的堅固程度幾乎匪夷所思,就算是一顆核彈近距離爆炸,也不會對機房內部造成影響。
有上千台機器人在機房之內忙碌,將一塊塊光子硬碟按順序放進機櫃,往裡是液氫冷卻池,有一台台的機器人忙碌的將一個個光子cpu放在了浸泡在液氫中的插槽上面。
這個機房,足足有幾百平米大小,被劃分為了幾個小區域,有資料儲存區,有運算區,有鏈接區,緩存區等等。有無數道黑色外皮的光纖將每一個元器件都連接了起來。
等光子計算機建造完成之後,藍天迫不及待的通過數據線來到了這裡。然後,腦袋稍微一轉動,立刻,其超快的速度便讓藍天欣喜若狂。
以前,分析一次可控核聚變反應中的電子運行方式及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就需要藍天以總計算力的百分之五來計算三個小時的時間,可是現在,僅僅一瞬間就計算了出來,甚至,計算圓周率小數點后一千兆位,也只消耗了零點零幾秒的時間,其計算速度,比起以前何止提升了百倍,依據藍天估算,這個光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絕對要比原先的中央電腦快上千倍不止!
藍天滿心歡喜,立刻就開始了數據轉移工作。要知道,在離開火星船塢基地之後的幾年時間所產生的數據,可是都儲存在原先硬碟上面的。如果這些硬碟遺失了,也就等於是藍天把這些知識,信息遺忘掉了,這是藍天絕對不允許的。
巨量的,以pb為單位來計算的數據傳輸工作幾乎持續了三個月,才完全轉移到了藍天的新家裡面。
原先所有的數據介面都轉移到了藍天的新家之上,各種巨量的數據依舊滾滾而來,但是面對藍天不可思議的龐大計算力,卻成了妄圖沖毀大壩的一條小小溪流,顯得無比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