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章 孤軍深入
那麼,像這些事是范籬能夠輕易處理得了的事嗎?很艱難,帶兵哪有這麼容易啊,特別是帶著一個完全沒有信仰,為了升官發財的這麼一個部隊,能有啥招啊,你也得干。因為你就是干這個的,話說簡單的話,輪得到你范籬干這個嗎?朝廷裡邊比你吃香的,比你會來事的,比你跟皇上走得近的人有的事,輪得著你嗎?
所以呢,這時候范籬還是想的很透、很通的,沒事,搞吧,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總有一天能出頭,所以他的心境要比以前平和得多的多的多,不光是寫日記,他還大量的讀書。
因為他下崗在家那會不是讀庄老著作嘛,他覺得非常受啟發,所以他就想到,過去讀過的那些書籍,我重新再拿來看一遍,又有不同的感受,這是范籬乾的事。
看上去時間就這樣過了,但就在這中間,范籬經歷了一個「喪弟」之痛(為什麼用括弧呢?後面大夥就知道了),他弟弟「死了」,怎麼死的呢,不是因為生病,而是死在了戰場上。
其實說過來,范籬是這個家族裡的大哥,他一直給他的弟弟們和家裡的後輩教導了很多很多做人、做事、做官的一些指導,但是前邊講過,范籬其實並不願意他的弟弟出來帶兵打仗,主要因為啥?就是戰場上太危險。
但是范明呢,已經從軍了,范籬就只能被迫接受,說當年范明帶兵來幫助范籬的時候,范籬曾經親自派人幫著范明打仗,並且教他最穩妥的打仗的方法,就是這仗打下來肯定贏,范明肯定能當上一個差不多的官,戰功是鐵定的。
難受就難受在中間范籬的爹死了,只得回去守孝,但是范明比范籬要先出來,因為范明是被過繼了,所以他不用守孝,就回去走個流程就行了,所以他不用在家守那好幾年。
可是回過頭來說,你就是不用守好幾年,那畢竟是你親爹,你又不是從來沒見過,在家死了,你就出來啦,合適嗎?這個感覺總讓人覺得是不太合適的。
但不太合適,為啥范明還這麼干,范籬作為大哥還不攔著。就是因為這裡邊有一個內在的原因,有一個背後的故事。
是因為當年曾范籬賦閑在家的時候,他犯病,逮誰罵誰,跟自己的那所有的弟弟都有過口角,范明也不例外。
但是那些弟弟呢,因為是自個兒的名義上的和實際上的親爹死了,所以想走也走不了。唯獨范明不需要守這個孝。再加上他心情也不好,怎麼心情不好呢?你看我眼瞅我戰功都立了,結果爹死了,我還得回來,等我再回去這戰功別人的了,他心情也不好。
所以他跟范籬那時候是針尖對麥芒,范籬罵他一句,他恨不得回三句,兩人乾的非常厲害。後來實在沒招兒,大哥走了,躲了,我不跟你玩了。
他就去跟別人打仗去了,從軍去了,等到范籬復出以後呢,那范籬別人都能夠往回拉攏拉攏,這自己的親弟弟,他能不拉攏嗎?必須得拉攏啊。
所以就把范明就找回來,找回來之後給他安排一個地,那意思呢,還是找人帶著你,讓你趕快的得一點兒軍功,讓你趕快的成熟起來,盡量在軍裡邊啊,你待在那種既沒有危險又有功勞的地方。
這個被派去幫助范明的人的叫李斌。這是范明的頂頭扛把子,這也是范籬勇兵裡邊著名的將領,當時呢,他的特點就是謹慎能戰。
戰績是什麼情況呢?先後攻克了40多個城,大小600餘戰,所向披靡。沒有人能打得過他。
而且當時他剛剛拿下久江,名望非常的高。那范籬又為了讓范明和這人相處的特別好,又促成他們倆結成了兒女親家。
所以范籬認為這是一個萬無一失的安排,我把我弟弟交付給李斌,跟著他的親家,在戰功上呢,占點兒便宜,然後拿個最起碼的功名,完了再說。
范籬是這麼想的,那麼我們講到這兒,覺得,這沒問題呀,那怎麼就死了呢?這裡邊兒啊,還有皇上的事,還有他自己的事。
這話得怎麼說呢,說起來話就長了,我們簡單的說,李斌和范明最開始合作的確實挺好,李斌能打那麼多仗,他這人非常踏實。
再加上看范籬的面子,所以對范明還是不錯的,可是這個時候呢,又出現了一個緊急問題。當時呢,起義軍有一個青年的將領叫做李秀,還有一個人叫李玉。
這倆人突然之間就把瀘州給攻下來了,瀘州其實在江北算是重鎮,地位是非常之高的,所以皇上非常的著急,說怎麼辦?一想就想到李斌啦,就給李斌下了一個令,說你呀,趕快帶著人奔瀘州,使勁把瀘州給我奪回來。
皇上下令啦,李斌能不去嗎?他必須得去呀,去,必須就得帶著范明。可是這仗看上去是好打的,但實際上不好打,為啥呢?
李斌打仗雖然牛,可是他這時候只有8000人,而且這8000人是在連續作戰多日之後執行的這個任務。可是皇上不管這個,要求李斌的部隊在這種情況之下,奔襲數百里,突破起義軍重重防衛,然後再把瀘州給拿下來。
這擱現在的話來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可皇上呢,七天之內下了七個嚴令,並且言辭嚴厲,就你不去就不行,不去就把腦瓜給你揪下來。
沒招了,李斌帶人拼了,20天之內連著拿下了四個城,這戰績非常好了。戰績好歸好,我們從戰略上來講,這算是孤軍深入,大家可以跟著我想象一下。你一共就這點兒兵,到一個地兒分點兒,到一個地兒分點兒,很快他就剩下不到5000人了。
你再繼續往前走,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雞蛋去碰石頭啊!這事兒用一句武俠小說裡邊兒常說的話,把這叫兵家大忌。
所以李斌呢,他就開了一個會,跟將士們商量,說我們要不要繼續往前去。大多數將士都說不行,不能再往前走了啊,我們得在這兒休整一下子再往前干,不然我們容易被乾死。我們在這兒休息休息呢,一個是緩解緩解咱們自己的力量,二個呢,咱等等援兵吧,沒有援兵,咱們往前打不了啊,大伙兒都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