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章

  結果高季接到地方官的任務后,他也覺得這是我和這位總督大人能夠建立關係的很好的機會。他就想我怎麼能讓對方注意到我呢?

  高季就絞盡腦汁寫了這幅迎聯,他是這麼寫的,上聯:春殿與從容,念載家鄉,印心十屋!下聯: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恭歸!

  從字面上來看,這意思呢就是:就是我們故鄉人對陶大人您是非常敬仰的,您能來是家鄉的榮耀。但是這裡邊除了簡單的拍馬屁以外,除了這個之外,高季高就高在這裡邊藏了陶然這一生最得意的一次經歷。

  陶然這一輩子被皇上召見過好多次,但其中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皇上在乾清宮十四次召見陶然,然後皇上就和他聊天說:你看你有了這麼好的成績,想必你曾經沒少認真讀書吧!

  陶然就說了:我當年是怎麼怎麼讀書的,是如何刻苦學習的。

  皇上一聽真高興,就說了:我給你讀書的那個屋子提個牌匾吧!提筆咔咔就寫了:印心十屋四個大字。

  這個,皇上提的牌匾,對於讀書人來說,對於大臣來說,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一輩子很高很高的榮耀!

  所以陶然認為這是我們整個家族的榮耀,甚至是我們整個家鄉的榮耀。

  所以高季在寫上聯的時候就說:春殿與從容,意思就是你和皇上在宮殿里談的都非常好,說明你倆關係融洽。這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捧!

  念載家鄉:就是你看你出去當官都二十年了。印心十屋:就是你看你雖然出去當官這麼久了,但是你看印心十屋,你當初讀書的那地方還在,就是不管你走到哪裡去,我們家鄉人都很重視您,一直很尊敬您,這些都沒變。

  這迎聯就這麼寫,除了敬仰和歡迎,還道出了陶然最喜歡聽的話,之前我寫到唐皇的時候說:沒人不喜歡聽好聽的!

  你說陶然一生最得意這事,他再一看這對聯,哎喲喂,這太好了,寫到我心裡邊去了,比我吃個什麼魚翅、鮑魚、熊掌什麼的都高興!一問:誰寫的?

  旁邊的官員就說了:是一個叫高季的老師給寫的,大人您看要不要把他請來見見?

  陶然說:那行吧,把他叫來我瞧瞧!

  請來之後,高季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你說他一個二十齣頭的考試沒考中的秀才,能不渴望官場嗎?哪個讀書人不希望在官場上大展宏圖啊!

  所以高季一見到陶然,就把滿肚子的東西全都給抖出來了,平時也沒有什麼可說的,終於好不容易逮著了一大官,此時不說更待何時,叭叭叭叭的就說了。

  再加上高季本來見識就不一般,嘴巴也厲害,這一通說下來,給陶然聽傻了:啊?這是一個鄉下的老師嗎?哎呀,這人厲害啊!

  當時,陶然就跟高季說了:你啊窩在這裡可惜了,你還得考試去,等將來你肯定能考中,你肯定行!

  兩人相聊甚歡,這就結下了一段感情。結果轉過年來,高季就去考試,考完試后聽說陶然病重了,他就去看陶然。

  結果到了陶然身邊的時候,兩人也不知道怎麼聊,陶然就聊到了自己的兒子,說:我這家什麼都能放的下,啥都不差,我就是覺得我兒子現在歲數太小了,我這走太早不放心他,要不這樣子,高季啊,我把我兒子託付給你吧。

  這時候高季也還年輕,都不到三十歲,但是陶然都已經六十多了,高季這一聽挺奇怪,說我怎麼才能照顧你家孩子?

  陶然就說了:乾脆咱們結個親家吧,我讓我孩子娶你家姑娘吧!

  這事對於高季來講,就我這身份地位,讓兩江總督的孩子娶我家姑娘,這怎麼能行呢?我配不上啊!無論是從地位、輩分、還是社會上的影響力來說,都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事。

  但是陶然非常堅持,對高季說了:給你三十年的時間,你肯定在我的地位之上,所以我把我的孩子託付給你,你就幫幫我吧。

  言語之間非常的懇切,都到這份上了,高季只好接受了。沒過多久,陶然就去世了,然後高季就把陶公子接到了自己家裡,把他當作親生兒子對待。而這陶公子因為跟高季的時間也長,也把高季當成是自己親爹一樣。

  事情就先講到這裡,再說鍾源給張亮卿出了一個什麼計策呢?就是要動陶然的兒子,就是這位陶公子。

  因為這陶公子是高季的女婿嘛,高季你弄不了,你可以用迂迴戰術弄他女婿啊!

  怎麼弄呢?就是仗著現在張亮卿湖州巡撫的官威,跑到他們家遞一封信,信里寫得很大義凜然,說是:湖州危急,全體官紳士民為保衛湖州城,有義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陶公子因為你爹以前是兩江總督,你家是有名的富戶,在這種危急關頭,你應該成為國民之榜樣,那麼請你在五天之內籌十萬倆銀子出來!

  十萬倆啊!哪有那麼老些錢,但是這話你又說不出啊,對方說得大義凜然,你說你是拒絕還是還價,就算還到五萬倆也拿不出啊。

  咋整?趕緊去找老丈人吧!打發人騎著快馬,就去找高季去了。因為這時候的高季已經隱居了,住在沙田鎮一個叫白崖口的地方。

  按理說,以高季的年紀才三十齣頭,不該那麼快就隱居的,因為你一輩子都沒當上官,也沒做出什麼能讓人廣為流傳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你隱居個啥呀!

  可是呢也正是因為如此,前邊不是講過他很有才華嘛,很高傲,叫做:自視甚高!雖然我還沒做出什麼大事來,但我也隱居了,我不出去了,擺出一副:我不屑於這世間的功名利祿!

  但之前講到他盡心儘力給陶然寫迎聯,去討好兩江總督的時候,從這裡來講,難道他心裡真的不渴望建功立業,真的不渴望當大官嗎?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可能還沒遇到他看得上的人,或者他看上的人沒來請他出來而已。

  各位書友,如您覺得不錯,請收藏、訂閱或投票,都是對我極大的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