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早就在為今天做準備
“說吧,對江浙退田種桑的政令你有什麽高見。”
次輔敗北,首輔得勝,饒了這麽一大圈,為的不就是這事兒嗎,胡子期洗耳恭聽。
“稱不上高見,隻是臣的一點愚見,”聞人順自謙,胸中的氣知道此時此刻,才抒發出來,侃侃而言。
“等等,”胡子期叫停,側頭看向王富,“你去把次輔叫來,一塊兒聽聽首輔對退田種桑一事是如何做的。”
“是。”
王富急忙離開禦書房,出宮去了。
聞人順之前覺得抒出去的那口氣,生生的又回來了。
江浙水患一事的真相究竟如何,身在官場多年的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就算他們不明白,聞人順也會讓他們知道,大家擁護的皇帝已經變了。
所以,次輔鄭星文的日子並沒有因為案子了解而恢複成以前,才五十歲的年紀,鄭星文看起來像六十,在沒了半月前的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參見陛下。”
鄭星文跪在地上,頭顱上的灰發異常醒目。
胡子期隻看了一眼,端著茶杯呷口茶,道“起來吧,給朕的兩位愛卿賜座。”
兩隻實木小板凳並排放著,首輔坐一隻,次輔坐一隻。胡子期在矮塌上翹著二郎腿。
聞人順進入正題,開始說江浙的事“從丹東,台州,嘉興三地,調了一千萬擔糧食,運到江浙了,這些糧食能撐到夏收,到時災情就能緩解。”
調糧食不是白調,這算借,有一部分還是軍糧,今年幾地的稅是不必上繳了。
皇帝開口都未必能麻麻利利的借到糧食,首輔的能耐真大啊。
胡子期飛快的撇了下嘴,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聞人順繼續“災情最能緩解,但在江浙推行的退田種桑以此來填充國庫的事還得繼續。”
“臣想了幾個辦法。”
“一,推行政令之事不變。但要在夏收之後在推行,水淹江浙的事已經讓百姓寒心,是以政令不能在想以前那樣推行。”
聞人順朝隨意歪坐這的陛下望一瞬,見他沒有詢問自己的意思,頓了下接著道,“臣以為,若不想百姓在次寒心,退田種桑不但不能強製,還得給退田的人補助,且給與豐厚的優待。”
“哦~”
胡子期拉著長調,像是來了興趣,放下二郎腿身子朝前傾這,問“如何補助,又給予什麽優待?”
聞人順也在小板凳上動了下,拉開長談的架勢,道“主動種桑,每人每年每畝地,補助一兩銀子。而且從現在起不準許在買賣莊稼地,嚴禁屯田。”
聞言,胡子期的眉挑了下,朝鄭星文看。
鄭星文沉著臉“國庫空虛,首輔不會不知。”
若不是沒銀子,他何必鋌而走險?聞人順現在說這些風涼話實在惡心,惡心至極!
“臣知國庫空虛,”聞人順朝陛下拱手,很有點不習慣這麽小的凳子,幹脆站起來,接著道,“臣以想了相應的辦法,請陛下看看此圖。”
王富上前幾步,將聞人順的東西遞給聖上。
是一卷,十來張圖。
看第一眼胡子期就差點冷笑出來,越往後看,心裏越罵罵咧咧。
她抬眼笑看聞人順“這是比現在工藝更便捷,高效的織機,你覺得如何?”
這是經過一陣長時間的沉默說出來的話。
聞人順心說,果然,讓蘇貴嬪說中了,陛下是真的不希望江浙的退田種桑能被他們辦成,陛下現在的表情不是笑,是幽深莫測的譏諷。
“請陛下容臣看看。”
鄭星文弓著身請求,王富見陛下揮手,急忙把圖紙遞給他。
聞人順回答陛下的問題,道“此圖,巧奪天工,定然能解決江浙問題。”
隻超越現在工藝的織機就能解決江浙問題,胡子期不知道是自己聽錯了,還是他說錯了。亦或者,是他還有得說。
她露出不以為然。
聞人順更加恭敬的道“陛下聖明,看出來此工藝以南朝現在的工匠們是做不出來的。但,這些並不是要我們南朝打造,而是賣給海外商人!”
“海外無絲綢,但海外卻有布匹,將比他們所掌握的織機更好更有效率的機械賣給他們,便能換來銀子,為江浙百姓進行補貼。”
不過是機械圖罷了,能換多少銀子?
胡子期想笑他們想的美,想到一個好玩兒的。
“把這麽高超的工藝賣給他們,南朝在製造業豈不是被海外的蠻子們壓一頭?”她不同意。
“陛下,”聞人順不慌不忙的道,“您擔憂的有理。臣以為,將機械賣給他們隻是一方麵,還可換置,換置南朝需要的工藝,然後在轉賣給商賈。除此外,還會在江浙舉辦物品展覽會,物品由海外商人提供,其中定然不缺乏高超的工藝。”
“無論何種辦法,為的都是達到充盈國庫的目的。”
“而且展會開辦能帶動當地經濟,到時圈景賣票,建立船運貿易,都能大大的緩解國庫緊張……”
建立貿易,開辦展會,投辦工廠,旅遊開發等等,聞人順在這龍華殿展開了一副誘人的藍圖。
胡子期聽的走神了。
她想起前段日子在富春宮看見李牧畫的花樣子,感覺到在那個時候他就在為今天做準備。
首輔,完全折服與他了吧?
嗬,別說首輔,她都要服了!
狗東西。
胡子期嘴角揚起細微的笑意,道“既是首輔嘔心瀝血,為國為民想出的策略,朕自當支持,愛卿放手去做吧,做出功績,朕也好將‘那件事’公布於眾。”
那件事……聞人順明白,臉上被千錘百煉後留下的皺紋透出激動來,“臣還有一事。”
“是比剛才說的還精彩的事?”胡子期挑著眉開啟玩笑來,心情很不錯的樣子。
聞人順跟這笑,那千錘百煉的印記便皺到一起。
他道“臣提議,在江浙開辦學堂,不是尋常意義的學堂,而是朝廷免費為江浙的適齡兒童開蒙。若不然等農事,工業發展起來後人口會成為負擔。”
“這是臣之前所說的優待。”
“因讓萬萬民眾受災,是朝廷之過,給與一定的安撫是利國利民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