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平知道李元康很看重這次祭天儀式。
因此並不想當場去揭穿這道士的騙局。
隻是經過周太平的提示,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這烏鴉是道士故弄玄虛搞出來的。
李元康雖然還繼續按照先前的計劃進行祭天儀式,但已經沒有剛才那般虔誠了。
儀式之後,周太平上前攙扶住李元康。
“皇上辛苦了。”
“為了社稷百姓,朕這點辛苦也算不上什麽。”李元康淡淡的說道。
祭天儀式已成,主禮太監便張羅著讓李元康和周太平返回宮中。
山路崎嶇,這上山容易下山難。
早已準備好的轎子抬著李元康和周太平小心翼翼地從山上下來。
一路上風光無限,可是周太平卻無心欣賞。
外麵無論如何都不如宮中安全,李元康離開宮中已經有段時間,還是應該速速回到宮中才好。
道士自知計劃已經敗露,皇上遲早會下旨要了他的性命,便自行跳崖解決了自己。
回到宮中,周太平馬上讓禦醫給李元康做了一次徹底調理。
而周太平自己也仔細的調理了身體,加了不少安胎的藥物。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周太平的肚子也微微鼓了起來。細心的人都可以看出來,周太平這是懷孕了。
而周太平,也出現了孕吐,對什麽吃的,都沒有食欲。
這天,李元康過來看小公主,看到周太平累倒在地,被丫鬟們扶了進房間。
李元康終於重新開始心疼周太平。
此時,李元康還並不知道,周太平已經懷孕。
李元康還以為,周太平操持後宮諸事,還要忍受李元康的冷漠,終於操勞過度,堅持不住才倒下的。
於是李元康讓太醫過去,好好地給周太平調理調理。
誰知,太醫卻透露了,周太平懷上二胎的消息,並且還恭喜李元康。
這樣的恭喜真是不合時宜。
頓時,李元康大怒,拂袖而去。
眾人都不明白李元康怒從何來?
皇後娘娘懷上二胎,作為皇帝的不應該高興嗎?
而這以後,李元康就不再見周太平,甚至於,李元康決定建造宮外避暑山莊,為的,就是完完全全地躲開周太平。
周太平很快就知道了李元康的表現,也猜到了,李元康必然是誤會自己,懷的是李溫馨的孩子了。
對李元康來說,周太平已經不忠不貞。
所以,不管周太平做什麽,李元康心裏的那根刺,就沒有再拔下了。
看到周太平因為李元康日漸消瘦,林子絹和林陌顏兩個人,都非常著急。
他們決定,要去求李元康,不要再對周太平那麽冷漠了。
旁人不知道李元康他的冷漠,可是,關心周太平的兩個孩
子們,卻不可能不知道。
於是,禦書房裏,林陌顏和林子絹手拉著手,參見李元康,並說:“皇後娘娘病了,不是積勞成疾,而是相思成災,解鈴還需係鈴人,還請皇上給皇後娘娘這副藥。”
這話是林子絹說的。
李元康冷笑道:“口才不錯。不過可惜,皇後的病,是她自找的。”
“婚後娘娘的病不管是什麽引起的,皇上確實是她的藥。皇上願不願意去給皇後娘娘解藥呢?”林陌顏接著說,“想當初皇上中毒,也是皇後娘娘給了皇上解藥。”
“你的意思是要朕一報還一報?”李元康站了起來,神色異常嚴肅起來,“你們都還是孩子,你們可曾體會過背叛的滋味?”
林陌顏一怔,“皇上必然是誤會了,皇後娘娘對皇上癡心一片,絕對不可能背叛皇上。”
李元康苦笑道:“朕跟皇後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你們自己去問皇後就知道了。小猴子,送客。”
林子絹急了,“皇上,求你給皇後娘娘一次機會吧,不管皇後娘娘做錯了什麽,難道你忍心看著她衣帶漸寬終不悔嗎?再說了,皇後娘娘現在懷的可是你的孩子。”
李元康心裏刺痛極了,“她心裏清楚,是的,她心裏清楚,究竟是不是朕的孩子。”
路上。
林子絹說:“有沒有覺得皇上很奇怪?說的話讓人猜個不停,根本不知道話裏意思。”
林陌顏歎了口氣說:“不管怎麽樣,皇後娘娘肯定是沒錯的,如果真要說錯,就是皇上太薄情寡義了。”
“沒錯,我也是這樣認為。”兩兄弟的意見出奇的一致。
“那現在怎麽辦呢?皇上不願意去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一直心結難解。”林陌顏歎了口氣說,“看著皇後娘娘日漸消瘦,我真的是很心疼。”
“誰不心疼啊,我也心疼。不過,既然皇上不心疼皇後娘娘,那我們去安慰安慰皇後娘娘再說吧。至少讓皇後娘娘知道,在這世界上,還有我們兩兄弟在關心著她呢。”
“好。”林陌顏點點頭。
此時,周太平已經聽說,李元康要遷宮避暑山莊的事。
“他一定是要避開我,因為要避開我……”周太平淚流滿麵,似乎明白了一切,“為什麽他的心怎麽也捂不熱?算了,其實要走的人應該是我,怎麽也輪不到李元康。”
周太平似乎想通了,也下定了什麽決心,這時候兩個孩子走了進來。
林陌顏懂事地說:“皇後娘娘,這是我們親自給你做的蛋羹,你嚐嚐吧,裏麵加了很多蜂蜜。”
“是啊,皇後娘娘,你都不吃,會變瘦的。”林子絹笑道,“我會心疼的。”
“好。”周太平哽
咽道,“你們都是好孩子,我馬上吃。”
周太平一邊吃,一邊心裏想,等慕溪過了生日,周太平就帶著孩子們離開皇宮。
既然李元康已經不愛周太平了,周太平再留在他身邊也是徒然,不如走吧,再說了,夫妻之間沒有相愛,對孩子也是一種折磨。
很快,慕溪一周歲生日就要到了。
而李元康的避暑山莊也已經建造完畢,打算給慕溪過了生日,就搬到避暑山莊去住。
院子裏,花開了很多。
假山上的石頭也都好像被洗過一樣,油亮光滑。
陸陸續續的大臣們前來給李元康祝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