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薄縷金線,蝴蝶馬麵裙,頭戴金冠步搖,秀發如雲。
雖然年紀已過雙十,可卻生得巧小玲瓏,舉手投足都是溫柔,眼神裏都是歡樂。
讓人看了,就心馳神往,愛慕有加。
“奴婢參見德妃娘娘。”歐陽孔還在發愣,身邊的幾個宮女就開始行禮了。
歐陽孔立馬會意過來,“原來是德妃娘娘,難怪省的如此國色天香,讓人見之忘俗。”
朱詩音笑道:“歐陽大人客氣了,歐陽大人才是鶴發童顏,英姿颯爽,越老越有魅力……”
說罷,還故意意猶未盡地一笑。
歐陽孔也是男人,但凡是中年男人,沒有幾個能敵得過朱詩音的美貌誘惑。
此時,朱詩音還話裏話外都透著親近,更是讓歐陽孔著迷了。
“德妃娘娘過獎了。”歐陽孔已經眼神迷離起來。
“不知歐陽大人有沒有空,在這裏坐下喝杯茶?”朱詩音嫣然笑道。
“有空,當然有空,德妃娘娘邀請,老臣怎麽能沒有空呢?”歐陽孔笑道。
“來人,端上來上好的老君梅。”朱詩音坐下來,“歐陽大人請坐。”
“不敢。”歐陽孔笑道,“原來德妃娘娘也喜歡喝老君梅。”
“不,老君梅口感太老太澀,並不是本宮喜歡的茶,但是本宮聽說歐陽大人最喜歡喝老君梅,所以早就在宮裏備了一壺,今日既然見到歐陽大人,怎麽能不把寶物捧出來獻給歐陽大人呢?”朱詩音說話,聲音溫柔清脆,舉止投足,非常有禮貌。
歐陽孔下意識的拿朱詩音和自家妻妾們對比,忽然覺得,雖然他後院裏女子眾多,有的甚至比朱詩音年輕,但是,卻沒有一個比得過朱詩音的氣質。
“德妃娘娘如此厚愛,真是老臣的榮幸之至呀。”歐陽孔不由地意想非非起來。
朱詩音用扇子遮住半邊臉蛋兒說:“歐陽大人知道就好。”
歐陽孔全身發熱,恨不得馬上撲過去,把朱詩音壓在身下。
歐陽孔老謀深算,可也有死穴,那就是魅力非凡的少年婦人,歐陽孔就是好這一口。
這還沒成親的女人,歐陽孔是不喜歡的,覺得太嫩太純了些。
歐陽孔喜歡的女人,就像一杯老君梅,要熟了的,歐陽孔才喜歡,才覺得有味道。
這不,朱詩音在歐陽孔這裏,就是絕色,正對歐陽孔的胃口。
一杯老君梅喝完了,朱詩音緩緩起身,嬌柔笑道:“歐陽大人若是記得本宮,下次再來喝老君梅。”
“老臣下次再來,還能見得到德妃娘娘嗎?”歐陽孔依依不舍地說。
“隻要有心,天下又豈會沒有緣分之人?”朱詩音說完,緩緩轉身,衣裙擦過歐陽
孔的靴子。
歐陽孔既然覺得腳心都要發軟發癢了。
“隻要德妃娘娘過來,老臣就算是隔靴搔癢,也能夠發笑。”歐陽孔不怕把暗示,變成了明示。
朱詩音笑著走了。
歐陽孔心裏癢癢的,可也沒辦法。
朱詩音又不是一般的女人。
朱詩音是皇上的女人。
梳妝台前,碧水流連。
朱詩音恨恨地把一包老君梅,扔在了地上,“這個老狐狸也不瞧瞧自己是什麽東西,也敢肖想我?”
鶯兒連忙撿起來老君梅說:“娘娘罵那老狐狸,罵就是了,幹嘛還要浪費自己的體已?這還是老爺千裏迢迢送過來的,總共也沒有幾包了。”
朱詩音咬牙切齒地說:“要不是為了利用那老狐狸,本宮用得著對他笑臉相向嗎?想不到我朱詩音如今竟然對一個老頭,也要微笑迎人了!”
“娘娘息怒,娘娘冰雪聰明,就連奴婢也不知道娘娘為何要主動去找歐陽孔這隻老狐狸?這老狐狸太精明了,又豈是娘娘能夠利用得了的?”鶯兒勸道。
“好你個奴婢,你的意思是本宮不如這老狐狸聰明了?”朱詩音大怒,拍打著桌子說,“本宮雖說比不上周太平,但是比一隻老狐狸還是能比得過的!”
“娘娘恕罪,奴婢不是這個意思!”鶯兒哭著說,“如果不是因為周太平處處陷害娘娘,娘娘又豈會……”
朱詩音歎了口氣說:“你卻不知這在宮裏,我隻有一個人,我也早就不能夠再生了。如果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我還能拿什麽保護自己呢?”
“娘娘,奴婢也會誓死保護娘娘的。”鶯兒哭著說。
朱詩音臉色和緩起來,“你起來吧,這麽跪著,讓別人看到了,還以為本宮苛待奴婢,往後還會有哪個丫鬟願意投奔於本宮呢?”
鶯兒馬上站起來,擦了擦眼淚說:“娘娘英明,聰明人都會知道投奔娘娘的。”
“還有這件事,千萬別讓淑妃娘娘看到了。”朱詩音叮囑道。
話音剛落,就有宮女過來稟報說,歐陽淑妃過來看望朱詩音了。
朱詩音目光犀利,“這個賤人,當初在冷宮裏如此低聲下氣,求我幫她出來,如今出來了,就想對我反咬一口,視我為敵人。看我怎麽收拾她。”
歐陽淑妃進來,和朱詩音交談甚歡後,就說天熱了,想吃點酸梅湯。
朱詩音連忙讓人去端兩杯來。
歐陽淑妃趁朱詩音沒注意,偷偷地往酸梅湯裏滴了什麽藥。
朱詩音原本沒看到,可是,鶯兒給朱詩音使眼色,朱詩音就明白了,歐陽淑妃過來是要加害朱詩音。
於是,朱詩音故意喝了幾口酸梅湯,卻說要如廁,然
後趁機吐掉了。
歐陽淑妃還以為自己做的滴水不漏,她萬萬沒想到,朱詩音身邊跟了個人才鶯兒。
歐陽淑妃走後,朱詩音大怒,“這個賤人究竟給我下了什麽毒?”
鶯兒冷靜地說:“娘娘,光天化日之下,歐陽淑妃就算有著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您下劇毒啊。奴婢已經檢驗過,她是給您下了慢性墮胎藥。”
“墮胎藥?”朱詩音大笑起來,“還真是難為歐陽淑妃了。”
歐陽淑妃若是知道朱詩音本來就不會生了,豈不把牙都後悔掉了?
鶯兒卻嚴肅起來,“娘娘,此事不可小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