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不一定的,姐姐。周雲蘿可和周太平不一樣。”朱詩音笑道,“周雲蘿對我們可是友好很多。”
窗外的風很靜,樹葉一動不動,天上的雲也一動不動。
歐陽淑妃覺得很愜意,說:“也好,就以看婚禮籌備為名,把周雲蘿叫過來,讓本宮大開眼界,看看都是什麽樣的姑娘。”
定國公府上,窗上刻著一片文竹,刀刀精致,入木三分。
周雲蘿頭上插著一把小扇子,扇子上畫著一片梅花,耳垂上掛著一對碧綠色的寶石,身著紅色的褙子,領口是一圈羽領。打扮得清麗可人。
在李元康的冷淡一瞥之後,周雲蘿反倒是為了賭一口氣似的,把自己打扮的格外清麗,
甚至於,在柳昭君的幫助下,也開始使用高檔美容膏。
就連周雲蘿自己都不知道,打扮後的自己,竟然也會如此美麗迫人。
拿起柳昭君送給周雲蘿的美容膏,放在鼻子上聞了聞,周雲蘿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姑娘,宮裏的淑妃娘娘和德妃娘娘有請。”木香走進來說。
周雲蘿一怔,“這兩位娘娘平常跟我很少聯係,怎麽忽然要見我了?你說當見不當見呢?”
“見,當然要見了。”木香笑道,“畢竟是柳姑娘的朋友,哪裏能不見呢?”
“她們是柳姑娘的朋友嗎?”周雲蘿一怔。
“是的,莫非您看不出來嗎?柳姑娘和歐陽世家關係比較好。而朱詩音和歐陽淑妃關係比較好。因此,大家就都是朋友了。”木香分析道。
“如果是這樣,那我就不是他們的朋友了,因為,不管是歐陽世家還是朱詩音,和定國公府的關係都不大好。”周雲蘿擔心地說。
“他們和定國公府的關係不大好,可是和姑娘又有什麽關係?姑娘是定國公府裏最有眼光的人。”木香笑道。
“既然你這麽說,那我就過去了,並且他們打著也是要幫我籌備婚禮的主意,我不過去,名義上也不好說的過去。”周雲蘿對著鏡子,摸了摸額發說。
皇宮裏。
一碗八寶粥冒著香氣,滋潤的紅棗和醇香的桂圓如膠似漆。
朱詩音身著一件黃鸝刺繡絹衣,下穿藍綠色水煙紗裙,坐在桌子旁安靜的吃紅棗。
而歐陽淑妃,則在吃鬆糕。
鬆糕味美,歐陽淑妃常常讓廚子們蒸鬆糕吃。
為了口感鬆軟又不黏膩,禦廚們把不同的米混合在一起,緊緊的壓實在木箍裏。
這木箍是個六邊形,深有半寸,諾基亞在最上麵擺上了些許紅棗和花生。
經過半個時辰的蒸煮,香氣溢出,都飄滿了整個皇宮裏。
周雲蘿跪在那裏,聞著紅棗和鬆糕的味道,心情極好。
“快
起來吧雲蘿。”朱詩音走過去,拉住周雲蘿的手,淺笑晏晏道,“人人都說定國公府的周太平芳華絕代,依本宮看來,還是雲蘿更勝一籌。瞧這皮膚給水靈的,好像一捏就能捏出水來似的。”……愛奇文學 ~~最快更新
周雲蘿臉紅了,“德妃娘娘過獎了,還是您更加美麗動人。”
“瞧雲蘿這張嘴,可真真甜呢。”朱詩音高興極了,“坐下來,你愛吃什麽?紅棗還是鬆糕,隨便你拿,不用客氣。”
周雲蘿忙說:“臣女不敢。”
“那你坐下就坐下。”歐陽淑妃搖了搖頭。
朱詩音把周雲蘿按在了椅子上,笑道:“你還沒嚐過就嫌棄這鬆糕不好吃的嗎?”
“不是,臣女不是這個意思的,德妃娘娘誤會了。”周雲蘿急了。
“那你就吃呀。你不吃,我可就真的誤會了。”朱詩音笑著眨了眨眼睛。
“好,那我就吃了。”周雲蘿這才坐下來。
丫鬟端過去一個托盤,盤子裏放了幾塊鬆糕,個個白嫩如玉,細致如油。
周雲蘿吃了一口,說:“其實臣女倒是想起來,太平姐姐非常愛吃鬆糕。”
“你倒是個好樣的,凡事都能想著你的太平姐姐,可惜你的太平姐姐有沒有想著你,就不知道了。”朱詩音一聽周雲蘿提起來周太平,眼神就陰暗下來了。
周雲蘿歎了口氣說:“太平姐姐平時太忙了,恐怕是沒時間緊著我。”
“可是,本宮看來,雲蘿可是比周太平好了很多呢。”歐陽淑妃笑道。
“看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是這樣想的。”朱詩音趁機說道,“雲蘿,你難得來一次宮裏,和我們見著機會也不多,你不要嫌棄我們招待不周就是了,這裏還有蜂蜜茶,你喝一喝。”
“什麽?蜂蜜茶?”頓時,周雲蘿想起之前找雲嬤嬤要蜂蜜,雲嬤嬤卻不給,反而把蜂蜜做的餅給了周太平,如此厚此薄彼,引得周雲蘿心裏非常不滿。
可是在這裏,周雲蘿竟然能喝到蜂蜜茶。
不過,周雲蘿可不敢喝蜂蜜,說:“蜂蜜可貴了。”
“沒關係,招待我們的朋友當然要拿出最貴重的東西了。”朱詩音一臉燦爛的笑容溫暖了周雲蘿的心。
周雲蘿的眼睛濕潤了,“你們對我那麽好,我都不知道怎麽回報。”
“不,對朋友好是不需要回報的,你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了。”朱詩音握住了周雲蘿的手說,“不知為何,看到雲蘿,就好像看到本宮的妹妹。雖然,本宮並沒有妹妹。”
周雲蘿歎了口氣說:“可惜,天生做不了德妃娘娘的妹妹,是雲蘿沒有福氣了。”
“以後你嫁過來,我們倒可以在宮裏天天見麵了。”朱詩音笑道。
歐陽淑妃說:“好了,雲蘿,你和雍親王的婚禮,我們已經置辦好了。就等你驗收了。”
“兩位娘娘都辦好了,我又有什麽資格去驗收呢?我自然是再放心不過了,就不用看了,今日能進宮跟兩位娘娘聊天,就已經是雲蘿的至上的福分了。”周雲蘿笑道。
“雲蘿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歐陽淑妃也對周雲蘿非常喜歡。
周雲蘿這次進宮,收獲頗豐富,還帶走了很多兩宮娘娘送來的禮物。
而此時,李元康和周太平一潑人,已經到了山腳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