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低下了頭哭了起來。
周太平冷笑道:“不必緊張,你就好好地在我身邊吧。不過,我可告訴你,你如果做錯了,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我會原諒你兩次,我不會給你第三次對不起我的機會,我醜話先放在前頭。”
“明白了周姑娘。”翠竹點了點頭,心虛地低下了頭。
周太平當然明白,翠竹之所以待在她身邊的原因。
這是柳昭君逼迫翠竹這麽做的。
柳昭君以為翠竹可以取得周太平的信任,從而打聽周太平一些事情,通風報信,並且趁機挑唆周太平去做不好的事情。
周太平怎麽會看不出來呢?但是明知這樣周太平依然要留下翠竹,因為周太平一眼就看穿了翠竹,翠竹是一個非常好的奴婢。
她願意為主人犧牲,但同時,她也是有自己的性格。
柳昭君一次又一次地毆打她,傷害她,周太平又對翠竹那麽好,人心都是肉長的,翠竹難免不仔細思考誰才是她真正值得付出的,最後投靠周太平。
如果翠竹真的投靠了周太平,周太平就又得到了一個聰明的奴婢,平添了一隻左右手,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如果翠竹是這麽容易就投靠周太平,那麽翠竹也就不值周太平那麽努力地去爭取和信任了。
再說了,周太平留翠竹在身邊也是為了將計就計,就像這個蜂窩的事,周太平是故意在翠竹麵前毫不避諱地提及,周太平知道翠竹一定會報告給柳昭君的。
雖然蜂窩這件事幕後主使人究竟有幾個人,周太平尚不知曉,讓其中一個人必定是柳昭君,但是憑柳昭君一個人的力量是斷然不可能在這麽大的皇宮裏做這麽大的事情的,所以柳昭君必然是跟什麽人聯合,周太平要查的就是這個跟柳昭君聯合的人,這才是周太平要一網打盡的目標。
而至於那個蜂窩,現在究竟出現在哪裏,周太平雖然還沒有找到,也確定接下去將會找不到了,因為他們如此興師動眾地前往東郊去尋找,早就讓柳昭君他們有了防備,已經有著絕對足夠的時間把蜂窩從西郊移開,但是好在燕青已經找到了蜂窩在西郊的蛛絲馬跡,已經有了半個證據。
但是周太平現在還不想馬上去報告太後,因為她不想打草驚蛇。
因為周太平的目的不是要查清楚蜂窩是在西郊還是在東郊,她的目的是把他們一網打盡,所以周太平需要沉下氣來,跟他們打長長的一道耐力戰。
雖然周太平還不知道幕後主使都是誰,但是周太平能猜得出是哪幾個人,所以周太平在寂靜的夜晚,帶著夏荷一起來到了蕭貴妃的宮門口。
“夏荷你怕嗎?這次蜂窩事件的幕後主使很可能就是蕭貴妃,如果我們這次進去,有可能會遭遇毒手
,你若是害怕,你可以現在就離開,我不會怪你。”周太平寫道。
沒想到夏荷斬釘截鐵地說:“姑娘去哪裏,奴婢就去哪裏,姑娘都不怕,奴婢還有什麽好怕的?”
“好樣的。”周太平握住夏荷的手寫道,“我必會保護你的安全。”
於是二人敲響了蕭貴妃宮的門。
早有人去通報給蕭貴妃,當時蕭貴妃正跟金嬤嬤在一起。
“什麽?周太平要來見本宮?”蕭貴妃冷笑道,“周太平莫非是不怕死的嗎?不知道本宮一直仇視著她嗎?”
“周太平是個謹慎之人,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不可能主動過來送死的,娘娘,我看還是小心點,不能夠輕舉妄動,免得進入了周太平設下的圈套裏。”金嬤嬤說。
“說不定周太平就是要我們這麽想,讓我們懷疑,其實她隻是設下了空城計。”蕭貴妃說。
“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呀,除去周太平容易,可是能夠一直保住貴妃這個頭銜,保護今天這個地位,卻是難的。”
在後宮中,一旦被拉下來,想東山再起可就難了。
蕭貴妃點了點頭,“且讓周太平進來,本宮倒要看看周太平想要耍什麽花招。”
周太平和夏荷走了進來,蕭貴妃怎麽也想不到,周太平竟然會隻帶了一個奴婢進來。
“臣女見過貴妃娘娘。”
“奴婢見過貴妃娘娘。”
周太平和夏荷兩個人相繼行禮。
“禮數倒是做得挺足的嘛。”蕭貴妃冷笑道。
“對著貴妃娘娘,不敢沒有禮數。”周太平寫道,臉上笑容燦爛。
“坐吧。來人,上好的茶招待。”蕭貴妃也要把禮數做得足。
茶端上來了,夏荷拿出銀針,正要試毒,周太平卻擺了擺手。
“姑娘?”夏荷擔心地說。
周太平冷冷地寫道:“蕭貴妃娘娘好茶招待,我們怎麽還能夠懷疑這茶有毒呢?貴妃娘娘從來有皇後之風,必然是做不出這種齷齪的事,再說了,貴妃娘娘又怎麽可能會為了我這樣一個人,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和地位呢?”
周太平說完就端起茶喝了起來。
蕭貴妃鼓掌,“好膽量!也很聰明。本宮若是有太平這樣的女兒,就是一生有幸的了。”
“娘娘過獎了。”周太平放下茶盞,“娘娘才是巾幗英雄,後宮無敵。”
蕭貴妃笑道:“莫非周姑娘來找本宮,為的就是誇獎本宮有做皇後的資質?太平可不要陷害本宮啊,這誰做皇後是皇上決定的,本宮可從來不會有非分之想。太平這句話,可是容易讓聽到的人誤會啊。”
周太平寫道:“娘娘不去陷害別人,別人都要感恩戴德了,臣女又怎麽敢去陷害娘娘呢?恐怕娘娘是心虛了,臣女隻是說皇後這個
詞罷了,就引來貴妃娘娘如此擔心。”
蕭貴妃摸了摸自己新作的美甲笑道:“後宮本就無事也會起風,太平是局外人,自然不清楚。太過鋒芒外露的人,往往都是死得最快的。”說著目光犀利地落在周太平身上,似乎是在說周太平就是屬於“死得快”的那類人。
“多謝娘娘提醒。”周太平寫道,“怕就怕,貴妃娘娘沒有機會看到臣女的鋒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