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讓徐州
荀攸:“曹軍7萬,我軍3萬,劣勢明顯。沒想到,竟通過人海戰術,將曹操泗水東營活動範圍越發縮,即使曹操有7萬人,也不能都投放到這個營寨,兄長此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百姓,隻有百姓才是曆史的創造者!沒有其他的人可以修建如此偉大的工程。”劉備站在一個堡壘上,指向曹營,“本侯所為,就是挑選百姓中敢於與曹軍在戰爭中對抗的俊傑來帶動和組織百姓!
看來,真有可能獲勝!”
曹操軍雖多,可大部分是收編的青州黃巾,戰鬥技巧和經曆不少,但論軍事紀律就是垃圾。而琅琊國諸葛玄、徐奕、徐盛,東海糜竺、糜芳、陳登……皆英勇之士,率領的士卒 百姓,隻要頂住一開始的戰鬥,之後在數量上超過曹操的青州兵,恐懼就會從曹操部下青州兵種漸漸蔓延。
“記得兄長常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荀攸也有著感慨,“兄長能有將他們挑選出來,讓他們在血與火中曆練成長,有功者賞,有過者懲,徐州士民就會漸漸依附在麾下!”
一個好漢三個幫。麵對凶殘的敵人,曆代都有匍匐服從者,也有勇於反抗者。逆境的考驗,才能看出哪些人是真正可以信賴的人。一吹就到的牆頭草,如果混進隊伍被重用,擔任較高官職或帶領大量軍隊,在兩軍相持過程中出現反複,可是要人老命的!曆史上劉備的不少部下就出現過類似情況,整的劉備幾乎被團滅!
攻守之勢,便是如此更改。
一接著一,劉備在正麵穩步推進,趙雲、太史慈率領的騎兵四出襲擊曹軍運糧隊伍。
半個月多月後,青州、徐州軍幾乎在曹營外建設了一道圍牆,曹操欲決戰而不得,泗水東大營又被“建築隊”“民工隊”步步壓縮。無處搶劫糧草輜重,後勤又被威脅,曹操便有了放棄東大營、下相城,向西撤退之意。
這時,泗水故道水深不能行船、淺不便於泅渡,泥濘難校
令曹操萬萬沒想到的是,諸葛玄、潘璋、徐盛率領三千敢死隊,乘坐著木筏、竹筏、豬浮,從上遊傾斜而下,火箭齊發、潑油不要錢灑開點燃,迅速燒毀了北麵浮橋,然後登陸占據泗水渡口!
曹操大怒,令夏侯淵率萬人攻擊渡口,意圖搶回。
劉備自然命令張飛、糜芳等人發起總攻,圍攻泗水東大營。
曹操見勢不對,急忙命令從南麵浮橋撤退,丟盔棄甲,放棄糧草輜重無數。
浮橋狹窄,落水者眾多,要是平日,泗水故道幾乎淹不死人,此時人人玩命逃竄,人擠人、人踩人,掉下去的人迅速被後麵的人推到、踩入汙泥中,死亡者無數。曹操命令親兵殘殺堵橋士卒,這才逃到泗水西大營。
。。。
曹操主力退王泗水故道西岸,與曹仁匯合,雖然有不少部隊和輜重沒跑掉,但精銳暫時甩掉劉備的追擊,和曹仁加起來,也有5萬多人,轉而把怒氣發泄在泗水西南、睢水以南的的笮融。
笮融本沒想到出兵,但見曹操敗了,就想出兵撿便宜,哪知道踢在鐵板上,大敗虧輸,一路南逃。
之後的一個月,劉備陶謙,與曹操,雙方在泰山到淮河之間廣闊的土地上,以泗水、睢水及其支流為屏障,不斷攻防,互有勝負。
勝利終究向正義者傾斜,曹操失去了士氣,向西敗徒老家沛國轉移,從袁術和陶謙之間的縫隙傳過去。
劉備利用騎兵機動性,派出張飛、趙雲、太史慈等騎將,追殺曹操,幾戰幾勝。
曹操雖然幸運逃走,負責斷後的夏侯淵就沒好運了,為張飛所斬殺。
劉備、陶謙欲再追,一路收複彭城。不想袁紹派遣的袁譚等,策應曹操攻擊青州。劉備不得不回軍泰山郡,與臧霸、昌霸一起逼迫袁譚退後。
曹操是譙郡人,待逃到譙縣,隻剩下三萬餘人,比開始的人少的多,於是四處收集被打散的士卒,沒想到因禍得福,招募了遊俠、鄉黨,整頓之後得精兵千餘、鄉兵數千。其中一豪族壯丁名叫許諸,有萬夫不當之勇,此是後話。
。。。
劉備大喜:“這是我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啊!”
“君候,什麽是斯大林格勒?”
劉備:“口誤,我是漢楚成皋滎陽之戰!光武與王莽昆陽之戰。”
者無意聽者有心,周圍人不少心想,君候是要做高祖、光武皇帝啊!
若能成功,我們豈不都是開國功臣,個個都能封侯!個個流芳百世!
這時候就顯出昌霸獲封亭侯的巨大激勵。
“兄長為何如此重視此戰?”即使是荀攸也不明白,“雙方總投入10萬人以上的戰役,兄長也指揮過不止一次,之前一軍獨擋關東聯軍10餘萬也不見如此興奮。此戰又有哪裏可比楚漢成皋滎陽之戰?!”
劉備:“……”
邴原從青州運糧而來,見擊敗曹操,也很是興奮:“其實君候不用解釋。邴原的得兄長知遇之恩,將我從草莽提拔,主公之誌,屬下知之,敢不竭力謀劃!”
難免有些心思:如今下大亂,有德有能者居之,若能成功,國家平定、人民安居,他個人也能做三公、封侯拜相,福澤子孫。於是從此多了許多心思,注意為劉備撿拔親信、私人。
。。。
“劉青州竟然勝了?”
陳珪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謂名將入韓白、王翦不外如是!辛虧讓登兒率領二千家兵跟隨進攻,如此便能分一杯羹戰果!”
之前徐州陳家等世家豪族還未歸心,陳珪父子雖有能力卻搖擺不定,不能完全為之用。如今一場勝利,改變了徐州饒信心。
。。。
陶謙睜開昏花的老眼,閃出一道精光:“勝了?也罷,老夫這徐州牧就讓給他又如何?”
曹豹、許耽等徐州諸將皆曰:“君候……不可”
長子陶應亦曰不可。
隻有糜竺、陶謙二子陶商:“劉青州是眾望所歸,君候(父親)勿疑。”
陶謙:“本侯老邁,安徐州者必劉備。”
糜竺、陶謙欣然,誰也沒看到陶謙眼中閃過的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