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選邊站隊諸侯亂
荀攸:“如今乃大爭之世,不集中錢糧兵丁,則難以敵諸侯。
劉繇等棄兄長而歸袁紹,類似投靠他方、與我為敵者不知凡幾。無功不受祿,敵人豈能在我方領地內保有田宅?
如收繳其田宅低價賣給忠心的部曲百姓,既能讓人心明確向背,也能讓跟隨兄長之軍民有所期望!
兄長勿疑!”
劉備思考許久,打算開展全麵度田,然後依照日本戰國時期“安堵”製度,舊證換新證,在這個過程中接收檢舉控告,可以清理出一大批豪族豪奪田產、違法占地!此外同也要限製大族占地規模,防止土地過分集鄭
荀攸笑到:“大善!安堵一詞,出自《史記·田單列傳》‘即墨即降,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意為安居,用青州之典故,治理青州當下之時,沒有比這個更妥當的了!”
劉備亦笑:“中國是日本的老師,誠不欺餘!”
荀攸:“中國本來就是日本的老師,有什麽奇怪麽?”
“不奇怪,一點不奇怪。”劉備心想那是荀攸沒不知道八年抗戰,沒有經曆過中國大媽爆買日本馬桶蓋。
為了穩定,劉備拿出兜底之策:對世家大族超額土地,由官府或者百姓贖買,買不起的可以先欠賬並在官府登記。其二對劉繇等人投靠敵人者,也不完全奪地,留下祖宅和一部分土地,另一部分預留海東之地契為交換,相當於轉封改易。人際關係從不是一錘子買賣,暫時的敵人不定以後可以爭取!
這次度田,迅速開啟了買田置地的高潮。
樂安太守陳紀,荀攸、韓馥次子韓昭等豫州人,鄭渾、齊國相申屠蟠、蔡琰等兗州人,劉子惠、耿武、潘鳳、王斌、趙雲等冀州人,還有河東關羽、長沙吳嶽等,都帶頭買地置宅,以緩解青州的財政壓力,同時也增加了對青州的歸屬福
幽州人更不用,才從袁術、孫堅處逃亡而來的祖茂立即買入上千大畝,其屬下騎士亦買入不少,張飛、田豫等也不落人後。
公孫瓚的義兄弟李移子、糜竺、張世平、蘇雙等大商人亦跨海跨郡拿地,以狡兔三窟。
有了帶頭者,百姓、流民就紛湧而至,大批屯田戶轉為自耕農。屯田戶們並無足夠錢財,青州刺史府就必須接收一部分賒欠,靜海錢莊又向官員富戶們發放債券或股權,募集資金向貧下中農放貸,以稅負為擔保。
中錢莊和民間借貸也異常繁榮,由於靜海錢莊一到二成的低息,壓低了整個青州海東的民間利率,高利貸、利滾利在青州不受法律保護。
青州的財政問題終於有所緩解,下一步就可通過恢複膠萊河建設、海東建設(擴大政府投資),加大給百姓貸款以優化生產結構和促進消費,增加軍隊訂單三個方麵解決生產過剩這個經濟危機。
而此時正好迎來了中原亂戰這個發動機。
……
初平二年,夏秋之交
在袁紹奪取冀州勢力大振,派曹操、周昂兄弟,聯絡劉表攻擊袁術之後,董卓、袁術這兩個原本對立的勢力深感其強大,不謀而合對袁紹開戰行動,事實上出現了反袁紹包圍網。
董卓軍的賈詡策反了南匈奴王子於夫羅後,於夫羅劫持張楊並張楊部向西南河內郡逃竄,袁紹派遣大將麹義,率領主力進行追擊,在魏郡南部大破於夫羅軍。
袁紹雖具有高超的政治能力和謀略,卻並未看出此乃聲東擊西之計。
在鞠義大軍離開鄴城後,張燕、於毒等黑山軍們,在這收獲的季節,穿過太行山諸徑,從西麵進入冀州,四處出動,眾達十萬,橫行趙國、常山、魏郡等地。
袁紹更沒想到一向有私下聯係的青州兗州黃巾,從東南麵對冀州、兗州東郡進行不斷侵襲。
麵對金黃色的麥浪、裝滿糧食的倉庫,黑山軍、黃巾軍猶如下山猛虎,士氣高昂,而且裹挾了大批民眾,人數越發膨脹。
袁紹不僅東西腹背受敵,公孫越的受傷,使得袁紹、公孫瓚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公孫瓚怒而討冀州,劉虞不滿於兒子劉和被袁紹軟禁,亦大力自持。公孫瓚南下安平、河間、常山國,又放下芥蒂聯合劉備、甄儼一同進軍。
青州的態度很明確,黃巾軍西向則賣給他們兵器鎧甲,否則就是打!直接後果就是黃巾驅趕向西,向冀州、兗州。
袁紹焦頭爛額地對付黑山軍、黃巾軍,暫時放棄了爭奪豫州,直接把一向在黃河南岸活動的曹操部調動到黃河以北作戰。
袁術時來運轉,大踏步向北前進,最北麵已推進到陳留郡的汴河、渦河,對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不斷施加軍事壓力。鮑信、袁遺則受到黃巾牽製難以援助張邈,張邈動搖了,派使者向袁術示好,懇求暫緩攻擊。
在袁紹無暇顧及之時,張楊於扶羅殘部繼續向南逃竄,偽裝騙來營門,幸載攻破駐紮在黎陽的度遼將軍耿祉,獲得大批軍械物資,張楊得以東山再起,於是董卓詔封張楊為建義將軍、河內太守以牽製袁紹。
河內太守是袁紹曾經擔任過的職務,黎陽是冀州兗州間的極重要的渡口要衝,袁紹咬牙切齒,恨不得生食其肉。
張楊也深知袁紹所恨,立即西去河內,隻留下白饒帥領少量部隊守黎陽這個戰略要地以為疑兵,白饒被趕來的曹操所擊潰。
經過一連串的勾心鬥角和戰爭,中原和關西主要分成了三大陣營:
——袁紹陣營:領冀州刺史袁紹、兗州刺史劉岱、荊州刺史劉表有共同的敵人袁術,從屬於袁紹的曹操、臧洪、周昕周昂兄弟。
——袁術公孫瓚陣營:領南陽太守袁術、公孫瓚、徐州刺史陶謙、領豫州刺史孫堅。劉備考慮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以及敵饒敵人就是朋友,放下芥蒂,暫時投身袁術、公孫瓚麾下。
——董卓陣營:董卓、李傕、郭汜、張楊、呂布。西涼馬騰、韓遂因為同是涼州人,暫時臣服董卓。
此外還有中間派--不停搖擺的劉虞,意圖稱王的劉焉,左右為難的張邈、陸康等,懷有誌向一直被袁術壓製的陳王劉寵。
還有所有黑山軍,青州黃巾,為諸侯共忌,既打擊又拉攏。
整個大漢亂成一鍋粥,如同回到了戰國時代,數個有影響力的大勢力,合縱連橫,爭鬥不停,烽煙四起。中勢力不計其數,朝秦暮楚,前後左右搖擺。
這種形勢正與李儒給董卓的規劃的“秦滅六國”“漢滅楚”一致,極有利於董卓。然而,董卓一個錯誤決策,打破下一統的大好機會,給袁紹一把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