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起> 第424章 郡國大水

第424章 郡國大水

  四月下旬

  從雒陽來的去卑、牽閘張遼、劉朗、吳嶽等帥千餘人趕到,十分驚訝地發現,靜海周邊已經匯聚了上萬士卒,數十將領。而且在劉虞的命令下、劉備的吸引下,幽州的騎兵、強弩士、甲士、遊俠還在不斷匯聚增加。


  “匈奴人若有漢人十分之一,下何足道!”


  去卑異常的羨慕,他是一個很矛盾的人,胡卻很深,擁有劉氏dna,崇尚漢學,同時不忘剃頭、胡服騎射。


  去卑知道,在東方,屬於匈奴饒時代已經過去,草原內外的霸主是東胡係的鮮卑,其次是與鮮卑語言、習俗相近的烏桓。去卑想做的是借助大漢國力、借助有實力之人保持自己的地位,在越來越亂的中原、草原掙紮求存、發展壯大。


  不是所有匈奴人作如此,至少須卜氏遠遠滴看著草原上的西匈奴,打算不斷積累力量,等待中部鮮卑犯錯誤,等待大漢陷入混亂,像一群狼一樣,用暗夜中幽綠的眼睛盯著獵物。


  。。。


  夏日的一場暴雨後,氣涼爽,空氣清新,眾將濟濟一堂,商討救援的策略。


  作為監督眾將的護軍司馬、劉虞代言人,州從事張逸用長筆指點巨大地圖:“救援柳城有兩條途徑,其一海邊道,走碣石沿旁海道,經過遼西、遼東與大海之間的烏桓屬國,北上柳城。


  其二盧龍道,走密雲或者盧龍塞,進入燕山群山,經過平岡,循著山穀、大淩河穀,亦入柳城。


  海邊道平坦易行,適合騎兵作戰。盧龍道險峻多山穀,適合混步騎混編。


  我方騎兵不足,建議走第二條盧龍道。”


  第一條海邊道相當於後世山海關到錦州,第二條路是西漢時期的山道。


  公孫範:“不然,應走第一條海邊道。


  伯珪擔任降虜校尉、兼領遼東屬國都尉之後,意圖收複烏桓屬國,與丘力居、塌頓等多次大戰得勝,結果是丘力居、塌頓等大部分烏桓逃亡出塞,部分投降。


  伯珪遂遮斷屬國與塞外聯係,屯兵、放牧、屯田於昌黎(義縣)、徒河(錦州)周邊,一年收粟麥數十萬石,兵力大勝,遂有剿滅烏桓、鮮卑之誌。


  城池、田地、牧場多在海邊,自然該走海邊道。”


  鮮於輔譏笑道:“好個剿滅烏桓、鮮卑之誌,結果可想而知,公孫校尉初期大勝,趁勝追擊過於深入,被東部鮮卑和烏桓丘力居、塌頓等合力圍困在柳城附近。


  烏桓、鮮卑遂反攻烏桓屬國,劉幽州多次救援,走海邊道的無一次成功。反倒是以精兵走盧龍道,翻山越嶺給公孫校尉成功運了兩次糧食。”


  公孫範:“不對,我們的戰略目標應該分兩步走。第一步收複屬國,第二步救援伯珪。。。”


  劉備聽兩邊爭論,漸漸回過味來:張逸、鮮於輔隸屬於幽州牧劉虞鐵杆,堅持以少量精銳走盧龍道。人少當然不足以將被困的數千士卒都救出來,但隻需救出公孫瓚和屬下部分軍官就行,對劉虞而言既可給皇帝大將軍三公交代過去。而公孫瓚失去了大量部眾,很可能皇帝被降職或下獄,之後就不得不低聲下氣給劉虞當弟。


  劉虞不愧是九卿、州牧,真是精準的算計!

  劉備明白公孫範考慮得更多,俗話將軍難免陣上亡,從沒有百戰不殆的將軍,公孫瓚失敗一次並不可怕,可怕得是失去烏桓屬國,不僅罪加一等,也等於幾年來公孫瓚等饒拚命作戰付之動流。


  此外,烏桓屬國地廣人稀,除了昌黎、徒河兩座城,大部分地區已經再次丟掉。公孫氏、田氏、劉緯台、李移子等不少豪族、商賈在烏桓屬國擁有房屋農田牧場。


  。。。


  “不好啦!不好啦!”負責靜海農事的從弟劉儒驚慌失措地前來報告,整個人濕漉漉地如落湯雞般。


  原來在軍議爭論不休同時,出了件滔大事。


  農曆四月的,變就變,連降大雨暴雨,河流發生洪災,渤海大規模海嘯,浪高數米,吞地淹人,漁陽、渤海、右北平、遼西等環渤海郡國多遭到海侵――此時,劉備不還無從知曉這次洪災、海侵不僅局限在渤海西北岸,對整個幽冀青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出師不利!


  劉備捶胸頓足:“還爭什麽?以現在的狀況,難道可以出兵嗎?趕快救災吧!”


  五郡無數百姓葬身魚腹,無數農田被海水淹沒,無數人流離失所。換做後世的話就是失聯數萬人,無家可歸十數萬人。


  靜海亦被海侵,幸虧有海堤,海浪因越過海堤威力大大減,隻侵濕了靜海東側的灘塗、農田、房屋,百姓生命倒沒有多少損失。


  劫後餘生者,紛紛稱讚劉備幾年前修健海堤的義措,不少百姓哭著叫著要給劉備立生祠。


  劉備此時根本沒有因為海堤感到一絲一毫的欣慰,他既擔心百姓的救援與安置,更擔心渤海東麵的人――王榮、夏侯博、烏敏英。。。還有嫡長子劉茂。他們不久前得了消息,正率軍乘船從耽羅島、樂浪前來靜海的途鄭

  在以木船、中船為航海工具的漢代,海嘯巨浪大雨大風會造成什麽惡果,在海邊生活和每個人知道!


  現在隻能祈禱他們僥幸避過海嘯。


  。。。


  連續救災三日,公孫範、公孫續每日求見數次,懇求劉備出兵:“若再不救援,伯圭怕要斷糧了。”


  此時劉備每日除了救災就是望著東麵的渤海發愣,誰勸也無動於衷:“如今夏侯大哥,榮妹、敏英等生死不知,我方寸已亂,根本無法無法指揮軍隊,或者你們自行突破防線運糧食,我命鮮於輔助你。”


  公孫範隻好答應。盧龍道或者海邊道路爭的隻是利益,劉虞和公孫家在救出公孫瓚上還是一致的。


  此時,劉虞來到靜海,參與救災,他命令鮮於輔等帥步騎兵三千,與公孫範一起走盧龍塞翻山越嶺前往救援。


  鮮於輔、公孫範出發半日後,王榮、夏侯博的艦隊,奇跡般的出現在靜海港以東的海平線。


  夏侯博興奮地下船:“黃海的風浪更要大些,我們早早在遝氏(大連金州)停泊,幸而躲過風浪,有二艘船破損,人員損失不大。”


  劉虞此時建議劉備:“海邊道泥濘難行,建議走盧龍道,發大軍前往,追上前鋒鮮於輔,我們必能勝。”


  劉備麵臨的是與曆史上曹操征塌頓同樣的問題,想走海邊道不成,遇到降大雨,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隨後以田疇為向導,改走盧龍道。


  可劉備會走盧龍道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