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三顧草廬下
手持盧植的書信,劉備反複閱讀,熱血沸騰,心思起伏。
盧養趁熱打鐵:“父親有些話不便於在信中寫。他目前幽州年輕一代中,能與張舉、張純、烏桓鮮卑正麵作戰的隻有玄德兄、公孫伯圭。
公孫大哥有能力,卻缺乏玄德兄的威望和治政,做事情過於強硬,隻喜殺伐,不講仁恕,難合眾人之力,難分化瓦解敵人之勢。
非玄德兄,無人能將幽州之人形成合力,無人能得烏桓、鮮卑人之信任。希望玄德兄無論如何也要複起,父親一定在朝中給兄爭取最大利益。其實也得到了袁公的支持。”
劉備:“什麽樣的支持?”
盧養:“父親和袁公的本意是推薦兄長為一郡守或國相,以發揮兄長允文允武的優點,隻可惜朝中諸公,擔心兄長與公孫大哥關係密切難以控製,因此打算任兄長為渤海都尉。”
劉備心裏有些失望,臉上卻露出欣然神色:“當年在雒陽師傅府上,或上人間後院,師傅曾經多少次傳授經學要義、指點朝堂局勢,師徒數人一起探討曆代治亂興衰之要、研究朝政得失,頗有鬼穀子與蘇秦,黃石公與張良的感覺、也對昔日名臣、良將所建立的功業極其向往,暗暗下定決心,今生一定要位列三公,幹出名垂青史的事業,走過轟轟烈烈的人生。”
盧養並非外人,清楚許多內情:“父親亦北上冀州之前,曾與玄德兄規劃出幽州係若幹年後掌控朝堂的輝煌遠景。可惜父親剿滅黃巾雖有勝利,卻被朝堂諸公、董卓摘了桃子,導致計劃功敗垂成,失去了短期位列三公九卿的機會。
父親雖然失之東隅,師兄弟們卻收之桑榆,玄德兄複為渤海都尉,公孫大哥為騎都尉,酈炎為縣令,劉德然為縣長,還有眾多師兄弟、故舊多任職務。
父親,我等幽州之人,有幹事之能,有將兵之才,故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機遇。中原、四夷多變故,之前的機會雖失,隻要做好準備,未來依然有大把機會。”
人類社會自從存在,就有無數的危機,一次危機,既是導致一些人上之裙下緣由,也都是一次機遇。例如股市有慘跌,才能有暴漲,房價有暴漲,也有停滯不前。世間之人,皆買漲不買跌,經曆過危機風暴、看穿曆史迷霧、擁有強大心髒之人,就能選準確時機,找到底部,逆勢而動,趁時而起。
戰爭如大浪淘沙,使許多官吏棄城逃走、丟官去職,甚至覆軍殺將,也會使許多原本地位不高的人脫穎而出;會使許多豪族傾家蕩產,甚至舉族毀滅,也會使許多寒門拔高為影響國家政局的頂級門閥。
能為人所不能為,就是人才,能把危機處理成機遇並從中獲利,就是人傑。
張舉、張純、烏桓亂軍眾十餘萬人,勢大廣大,連續殺數名太守、國相,破數地豪族,士氣高昂,眾人皆認為不可力擔
劉備卻偏不怕。巴不得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好風憑借力,送他上青雲。
要知道靜海富裕,良田數十萬畝,商貿日進鬥金,叛軍不會因為劉備守孝而不打主意,上萬饒圍攻就有五六次,次次敗退而歸。為了維護商道,劉備守孝期間,也沒少發動規模戰役。
刀未鈍,手未生,鞍未解。
劉家軍在戰火中鍛煉得越發精銳,有大量可以擔任中下級軍官的人才,加上黃巾之亂為將時,私藏的大批鎧甲兵器,這些都是未雨綢繆的準備。憑借靜海、耽羅島之基業、之壯丁,在涿郡的恩惠影響力,一支兩、三千饒隊伍十半月既可拉起來。
拯黎民於水火之中,挽狂瀾於既倒之時,真是舍他其誰!
盧養:“父親叫我前給兄長做參軍或司馬,一切聽兄長指揮。”
盧植之前或者還有猶豫,盧養的任職意思很明確,下一代派係領袖在劉備、公孫瓚兩人之間產生,盧養隻是輔助。
。。。
十月
涿縣,樓桑裏,草廬
來自雒陽的使節,麵對黑壓壓跪著的一片大官員和樓桑裏父老鄉親,宣讀了皇帝的最新詔命:“皇帝詔曰。。。靜海鄉侯劉備,允文允武,數有功勞,當此國家危機之時,令奪情起複,為渤海都尉,轄渤海章武、漁陽靜海、河間東平舒三縣,冀為國爪牙,與冀州、幽州諸臣工合力討賊,戩平北亂。
幽冀地遠,北土不寧,軍情似火,劉都尉不需來雒述職,屬下一應官吏,自行抽調、征辟,士卒輜重軍餉著冀幽渤海、河間、漁陽、廣陽、涿郡太守共同籌辦,勿使有缺。兵器鎧甲,自冀州、幽州武庫領取。。。”
毫無疑問,複起這一是守孝劉備近年來最得意之日。
當日,涿郡太守、安次縣令酈炎等當即獻上百金,以供軍需。
漁陽太守公沙孚太守、渤海太守楊璿亦派人送上百金為軍資。
公孫瓚親自參加,略帶酸意的:“恭喜賢弟複職,看來隻能把烏長英部烏桓騎還你了。”
燕南、趙北諸世家豪族家主或嫡係子弟,皆送來賀禮,總數達數千金,劉家亦大擺筵席,整個東樓桑裏坐滿了人。
。。。
三日後,靜海堡塢
中央高樓擁有俯視數十公裏的視野,劉備、酈炎、夏侯博、關羽、張飛、盧養等濟濟一堂,略微顯得擁擠,商議下部戰略。
夏侯博:“涼州羌胡之亂,幽冀州烏桓鮮卑之亂,並州黑山軍河東白波軍,青徐黃巾複起,四大變亂在黃巾之亂平定後發生,讓整個大漢陷入了風雨飄搖,許多人對大漢失去了信心,不少家族開始考慮向比較安定的南方轉移。半年來,已有上千人坐船南下。”
盧養接連搖頭:“福鮮雙至,禍不單校”
酈炎:“朝堂、地方許多人都知道涼州羌胡之亂引發了三千烏桓騎兵之亂,張舉張純利用三千烏桓之亂,引發烏桓、鮮卑多個部落之亂。
涼州、幽州的混亂,導致缺乏足夠騎兵,因此給了並州人機會,丁原、呂布、南匈奴等並州狼騎被抽調各地平叛,因此立功崛起。
同時也導致並州空虛,又給了南匈奴反對勢力叛亂之機,給了張燕、於毒、白波軍利用,因此坐大。
一個叛亂引起另一個叛亂,一環扣著一環,以至於整個大漢拆了東牆補西牆。
要從根本上平定這幾場變亂(起義),僅僅依靠軍事行動絕不夠,平定黃巾之亂後接連的叛亂就明這一點。
執政者必須行仁政,輕賦稅,少徭役。”
“行仁政,輕賦稅,少徭役,酈師兄得對。”事實上,劉備心中想法完全相反,相當不認可酈炎的法,卻不好出言反對,陷入深深地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