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棄諸葛孔明
張魯三萬兵馬,張廣兩萬,張廣還主動讓張衛駐守南鄭縣的駐兵也參戰,這樣一來,張魯這邊參戰的,就有四萬人了。
城外山穀間的戰場上,張魯四萬漢中軍,騎兵數千,清一色的西涼戰馬、彎月戰刀,有幾分西涼彪悍騎兵的樣子。
三萬多步兵,漫漫黑色如同漫野鬆林,手中盾牌、長戩在夕陽下透著厚重的古銅色。
反觀對麵的第九軍團,卻是各自為陣
張燕的黑山軍,厚重的戰甲、盾牌,手中長槍或長戩,穩重如山,三步一聲大吼“殺!”
趙子龍的飛龍部,卻是銀亮色的輕便戰甲、手中長槍、背上強弓加箭袋,座下戰馬馬蹄踏動、鼻息輕嘶,隨著趙子龍手中銀龍槍一揮,如離弦之箭,奔向對方的步兵陣。
張廣就在城牆上看著,讓張燕和趙子龍、甘寧三人自己隨意發揮,閻圃跟在張廣的身邊,有些不明白。
哪有兩軍對戰,沒有主將的?你這兩萬軍分成三個部分,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指揮,行嗎?
但是,閻圃很快就明白了,人家不用主將,是張魯的四萬人,根本沒有讓人家動用主將的資格。
張燕的黑山軍,就是穩,一手盾牌,一手長槍或長戩,步步為營,你張魯就是再多的人來攻,也無可奈何。
趙子龍的飛龍部,就是快,個個輕甲戰馬,成錐形衝殺,故意避開了張魯部下的騎兵,殺得張魯的步兵人仰馬翻。
而張魯部下的騎兵,卻遇到了甘寧特戰部的阻攔。
甘寧的特戰部,就是一個奇字。
各種奇怪的武器,各種奇怪的陣型,各種奇怪的戰術。
先頭軍手中的強弩,個個都是十多箭齊發,專門射馬不射人,待戰馬翻倒,後頭跟上來的特戰部將士,手起刀落,直接抹殺張魯的騎兵。
那是真殺啊,沒有一個手下留情的,幾個衝殺下來,張魯的騎兵損失過半,傷在飛龍部刀下的步兵,更是數不勝數。
“快,鳴金鑼,認輸!”閻圃看著場中的情形,估計再繼續殺下去,張魯的四萬人,就要全部給交待到這裏了。
城頭的金鑼聲還沒有響起,正在策馬衝殺的趙子龍,突然將自己的銀龍搶猛的擲出,將三個張魯部下串成了一串,取下背後的強弓,一箭直中三百步之外的張魯戰馬。
戰馬受驚狂奔,張魯掉下戰馬,被邊上的侍衛手忙腳亂的救起,給抬進了城內。
“阿叔,怎麽樣?讓不讓?”
“讓,技不如人,願賭服輸,我讓,但是,張廣,你告訴我,你的部下,為什麽在策馬衝殺的時候,還能命中三百步開外的目標?”
張魯是又氣又急又怒,也不叫賢侄了,改口叫張廣了,張廣從自己背包裏拿出幾袋子藥粉,親手給張魯散在傷口。
“阿叔,我這是很好的跌倒損傷藥粉,你這點傷,很快就能好,至於你說的戰馬奔跑的情況下射殺三百步開外的目標,這也不是什麽難事,若是你的部下想學,隨時來漢中郡訓練便是。”
“此話當真?”
在三國,再好的神射手,在戰馬奔跑的情況下,能做到百發百中,最多也就百步射程,若是自己的部下也能擁有像張廣的部下一樣的箭術,戰鬥力最起碼增加三倍。
“當然,以後我們就是聯軍了,唇忘齒寒的道理,我懂,所以,你的人,什麽時候來,都可以,我負責安排人訓練他們,當然,他們的糧餉和一切開銷,還是要你自己負責的。”
“行,就這樣說好了,若是你真能將我的人訓練出來,訓練一人,我給一金的酬金給你!”
張魯占據穩定多年、富有的漢中之後,最不缺的就是錢了,叔侄兩個,想法最終達成了一致。
張魯和閻圃在南鄭住了好幾天,當看到顏良部下的火槍營時,張魯和閻圃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張魯的人撤出漢中郡所有縣城以後,整個第九軍團都忙了起來。
修築道路,開墾荒地,除了甘寧特戰部的人和典韋警衛營的人,第九軍團其它各部,全部拿起工具,投入了大建設當中。
要說忙,最忙的數龐統和衛臻。
張廣給的政策,就是修生養息,讓漢中郡趕快富起來。
民生、經濟和建設這一塊,全部交給了衛臻。
衛臻從陳留帶來了幾個能人,加上漢中郡原有的各地縣令、縣丞,很快就建起了完整的政權係統。
軍事和防務,全部交給了龐統。
龐統帶著劉維鳴、張燕、趙子龍、李傕等人,從陽平關一路看到定軍山,再沿著秦嶺南麓一路看到第九軍團翻過秦嶺的子午穀。
走到一地,龐統便畫出一張完整的軍事地圖。
“龐統,你這畫軍事地圖的方法是哪裏學的?兩地之間的距離,你怎麽用手指一比,就知道了?”
一路上,劉維鳴的問題最多,一會問陣法的事情,一會問地圖的事情。
“當然是我大哥啊,他會的可多了,如果是他帶你們來畫這地圖,估計會比我快上一倍。”
“龐統,我們幹嘛全部都要跟著你和劉維鳴一道走遍這些地方啊?你們畫好地圖回去給我們看不就得了?”李傕領兵喜歡大開大放,不喜歡做這麽細致、繁瑣的事情。
“這是大哥的主意,說身為戰將,若是連邊境上的具體情況都不熟悉,以後怎麽駐守?”
見李傕不再多言,龐統降低了幾個聲調“各位將軍,建功立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光鮮的背後,是巨大的付出。”
“大哥身為主公,不是在南鄭享福,也是帶著大嫂四處奔波,在各地體察民情,我們這為為臣為將的,更應該勤奮些。”
“龐統,你別說了,我懂的。”李傕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各位,我覺得這裏沿著漢水,可以修建幾個軍事營地,同時在漢水沿岸的一些縣城修建碼頭。”劉維鳴突然插嘴說道。
“嗯,這個主意好。”李傕正在因為自己想偷懶而尷尬,連忙應和。
“好主意,回去就和大哥說。”龐統在一張密密麻麻寫著很多建議的絹帛上寫下了劉維鳴的這個想法。
張廣帶著蔡文姬,身邊跟著典韋和一個班的警衛,四處走動,來到了漢中郡和荊州的邊境上。
遙望荊州樊城的武當山,張廣在想,要不要去荊州三顧茅廬,將年幼的諸葛亮忽悠來漢中。
臥龍與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不止得其一,而是兩個都得了。
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結果卻是仍然沒有得到天下。
而自己,已得鳳雛龐統,從當初守陳留拒陳宮、呂布來說,龐統不但可以主內,也完全可以平外。
主內,有了衛臻,衛臻的想法,竟然跟得上自己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理論,而且貴在不迂腐。
張廣最終放棄了前去尋找諸葛亮的想法。
龐統、衛臻,配合默契,若是再來一條臥龍,反而很難平衡,就先讓諸葛孔明,等著劉備去三顧茅廬吧。
以後,還玩靠劉備和諸葛孔明一起去製衡曹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