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張邈壽辰
張廣之所以選擇繼續留在陳留城,是因為目前來說,跟著曹操是最穩定的。
雖說有八千人馬跟著自己,但是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八千人馬,一不小心就被別人給生吞了。
誰都有考慮不周全的時候!
張廣還不想去冒那個風險。
跟著最穩的一個,逐步增強實力,再摸準時機,一舉成雄。
曹孫劉三家!
劉玄德,倒是個仁義之士。
不管他是裝的還是真的仁義,從曆史上來看,確實是仁義一生。
但是跟著他,安全是最沒有保障的。
為了他的仁義,一點都不穩定,張廣肯定不可能考慮。
去江東跟著孫家,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孫家目前還是孫策當家,跟在袁術身後混日子,一樣的不穩定。
曹操就不同了,真正的雄主。
這次得到青州和兗州之後,作為大後方的陳留城,穩定的局勢,是張廣埋頭發展最好的地方。
而且曹操在實力沒有達到鼎盛之前,你隻要有能力,跟著他混,再怎麽囂張都能容忍。
好比劉關張三兄弟,落在曹操手裏多次,都因為三兄弟的能力,讓曹操一再放走了三人。
離陳留城還有百來裏。
先行回城打探情況的偵察兵回來了。
“主公,陳留城裏出事情了。”
聽完偵察兵匯報的甘寧,跑來見張廣。
“陳留城?”
“是的,老鐵匠和留守麵館的孫老二,都被張邈抓起來毒打了一頓,丟在麵館門口。”
“問過為什麽要抓他們沒有?”張廣盡量讓自己保持平靜。
“張邈說我們偷偷拿著曹操的金,跑了,孫老二解釋說我們是出來相助曹操,他不信。”
“硬逼著老鐵匠和孫老二說出我們到底跑哪裏去了。”
“直到我們相助曹操奪下陵縣的消息傳來,張邈才將他們兩個丟到了麵館門口。”
“要不是麵館的幾個老主顧幫忙照料,估計得活活餓死在麵館門口。”
張廣兩眼冒火,鼻孔冒煙,老子不發威,真拿我當病貓了?
“典韋,隨我快速進城。”
“甘寧,帶領警衛連和偵察營的人,立馬跟來,自己想辦法進城。”
“龐統,你和張燕等人一道,率領第九軍將士駐紮到陳留城外,拋石車、攻城強弩,全給我上。”
“大哥,這樣會不會開罪曹操?”龐統勸道。
“龐統,你給我記住了。”
“現在跟著曹操,隻是圖發展,並不是歸附他。”
“老鐵匠,是我忘年交,更是我的傳藝之人,孫老二,是我們的戰友。”
“為了朋友,為了戰友,就是曹操本人,老子也將他給廢了。”
“典韋,走!”
張廣騎著瘦馬龍九,快速離去,典韋在後麵緊追不舍。
聽到張廣說的:為了戰友,就是曹操本人,老子也給廢了。
第九軍人人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攻入陳留城,活剮了張邈。
陳留城。
太守張邈府上。
賓客如雲,今日正是張邈六十大壽的大日子。
太守府上,張燈結彩,好是氣派。
曾經資助曹操起兵的陳留郡富豪衛茲的兒子衛臻,還有陳宮等人,均來府上為張邈祝壽。
本地豪強,更是雲聚一堂。
東郡太守夏侯惇,也帶著曹操的親筆書信特來為張邈祝壽。
“夏侯將軍,有失遠迎啊,快請上座。”張邈遠遠的迎出了大堂。
“張將軍,我可是拿著主公親筆信而來,可見張將軍在主公心中之地位啊。”
夏侯惇說這話的時候,酸酸的,主公在外殊死征戰,竟然還記得張邈六十大壽,特意讓自己攜信前來。
“夏侯將軍,此話當真?孟德老弟可真有親筆書信帶來?”
“難道我還會騙你不成?自己看!”
三尺絹帛,紅繩紮著,張邈接過,特意在眾多賓客麵前展開。
“孟卓兄,有勞高壽之年仍然為我曹軍駐守大後方,勞苦功高,特令夏侯惇將軍帶來賀禮龍泉寶劍一把、汗血寶馬一匹。”(張邈子孟卓)
張邈當眾宣讀,引來了眾多賓客的羨慕。
“曹將軍好大的手筆啊,亂世之中,好劍難求,好馬更是得之不易啊!”
“對啊,可見孟卓兄在曹將軍心目中的地位,真是兄弟情誼。”
“恭喜張將軍得此厚禮。”
“賀喜張將軍。”
“哈哈,孟德老弟與我本就是同時起兵的好兄弟,難得他在外征戰的時候,還記得老大哥我的壽辰,有心了,夏侯將軍,有勞了!”
張邈心裏開心,臉上有光,忙著和夏侯惇說著客氣話,夏侯惇也是擺手示意不必客氣。
“孟卓兄,底下還有字,快念念看,曹將軍還說了些什麽。”
“對,對,這就念!”張邈忙接著往下念。
“念孟卓兄獨自駐守後方的辛累,現任命‘大漢命師’張廣為陳留城守備。”
“此後,陳留城的駐守,可以讓張廣負責,萬望孟卓兄將精力放在發展陳留的生產、經濟上,為我曹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後援。”
張邈念完,所有賓客鴉雀無聲,連送信來的夏侯惇,也沒有想到,送來的竟然是奪取張邈陳留城駐防權的書信。
“孟卓兄,曹將軍信裏隻說陳留城的駐防,並沒有提及陳留郡的駐防,可見張廣隻是陳留城守備。”陳宮率先打破現場的沉寂。
“對啊,張將軍,主公書信上隻說張廣是陳留城守備,整個陳留郡還是張將軍你的。”夏侯惇沒想到帶來的是此等書信,正在有些不好意思,忙順著陳宮的意思往下說。
“對啊!”
“沒錯,張將軍若是覺著膈應,將太守府搬出陳留城便是。”
眾多賓客,也是出言響應。
“搬?幹嘛要搬?他張廣不就是一介算命的江湖小子?他做他的陳留城守備,和我無幹!”
“對,一介算命的,我們有什麽需要討論的?張將軍,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各位,喝!”
“喝!”
“請,一起,哈哈!”
賓主盡興,很快就將“陳留城守備”張廣一事置之腦後,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