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朝請郎> 第323章 與諸王論

第323章 與諸王論

  張軍叫人來,去吩咐廚房準備宴席,著人去請府內五品以上官員過來。


  本來公主來了,家中大娘子也是要來的,不過這弄都弄了,張軍就沒讓人回府去請人。算了吧,各論各的。


  公主也沒提,就是一副初戀小婦人的模樣,目光時刻都在張軍身上臉上,任他安排。


  暮鼓響起來的時候,郭釗從他的院子裏過來給娘親問候,便留在公主這邊陪張軍說話,等著晚宴的到來。


  公主對張軍的稱呼也恢複了郡王,除了眼神偶有流露,一臉的端莊。


  唐代官員的職場派對非常多,經常就會有各種理由的公款吃喝玩樂,有點像現代的團建那種感覺,大家都習慣了。


  迎接親王和大長公主的洗塵宴,主要還是張軍陪著幾位親王還有大長公主說話吃肉,其他官員除了剛開始問候一聲以外就是各吃各的,並不受什麽約束。


  不過鳳翔府機構正在改革,大家的工作狀態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晚宴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中間的娛樂環節被取消掉了。


  吃飽喝足,張軍與大長公主還有四位親王換到側室說話。


  “好了,有事就直說吧,某是軍人,喜歡直來直去。”張軍看了大長公主一眼,目光落在睦王臉上。


  幾位親王他年紀最大。


  李述隻比李適小幾歲,是嫡子,遙領嶺南節度使,776年田承嗣謀反時,充天下兵馬元帥。


  這哥四個的王差不多都是那一年封的,各自充任節度使,兵馬副帥,督帥天下兵馬平叛,雖然沒有大勝,卻也沒敗。


  李適繼位後,對幾位兄弟也頗依仗,各自加了實封。


  “到是奴有事忘了說。”


  見哥哥不開口,升平公主在一邊欠身說話,以解局麵尷尬:“奴來之時,比步郎令奴代其向郡王致謝,言他日郡王赴京都之時,當擺宴相迎。”


  比步郎?張軍想了一下才想起來是誰。


  刑部比步郎中田華,尚永樂公主晉駙馬都尉,是當今皇帝的妹夫。


  這哥們比較牛的是,他爹和弟弟造反都沒連累到他,安安心心的當著駙馬,永樂公主死後,他又尚了小姨子新都公主,繼續當駙馬。


  李豫有二十個兒子十八個女兒,雖然蚤薨了一些但剩下的是多數。


  升平在女兒裏排老四,新都公主在這會兒還是個娃娃,不到十歲。


  其實李豫的子女有大部分是李適給養大的,亦兄亦父。德宗李適的適字,念‘闊’。


  李適自己還有十一個兒子九個女兒,想一想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駙馬客套了,某本無意為之,備無恩德,不敢受請。”張軍躬了躬身體,謝絕了這位比步郎中的邀請和謝意。


  根本就談不上嘛,這事兒到是弄的挺奇怪的。


  要說真有事,那也是仇,而不是恩,何來感謝?

  田華是田承嗣的三兒子,當初這些親王去討伐的就是他爹。


  田承嗣死後,把位置傳給了侄子田悅。


  主要是他自己的孩子大的在朝中做官的做官,當駙馬的當駙馬,剩下的都太小,扛不住大旗。


  可誰也沒想到田緒殺了田悅全家老小搶權奪位。


  田緒是田華的親弟弟,就是被張軍直接炸死在城樓上那個。


  自己把弟弟弄死了,哥哥讓人傳話來說感謝?還要請吃大餐?這不是鬧呢?

  要說老李家這皇帝的坐的也鬧心,田承嗣反複背叛造反,他幾個兒子做官當駙馬啥也不耽誤,這邊官軍和他打的熱鬧,他兒子在朝中逍遙。


  甚至就是他死了以後,他幾個兒子,包括後來長大的,也都做了不小的官。


  這特麽都是什麽事兒啊?


  張軍看了看升平公主,心裏在合計是不是找個機會把這位駙馬弄死得了,省著以後還得禍禍一個公主。


  話說田緒本來在今年也應該尚一個公主的,結果被自己幹掉了,也算是幫了那位武清公主。


  “郡王有所不知,比步郎與那田緒並不親近,反而與悅相歡,情投意合,讚為知交,彼時悅身死,比步郎曾醉酒詩書,大罵田緒不仁。”


  兩個大男的,用相歡,情投意合這樣的詞,張軍感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可是這個時候就是這麽個調調,話說男男在這個時代還挺流行的,還是官貴之樂。


  “某奉皇命平叛,此事隻是因緣際會,並不曾刻意,此事還是免了,不需再提。”


  “奴隻管傳話,諸事郡王自理便是。”升平公主笑了笑,斜了李述一眼。


  李述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拱了拱手:“郡王。”


  “睦王請講。”張軍回了一禮。親王公主是唯二的正一品爵,郡王是從一品,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某在京都聽聞傳說,郡王憎厭胡道,封閉賭坊,關查妓館,卻未知真假。”


  “某不崇佛教,何來憎厭?隻是依律行事。至於封閉賭坊妓館,更是子虛之事。未知睦王從何處得知消息?為何隻聽聞半闕?”


  “哦?那還請郡王詳實。”


  張軍看了看幾位親王的表情,笑了一下:“僧佛本胡人崇尚之道,萬裏傳來,人人訛之而神話,索性神而化之愚弄鄉裏。


  先王諸帝大度,允胡道流傳,仿先晉立寺容身。


  睦王,普天之下,何人得以不稅不賦?何人得以私養仆奴萬眾?何人得以私田萬畝?凡胡道何以猖絕如廝?


  數十年間天下糜亂,生靈嘔血,惟胡道大肆斂財聚田,私養者眾,寺寺富可當國,豢女無數日夜宣淫。


  何也?


  胡道即不事生產,亦不事勞作,文不輔國武不戍土,皆為私利而往,手段齊出禍害一方,寺奴百萬,何來之權?

  凡男子,無論丁幼,凡女子,無論髫髻,動轍一寺千幾百眾,所伺如何?實為國家之巨蛀。


  而天下初定,北方諸州幾無人丁,田地荒蕪諸坊無工。


  某去寺為童學,均田畝以充賦稅,凡知命以下回歸市井勞作,解豢奴仆還歸田園,有何不可?”


  “那為何數度兵圍瓊寺,斬殺道人?”


  張軍冷笑了一下:“某於涇州被數寺方丈利刃圍攻,人人著蕃甲,可有人講與親王?某在鳳翔數度遭人暗刺,可有人講與親王?”


  “這,某卻是未知……那賭坊妓館又如何?”


  “賭坊設下圈套擺布良民,以高利貸訛詐斂財,如何不查?妓館私受良家,逼良為娼,如何不查?某可逾矩得親王來問?”


  “郡王多心了。”升平趕緊圓場:“王兄與奴本是遊玩,知郡王所創炒菜蒸酒,故刻意來求,所問諸事隻是閑談,並無他意。”


  “有意也無妨。”張軍看了升平一眼:“事不怕察,某行為端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