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朝請郎> 第161章 張軍封王

第161章 張軍封王

  “大家。”霍仙鳴躬身上前一步。


  “嗯?”李適這會兒正高興,笑嗬嗬的扭頭看向霍仙鳴。


  “奴願赴鳳翔宣敕。”


  李適張了張嘴,想了一下搖了搖頭:“你不合適……不過去一下也好,代我關慰一下地方,也正好看一看。


  如此,你便和左丞同行罷,與鳳翔後可赴上都,綏備製宜。”


  “諾,謝過大家。”


  為什麽上次的節鎮冊書是讓何定帶回去的而沒派人宣詔呢?

  其實這就是大唐的實際情況,一般冊敕製書就是由尚書省直接發給當事人就行了,沒有什麽派人宣讀的固有程序。


  至於幾個太監牛逼哄哄的抬著聖旨到了大臣家裏歪鼻子斜眼的那種,曆史上並不存在。太監是沒有資格幹這事的。


  太監一般最多也就是傳個皇上的口諭這種。


  唐代也不叫聖旨,叫冊書,製書,敕書,用於不同品級不同情況。沒有什麽奉天承運,也沒有欽此。


  那這次為什麽霍仙鳴主動申請要來宣詔而李適又沒同意呢?


  這次是封王,賜國夫人,這就有點不一樣了,需要派人宣詔以示尊祟。不過太監是沒有這個資格的,得派尚書省的大臣。


  尚書省是執行機構。中書(翰林)擬詔,門下審核,尚書執行。六部是尚書省下的具體部門。這就是三省六部製。


  其他秘書殿中二省和禦史司天二台是獨立部門,直接向皇帝負責。


  另外還有九寺五監,也是獨立於三省六部之外的具體事務部門,和六部之間在職責上有一定重疊,受三省和皇帝雙重節製。


  可以看做是一種製約監督,主要是處理重大危急情況和具體實施事務,也有監察的權力。有點務虛務實的差別。


  所以,即使李適再寵信霍仙鳴,也不會同意讓他來宣詔。這是對大臣的不敬,也是對尚書省的不尊重。


  隨後,李晟和渾日進戴休顏三人,還有各路錄事參軍事,各軍參軍事,禦史等的上書,奏報先後發至梁州送到了李適麵前。


  走物流就是沒有加急快遞速度快嘛。


  事實上並沒有多大出入,誰也不敢在這上麵搞東搞西,隻不過李晟和渾日進的上書裏多了些肅靖長安剪賊附除逆臣的奏功。


  大小官員軍將殺了十來個。這都是小事兒,李適看一眼也就完了,問都不會問,但這都是功勞。


  李適開心之餘一一進行褒獎封賞,開始準備還京事宜。


  而何定等了三天,這才和尚書李左丞還有霍仙鳴一起離開梁州,回鳳翔府。


  這位李左丞可不是一般人,乃是皇室宗親,李世民的血脈,論輩份李適還得管他叫一聲阿兄。


  唐代三省六部的中丞,侍郎,以及諸道兵馬元帥,大都督這樣的職務大多都是由這些皇室宗親就任。


  像李適的弟弟原王李逵就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多次鎮壓節鎮判亂。死後,他的後人去了吳哥(柬埔寨)發展手工業,從此再無音訊。


  門下左右丞的職責就是複核已經通過門下審核的詔書,並負責監督執行。像封王就需要他們出麵宣詔來表達皇室的鄭重。


  郡王和嗣王平等,意思就是你功勞大,皇家視你為自己人了,把你和親王的繼承者一視同仁。嗣王是親王繼承人的稱號。


  而一般外臣都是國公,雖然也是從一品爵號,但必竟不同,這可是王。


  大唐的正一品爵位隻有兩種,親王和國王。


  親王就不用說了,都是皇帝的兄弟和兒子,國王則是頒賜給蕃國的,像渤海國國王,南詔國國王這種。


  張軍估計這輩子就別想了。


  唐代是把宗親和外臣放在一個框架裏麵來管理的,基本保持一個平衡,而這些宗親也都在各自的職位上為大唐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宗親擔任州牧縣令你敢信?很多,還都做的相當不錯。


  宋明清宗室就被拎到了框架之外,變成了超然的一個群體,除了禍禍敗扯造反什麽的好像就沒起過什麽好作用。


  “左丞,大監,京畿已定,歸程並不甚急,慢慢行走便是,二位可從車馬。”


  “不用,就與你等一同騎馬即可,某尚可執戟。”


  霍仙鳴無奈的看了何定一眼:“尊照左丞所說吧,某亦無礙。”


  “逞能。”李左丞斜了霍仙鳴一眼:“給大監準備車馬,上路吧。”


  “謝過左丞。”霍仙鳴也不生氣,笑嘻嘻的作揖拜謝。


  何定著人給霍大監安排車馬,大家在驛館吃了頓飽的,出梁州城奔留侯祠,走鳳州梁泉出寶雞渡渭水,再渡千水諸水,用了兩天的時間回到天興。


  “左丞,大監,可在驛館沐浴歇息,某去城內通稟我家郎君。”


  “無坊,在此歇息片刻用些酒食,一同啟程就是。張郡王職爵盡在吾等之上,自當由吾等前去拜見,何來通稟?”


  李左丞淡淡的說著,下了馬往驛館裏麵走。


  “聽左丞的。”霍仙鳴笑嗬嗬的跟在後麵,給了何定一個眼色。幾天下來兩個人到是廝混的熟了,大有相識恨晚的節奏。“


  幾個人和眾兵將吃飯喂馬,要水衝洗了一下,然後一起進城。


  何定其實知道這李中丞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讓他給張軍通風報信,可是這未免就有點幼稚了。這是哪兒?


  鳳翔府天興城。


  這還用他特意路一趟或者派人跑一趟嗎?


  他們這些人一過渭水,行蹤線路就已經擺在張軍麵前了。


  張軍正和戴休顏喝著白開水討化軍官學校的事情,武懷表進來:“郎君,郡公,何將軍回來了,一行三人,有一個內侍。”


  “內侍?可看清了?”張軍愣了一下。


  “怎敢有誤。”


  張軍臉一抽抽:“內侍來此作甚?”這個李適,又搞什麽妖蛾子啊這是?


  “怕是,節鎮要封王了。”戴休顏有點豔羨的看了張軍一眼。


  真是年輕啊,胡子都沒長齊,已經封王拜相一方節鎮了,怎麽能不叫人嫉妒呢?自己拚殺到了年近六十,不過就是充了個行營節度,郡公。


  “某?封王?”張軍挑了挑眉毛。可能嗎?就李適這個尿性……不好說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