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之草原為王> 第313章 敗家嫂嫂

第313章 敗家嫂嫂

  潼關。


  洪承疇最終還是沒敢動手,眼睜睜的看著船隊進入黃河,騎兵出關而去。


  不是他不想孤注一擲,而是趙銳沒有扯旗造反,手下的武將們都不太願意和趙家軍拚命。


  武將們也不傻。


  大明文貴武賊了這麽多年,也就趙少保重視武將厚待兵士,賀人龍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沒有陛下的聖旨,襲殺功臣這種事是萬萬做不得的。


  趙銳率領船隊抵達開封時,已經到了崇禎九年四月初,氣溫回暖,大河兩岸春意盎然,半人高的麥子迎風招展,像是在迎接大軍歸來。


  而開封城北的碼頭上,簡直人山人海,百舸爭流,白帆林立。


  李婉柔站立在人群的最前沿,翹首以盼,紅娘子手持寶劍護衛在後,邊上則是一群太監。


  外圍站滿了各地的商人和江南來的士子,顯然都想一睹大明少保的風采。


  趙銳站在甲板上,雙手背負在後,望著遠處河麵穿梭不息的商船,以及碼頭上停泊的上百艘大小商船,也是感慨不已。


  此情此景,恐怕也就宋時才會出現吧!


  盡管趙明早已給他描繪過河南的商貿是何等的繁榮,但又如何比得上親眼所見來的真實?

  自崇禎四年冬季,到明朝也將近五年了,短短五年時間,他就從一介少年秀才,到割據一方的梟雄。


  從區區幾十家丁,發展至數十萬大軍。


  同時,也將這混亂不堪,危如雷卵的天下,穩定了下來,甚至還有了一絲中興之相。


  要說心裏沒有一點洋洋自得的成就感,那絕對是假的。


  船舶靠岸,趙銳一下船,迎接他的不是眾人的膜拜,而是崇禎的聖旨。


  是的,隻要趙銳一天沒造反,該獎賞的還是要獎賞,這次西征林丹汗凱旋而歸,嘉獎也是必須的。


  這不,當著數萬商人百姓士子的麵,趙銳被加封為護國公,太子太保,頭銜多的自己都記不清了。


  趙銳卻是臉黑如炭,一回到王府,就有些生氣的道“嫂嫂,是誰出的主意,讓傳旨太監去碼頭宣旨?”


  “是娘娘出的主意,二爺,這難道不好嗎?”


  李婉柔頓時就懵了,剛才在碼頭上二爺那風光無限的場景,曾幾何時,她連做夢都盼望著有這麽一天。


  “好什麽好?難不成嫂嫂當真以為我會做大明的忠臣?”趙銳沒好氣道,然後臉色一沉“張嫣那婆娘又來了?”


  “嗯!”李婉柔弱弱的點點頭,然後小心試著問道二爺,上次你不是和娘娘都說好了的嗎?怎麽又…”


  “那是當不得真的,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哪怕崇禎願意,天下士子文人也絕容不下我,何況如今我也不在是一個人,而是有無數的人追隨我,他們的前程命運全係我一人之身,這種情況隻能前進,最後問鼎,退一步就將萬劫不複。”


  “那現在怎麽辦?”李婉柔聽趙銳說的這麽嚇人,立即就緊張起來,無論趙銳做什麽,她自然是永遠都支持的。


  “也沒多大的關係,雕蟲小技而已。”趙銳一擺手,然後將傳國玉璽從懷中拿了出來,放在桌上嘿嘿一笑。


  “嫂嫂,你看看這是什麽?”


  李婉柔見他神神秘秘,有些好奇的上前將布包打開,臉色就一變。


  顫顫巍巍的拿起,一看底下的個大字,頓時驚呼道“二爺,這…這是傳國玉璽?”


  “不錯,嫂嫂好見識,這傳國玉璽是我這次從林丹汗手中獲得的。”趙銳笑著點點頭。


  “傳聞昔日成祖五次遠征草原,就是想要從蒙古人手中追回傳國玉璽,卻始終未能如願,沒想到今日竟被二爺追了回來,那豈不是說…”


  好半晌,李婉柔才從震驚中平複下來緩緩說道,說到最後卻是直直的打量著趙銳,眼中異彩連連。


  “嫂嫂,把話說完呀!”趙銳見他嫂嫂這麽傳統的人,都產生了這種想法,立即就明白這玩意兒果然威力巨大,於是故意追問道。


  “呼!那豈不是說二爺真是天命所歸?這大明氣數已盡?”李婉柔深吸一口氣,顫抖的說道。


  “嗬嗬,嫂嫂說的對,天意不可違!

  這傳國玉璽,嫂嫂先幫我收好,暫時還用不上,交給別人我不放心。”


  趙銳嗬嗬一笑,然後將玉璽打包塞進了她懷裏,這陣子天天帶在身邊,這玩意個頭也不小實在麻煩,交給別人保管他又不放心。


  畢竟他現在還未稱帝,人心叵測,萬一別人揣著玉璽跑到崇禎那裏去求富貴,他哭都來不及。


  “嗯!”李婉柔也沒說什麽,隻是緊張的將玉璽死死的抱在懷裏點頭道,身子卻是止不住的顫抖。


  “對了,張嫣那婆娘又來幹什麽?傳旨也用不著她來吧?”


  “二爺,娘娘是來借糧食的。”


  “什麽,借糧食?那你借給她啦?”


  “嗯!”李婉柔輕嗯了一聲低下了頭,她以為上次趙銳和張嫣已經談好,而張嫣又說河北山東大災,想以私人身份借點糧食賑災,她也實在不好拒絕。


  “借了多少?”


  趙銳呼吸都急促起來,暗道他嫂嫂還真是個敗家娘們兒,難怪當初隻是區區五年,趙家那偌大的產業就快敗光了。


  “一百萬石。”


  李婉柔有些不好意思地小聲道,隨即又解釋了一遍。


  “區區一百萬石也不打緊,借就借了,嫂嫂也不必介懷。”


  聽說張嫣隻借了一百萬石,其中五十萬石還給了孫傳庭去救災,趙銳就一擺手,不怎麽在意了。


  本來河北山東的災民他也是打算就救的,大明的百姓早就被他當成了自己的子民,自然是不希望他們餓死。


  叔嫂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就提到了食鹽上的事,得知趙銳這次竟帶回了七百萬斤精鹽,李婉柔頓時就激動道

  “這下好了,這七百萬斤食鹽起碼可以撐一個月,等到五月趙叔再將鹽運來,今後咱們就再也不用為鹽的事發愁了。”


  “嫂嫂,這七百萬斤鹽暫時不能賣,後續運來的也不能賣。”


  “為何?”


  “因為普通軍戶買不起,這些精鹽我有大用,到時候你自然會知曉,還有青海產鹽的事,暫時也別泄露出去。”趙銳一擺手。


  “好吧!”


  李婉柔有些失望的點點頭,也沒多問,她知道二爺不賣自然有不賣的道理。


  這幾個月來他們光買鹽都花了兩三千萬兩銀子,實在心痛不已。


  “對了二爺,你以前派往福建找東西的人已經回來了,帶來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還有西夷人…”


  “哦,已經回來啦,快,命人去將他們帶來,將那些東西也帶來,對了,還有西夷人。”


  趙銳大喜,這都兩年多了,他還以為那幫家夥早就死在路上了,所以也就沒再關注,決定以後統一了天下後,再去尋找番薯土豆等。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