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之草原為王> 第71章 官字兩張口

第71章 官字兩張口

  朔州城頭。


  望著遠去的韃子,眾人都是滿臉的不解,曆來韃子劫掠,都是短則七日,長則半月,可這次才三日,竟然就匆匆的退走了。


  但哪怕再想不通,韃子退走終究是好事,牆上守軍,城中百姓都是歡呼不已,劉凱和盧大庸也重重鬆了口氣。


  唯獨城中一些糧商,失望之極,因為他們正打算抬高糧價,借機狠撈一筆,現在卻是全泡湯了。


  為防止韃子去而複返,劉凱並未下令,立即打開城門,而是準備明日再打開城門。


  畢竟韃子以前就幹過這種殺回馬槍的事。


  次日中午,宣大總督才派快馬通知大同各地,韃子以於今早清晨出關而去,並命各地上報損失。


  直到此時,大同境內的各城才解除敵情,紛紛打開城門,百姓各回各家去舔舐傷口,至於損失,那就得由各地官員自個兒琢磨。


  “嘶!”


  朔州西城門外,趙銳帶著人來到時,百姓正在出城,望著那整整兩馬車的首級,所有人都是倒吸口冷氣。


  “這…這些都是韃子的首級?”


  “怕不下有好幾百吧,真的假的?”


  “好像是真的。”


  “難道都是趙公子帶人殺的?”


  “知州大人駕到。”


  一聲高喊,圍觀的百姓紛紛讓開了一條道。


  就見劉知州和盧千戶帶著一眾士紳匆匆趕來,顯然是聽說了趙銳拉著兩車首級前來。


  “賢侄,這…這些首級?”劉凱同樣震驚,一臉不敢置信。


  “大人,這是韃子前天進攻我趙家堡時,學生帶家丁斬殺的,共四百五十二顆。”


  趙銳一抱拳,他自然不會說是和清風寨聯手殺的,雖然兩次下來打死的加起來恐怕得有六七百,但奈何韃子撤走時,將屍體都帶走了。


  “嘶!”見趙銳確認,周圍都是一片驚呼,王世貴和盧大庸卻是臉色動容,不知在想什麽。


  “好好好,賢侄果然沒讓本官失望,此次竟能斬獲這麽多韃子首級,實乃大功一件,本官定要上報朝廷為賢侄請功!”


  劉凱激動地抓著趙銳的手,別提多親熱了。


  一眾士紳也紛紛上來道賀吹捧,周圍的百姓更是將趙二爺誇上了天。


  這一刻,趙銳的聲望在朔州達到了頂點,一掃前陣子戴在頭上的汙帽。


  “嗬嗬,趙賢侄那鐵製的轟天雷果然是守城利器,老夫原先還不解賢侄為何讓鄉勇隻拉些陶罐來朔州防守,原來是想留著鐵製的轟天雷重創韃子呀,佩服,佩服!”


  佩服你娘。


  趙銳見王世貴陰陽怪氣,明顯話裏有話,心裏大罵一句,嘴上卻是解釋道:

  “大人,其實鐵製的轟天雷和陶罐轟天雷威力都差不多,朔州城高,陶罐大多在半空就爆炸,而我趙家堡堡牆低矮,陶罐摔在地上,來不及爆炸就碎了,所以才將鐵製的轟天雷都留了下來,還望大人恕罪!”


  “哎!賢侄言重了,本官又豈是那種不分是非之人。”


  劉凱一擺手,然後盯著王世貴冷聲道:“王員外,聽聞上次你那兒子竟在街上公然冒犯趙賢侄的表妹,可有此事?”


  “這…還望大人恕罪,是老朽管教不嚴,回去就狠狠的懲處那逆子,改日必定攜犬子登門向趙賢侄謝罪。”王世貴臉皮抽搐了一下,趕緊小心答道。


  “哼!若下次再發生這種有傷風化之事,本官定不輕饒。”劉凱冷哼一聲,官威十足。


  “是是是!謹遵大人教誨!”


  王世貴趕忙點頭,心裏也是恨得牙癢癢,還真是官字兩張口,他說有就有,趙銳有沒有表妹誰不知道?


  隨即劉凱就拉著趙銳在一眾士紳的簇擁下進了城,經過午作確認首級真偽後,劉凱臉上的笑容就更加的燦爛了。


  當即就命師爺書寫公文上奏,至於有沒有為趙銳請功,那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下午,醉仙樓最豪華的一間包廂內,推杯換盞聲此起彼伏,幾乎都是朔州有名望的大戶士紳和官員。


  劉凱隻是小酌兩杯,就以公務繁忙回了州衙,緊接著盧大庸也稱堡中有要事告辭離去,王世貴則是表示身體欠佳,也離席而去。


  三人的離開,並未影響到酒席的氣氛,反而讓眾人都放開了。


  “賢侄,來,老朽再敬你一杯。”


  “賢侄此次立此大功,前途無量呀,老朽也敬你一杯。”


  “好,賢侄海量。”


  趙銳無奈,隻得一杯接著一杯,和眾人客套。


  不多時,不知誰叫來的一群美妓,鶯鶯燕燕來到了雅間,頓時一個個原形畢露,場麵甚是不雅。


  眾人本以為趙銳年幼,又是秀才,會有所不適,可隨即就發現他一人霸占了三個,玩兒的不亦樂乎,全都驚掉了下巴。


  酒宴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趙銳醉得是一塌糊塗,隻得在城中歇了一夜,第二天回去的路上,腦袋仍然隱隱作痛。


  “大牛,昨晚是怎麽回事?那三名女子呢?”


  “二爺,是夫人交代的,說不準你接觸那些風塵女子,讓我們看好。”


  “混蛋,敢壞二爺的好事,回去再收拾你們。”趙銳想起昨晚他本來是和三名女子去休息的,可剛出門就被他們拖走了。


  當時醉得一塌糊塗,現在想想就惱火無比,那三名女子可都是俗稱的清官人,他隻是想要將她們解救出苦海罷了。


  大牛和一眾家丁騎在馬上都是苦著臉,他們也不想壞二爺的好事,奈何夫人再三叮囑,讓他們不敢不聽。


  趙銳並沒有回趙家堡,而是四處查看百姓的情況,轉移去朔州避難的幾千百姓,昨天下午就都回來了。


  這次韃子由於走的匆忙,精力又放到了趙家堡和吳家堡身上,燒毀的房子並不多,反倒是百姓的壇壇罐罐都丟了。


  對此趙銳自是不會管的,誰叫他們不放在家裏,要帶著上路。


  匠戶也都返回了吳黃兩堡,正在收拾,準備複工,而那三千流民乞丐,同樣也跟過來了。


  趙銳也隻能讓他們繼續修兵營,每天三碗稀粥和一個拳頭大小的雜糧饅頭吊著命,就這一個個都對趙銳感動的痛哭流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