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第一侍衛(一)
徐府那頭剛剛辦完滿月酒,第二日,大將軍徐為任就帶著他的核心成員離開汴州,南下淮州。
而對於這樣的離別,居然連個告辭都沒有。不過,徐府上下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所幸周夫人死裏逃生,不然大將軍定然是一去不複返了。
周浚在家中驚聞大將軍走了,卻沒帶他,心中悵然若失。還好也不是完全不理他,至少托人給了他一封簡短的書信,短到隻有九個字“照顧好她,用你的一生!”
他將書信撕的希碎,往空中一拋,紙片隨風而逝,算是與他的一場訣別,從此以後,又有別的債要去還了。
果然,孩子剛剛滿月,宮裏就來人了:“皇上請周侍衛進宮一趟。”
周浚跟隨太監到了皇宮,見到皇帝,稽首便是一拜:“謝皇上救命之恩!”
皇帝親自上前將他扶起道:“愛卿喜得愛女可喜可賀,天佑周夫人。”
周浚再謝。
皇帝道:“怎麽樣?想好沒?這第一侍衛的寶座可是好多人盯著呢。”
周浚隻是低著頭不敢答話。
皇帝接著道:“你不用怕,朕再賜你一塊免死金牌,免得哪天一時糊塗斬了自己的愛將。”
周浚拱手道:“屬下身份卑微,恐不能勝任。”
皇帝搖頭道:“依朕看,這個位置非你莫屬。話說你除夕那晚都殺到朕的寢殿了,外麵那些侍衛居然渾然不知,像你這樣的人才,放在外頭還真不放心。”
“微臣深夜私闖宮禁,請皇上責罰。”
“事出緊急,也是無奈之舉,再說這滔滔宮禁早晚歸你管轄,就當提前檢查一遍也好。”
周浚原本無意於功名利祿,甘願屈居於人下也是為了清淨無為,隻是如今有了妻兒,沒有點身份還真不好辦事,又恰好欠了皇帝的債,再三思量,隻好跪地受命:“謝皇上信任!微臣定當不辱使命,誓死效忠我皇!”
皇帝聞言大喜,當即拍手稱快,即刻授印,又賜免死金牌。
周浚受了封,想想還是說了句:“微臣先前對師父有誓言在先,終身效忠徐家。所以,如果大將軍需要,還請皇上隨時放我回去。”
皇帝微笑道:“好好好……”心想,縱然朕願意放,隻怕徐為任也不敢接。
周浚自然知道,不過求得一份心裏安慰,對外也好宣稱隻是暫代第一侍衛之職,隨時可能回來。
受封畢,皇帝領著他見了大內眾侍衛,宣布了一下紀律,便叫回家照顧妻兒,明日正式入宮護駕。
周浚回到別院,將受封的物件收好先藏了起來,再小心哄著妻兒吃飯睡覺,一家人其樂融融,自在安詳。
到了晚上,萬籟俱靜之時,周浚方才告訴妻子:“明日起,我要去宮裏當差了。”
方映妍一早就從彩雲那裏得知了宮裏來人之事,再加上那晚夜闖宮禁求得太醫來救,心中早猜到了大半,想來他一身本領必然不會叫人無視,欣然道:“恭喜夫君榮升高職。”
周浚亦知她聰敏過人,見微知著,多半猜到了,淡淡道:“一個侍衛而已,有什麽了不起。”
方映妍驕傲道:“皇帝的侍衛,當然不一樣了。”
周浚道:“不管是誰的侍衛,終究都歸你管。”
方映妍微微一笑:“是呢,第一件事要先保護好自己,留得命在才有明日。”
周浚點頭,心裏暖暖的。
方映妍又道:“給皇帝當侍衛一定要謹言慎行,切不可像從前對待別人一樣隨心所欲,動輒打罵。”
她說的別人正是徐為任,事到如今他也隻有“別人”兩個字可以代替了。
周浚頻頻點頭,一一應了。
次日早朝,周浚穿上特製的醬紅色宮裝,首次跟隨皇帝入朝聽訓。
皇帝當朝宣布了對他的任職,麵上說因為要照顧妻兒不便追隨大將軍遠去,暫代第一侍衛之職,隨時預備回歸,實際上誰都明白,進了皇宮,大將軍哪裏還要的起。
眾人便齊聲祝賀周侍衛榮升第一侍衛,恭賀皇上喜得高人,從此高枕無憂。
這下可樂壞了羅丞相及羅家一幹在朝為官的子孫。
下朝後,周浚自然跟著皇帝走了,其餘知道內情的官員紛紛都來祝賀羅丞相、羅禦史。
這時,眾人方知,周侍衛娶的是羅府三小姐,還是個庶女,這下可真是揀著寶了。上來祝賀的人一撥接著一撥,簡直能將羅丞相和羅禦史淹沒。
原來,羅家除了羅詠琳官至從三品禦史外,其餘子孫皆能力欠佳,所謀官職亦上不得台麵,又兼羅丞相漸漸老了,隨時可能告老還鄉,羅家子孫怕是撐不起。
眼看大廈將傾,誰知羅家生的女兒一個比一個爭氣,長女羅詠玉嫁的戶部尚書家的世子,雖然無甚功績,奈何王尚書日漸崛起,一榮俱榮。
次女羅詠絮原本不被看好,嫁了個小門小戶,誰知宋允峰這些年跟隨大將軍南戰北征,立下赫赫戰功,已經成為大將軍的左膀右臂,如今也是個從三品的重要將領了。
三女羅詠妍更是叫人稱奇,說是原本要嫁於大將軍為平妻,後來不知何故又下嫁給大將軍的侍衛。一個庶女倒也無所謂,不值一提,奈何如今周侍衛一飛衝天,直接從小小的將軍侍衛變成了大內第一侍衛,連升多級,妥妥的正三品,直接為皇帝效力。
一時之間,朝堂內外議論紛紛,眾說紛紜,皆歎羅丞相老來得福,兒子不行女兒幫。
消息傳到羅家,羅老夫人及一幹命婦個個喜笑顏開,恨不得立刻把三小姐接來厚待一番,好好補補。
轉眼,絡繹不絕的禮物就到了西郊別院,各種金銀首飾數不勝數,布匹錦緞、佳肴補品更是堆積如山。
方映妍心中正是納悶,不過做了個皇帝侍衛而已,為何如此鋪張?
恰巧羅詠絮來了,見周浚不在,便邀她趁著天氣晴好帶著兒女一道去羅府探親。原來宋允峰跟隨大將軍走了,是以羅詠絮暫未得到消息。
方映妍正好覺得在院裏悶了一個月,也是夠了,便欣然應允,當即驅車去了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