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津橋獻捷
午時三刻,這座偉大帝國的皇帝,各族共所敬仰的“天可汗”李隆基頭戴綴有十二串晶瑩玉珠的冕旒冠,身穿繡著日、月、星、龍等十二種花紋的玄色纁裳,在文武百官、各國使節的簇擁下駕臨五鳳樓。
他剛五十歲的年紀,紅潤的臉上幾乎沒有什麽皺紋,一對黑色眸子如星辰般閃亮,又如幽潭般深不見底,高挺的鼻梁與薄厚適中的嘴唇,配上光潔整齊的五縷長髯,完美的勾勒出一張線條明朗的英俊麵容。他身材修長、肩膀寬厚,舉手投足沉穩而有力,一舉一動瀟灑而端莊。身後的文武百官,或峨冠博帶,或繡袍金甲,一個個神態莊嚴;各邦使節也都身著本族盛裝,一個個雍容肅穆。
此時五鳳樓下已全部戒嚴,看熱鬧的老百姓隻能隔著洛水遠遠地望見那頂黃羅傘蓋,即便如此,也足以讓很多人激動不已……許多翁媼已擺設了香案,遠遠地朝那裏焚香叩首。
為了維護獻捷大禮的治安,禮部尚書李林甫宛如一位久經戰陣的沙場老將,把一切都布置地井井有條:
整個洛陽城中可謂是外鬆內緊——五鳳樓上下,天津橋廣場、洛北內城和定鼎門大街周圍都由三萬北衙禁軍和一萬河南府兵值守戒備。此外,無數的不良人、暗探、巡察、白衣內衛分散於人群之中。河南丞嚴安之令人在要害地方劃定了警戒線,並嚴令圍觀百姓不得逾越,告示曰:“犯此者死”。
隨著三聲號炮響起,一陣嘈雜的聲浪從洛陽南城的定鼎門方向湧了過來,許多燕雀似乎受到了驚嚇,倉惶地飛入城北高大的屋簷和樹冠中去了。
一場規模空前的獻捷大禮展現在洛陽百姓們的眼前。
寬闊的定鼎門大街上鑾鈴聲大作,五百騎兵分作五隊徐徐而來,他們是幽州鐵騎的先導依仗。
當先而來的第一隊唐軍,胯下騎的都是棗紅馬,他們單手擎著紅色朱雀幟,腰挎長短兩把橫刀,猶如一片熊熊燃燒的燎原火焰——在戰場上,橫刀是最常用的劈殺武器,幽州鐵騎的一個主要敵人是慣於草原作戰的突厥騎兵,而大唐橫刀的刀身修長、刀頭尖利,質地精良的鋼製刀刃特別善於劈刺砍殺,可以直接刺穿對手的皮製鎧甲。
第二隊唐兵騎跨黃驃馬,擎著赭色飛熊幟,方陣中的武士都格外健碩,他們人手一柄森然巨斧——無論是在行軍中開山辟路,還是麵對身披鐵甲的步騎,巨斧都可以做到無堅不摧。近兩年來,幽州的巨斧戰陣不知道砍殺了突厥多少珍貴的重裝騎兵!這片方陣中升騰著一片肅殺之氣,猶如盤古劈開混沌後初現的玄黃大地。
隨後,擎著銀色白虎幟的騎射方陣猶如踏浪而來一般,陣中騎射手的胯下皆是白龍駒,身後都背著一張紅色弩機,猶如茫茫雪原中傲然盛開的朵朵紅梅。大唐騎射縱橫天下,隨著馬鐙的標準化配備,馬上弓弩的準確性得以大幅度提升,並可以實現兩箭聯發,騎射手佩戴一百三十支三棱透甲矢,經常是敵人還未到身前,就已經被射成了刺蝟。
五花馬!青龍幟!——林立的長矛在陽光下閃著幽冥的青光,猶如一片急速前進的神秘的針葉林!長矛是唐軍馬步兩軍中最常見的武器,當騎兵發起集團衝鋒的時候,當步兵列成防禦大陣的時候,林立的長矛會立即在鋒線上組合成一頭渾身長滿巨刺的嗜血怪獸,任何敵手在他們駭人的巨刺之前都不過是一堆腐肉而已。
突然,街頭響起了百姓們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一座玄甲大陣分外引人注目,陣中手擎黑色玄武幟的將士們的身材也格外魁偉,他們胯下騎著的烏騅馬也都分外高大,最特別的是,他們手中那一柄柄寒森森、冷颼颼的長刀——刀身長達九尺,刀頭呈獨特的三尖兩刃形,這支黑衣、玄甲的方陣猶如遠古洪荒時代泛濫大地的黑色波濤,裹挾著滔天巨浪席地而來。
有人興奮地大喊:“快看啊,大唐陌刀隊!”
“是啊!大唐陌刀隊!戰無不勝!”
手持陌刀的唐軍將士們也深受鼓舞。
隨著一聲號令,他們口中齊聲“嘿!”的一聲呼喝,便將手中的陌刀高高舉起!
隊伍的上空立即打起了一道道靂閃!
夾道圍觀的人們先是感到一股莫名奇妙的寒意,隨即就又爆發出了一陣更加瘋狂的歡呼聲:
“好啊!”
旗風獵獵,旗幟上的神獸都如活了一般在半空中起舞飛翔,驃騎兵們昂首端坐,胯下駿馬的步伐絲毫不亂,引導著後隊赳赳向前。
人們向他們的身後看去,三部戰車正轔轔而來。
前頭兩部戰車分列左右。
左側為纛旗車,一隻高三丈的玄色大纛筆直立在車上,兩名身著玄甲、戴玄鐵護麵的護纛手如兩座黑鐵塔一樣昂昂分立。
右側為帥旗車,碗口般粗細的旗杆也高三丈,杆頂雪亮的旗槍下懸一對蓬鬆的斑斕豹尾,月白色錦緞帥旗上書“敕封大唐幽州節度使兼禦史中丞、營州都督領河北道行軍總管”的字樣,兩名身著銀光鎧、戴亮銀罩麵的護旗手如執金剛般左右護持。
後麵一部驂馬戰車尤其引人注目!
這部車上加裝了金色的護甲,一名身著金色明光鎧、戴金色護麵,身材魁偉猶如天神一般的巨漢單手護持著一杆高三丈三尺的巨型軍旗。旗杆頂端那支金光四射的三叉戟下飄灑著鬥大的紅纓,赤紅色的旗麵上繡一個鬥大的金色“唐”字,宛如天空中的一輪似火驕陽,耀人眼目。
百姓的歡呼聲更是如春潮般湧動。
是的!這就是大唐的軍旗!這麵旗幟所樹立的地方,就是大唐天兵抵達的標誌!
突然,一道金色長虹平地而起,兩千大唐精騎猛士身著耀眼奪目的明光鎧,騎著如遊龍騰蛟般的戰馬沿著定鼎門大街緩緩奔來!
他們每百騎為一個方陣,隊尾足足延伸到城門之外,他們明亮的鐵盔上插著長長的雁翎,遠遠看去就像一片充滿殺機的鋼鐵從林。
他們身上用皮絛結束整齊的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刺眼的寒光;他們胯下的戰馬也都帶著駭人的麵甲,寒森森的反光和在戰馬的眼部留出的巨大窟窿,引發了視覺上的錯覺,讓這些本就揚鬃奮蹄、高大剽悍的動物看上去更像一隻隻可怕的食肉猛獸。
騎乘在這些猛獸身上的戰士們正在用渾厚的聲音吼唱著大唐軍歌《秦王破陣》: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
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聖開昌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當雄渾的歌聲飛揚到高大的五鳳樓上的時候,即便是性格深沉、矜持穩重的宰相張九齡也已被深深地震撼了。
是的,無論是誰,隻要他有血,有肉,有靈魂,便不可能不被這充滿血性的軍歌中蘊含的那足以吞食天地的巨大氣魄所震撼。
天子李隆基激動地站起身來,臉上掛著驕傲的笑容!
他血液中某些被封藏的記憶被這《破陣樂》瞬間點燃,他為自己身體裏流淌著太宗皇帝的血液而驕傲!
歌聲方住。隻聽有人大喊:“快看,快看,俘虜押上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