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車隊繼續行進,謝舒綿手上拿著常溪暮的墨玉簪非常高興,她總算贏了常溪暮一次。
“桃夭,你把這墨玉簪收好,這可是我贏常溪暮的證據。”謝舒綿將墨玉簪給了桃夭。
“是。”桃夭應道,然後將墨玉簪收入了匣中。
騎了一場快馬,重新坐到馬車上,放過風的謝舒綿覺得沒有那麽悶了。
謝舒綿掀起車簾,她喜歡從窗外吹進來的風。
突然有一陣疾風過來,屈則策馬出現在謝舒綿麵前。
謝舒綿被驚了一下。
屈則騎在馬上,對謝舒綿恭敬道:“三姑娘,按照您的吩咐,屬下已經教訓過那群劫匪了,現在霖王爺的屬下已經將他們送去官府了。”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謝舒綿頓了一下說道。
“是。”屈則點頭應道,然後騎馬離開,繼續隱在暗處,他不是在明麵上保護謝舒綿的護衛。
屈則離開,謝舒綿繼續看著窗外的風景發呆。
離江南越來越近,謝舒綿也逐漸煩躁,因為她已經坐了半個月馬車了,心情非常的焦躁。
並且這幾天還下著綿綿細雨,這種綿綿細雨是謝舒綿最討厭的了,哪怕是瓢潑大雨她都要喜歡一些。
謝舒綿在馬車上悶得難受,讓下人牽馬過來,她打算又去跑一會兒。
桃夭將手伸出窗外,感受小雨落在手心。
桃夭回頭勸著謝舒綿:“姑娘,雨雖小,但待久了也會被淋濕,不如您就不騎馬了,等之後雨過天晴再說吧!”
“我不要。”謝舒綿開口拒絕:“你前幾日也是這麽說的,我聽了你的,但是雨一直未停,我不想再坐馬車了,我要出去騎馬。”
“可是……”桃夭看著謝舒綿開口。
“沒有可是,我要走了。”謝舒綿打斷桃夭的話,下人已經牽著她的馬過來了。
桃夭連忙拿出一件披風:“姑娘,至少把披風披上,好歹也能擋一些雨。”
“這點小雨沒事的。”謝舒綿不在意的揮揮手。
“姑娘。”桃夭看著謝舒綿輕聲喚道,眼中有些懇求。
對上桃夭的眼神,謝舒綿無奈歎息,點了點頭答應披上披風,桃夭也是關心她,她就勉強把披風披上吧!
看見謝舒綿點頭,桃夭露出了笑容,將披風給謝舒綿披上,再係緊絲帶。
謝舒綿扯了扯披風看著桃夭問道:“現在我可以去騎馬了吧?”
“姑娘,雨天路滑。您小心些。”桃夭提醒道。
“嗯。”謝舒綿點了點頭,掀起車簾跳下了馬車,謝舒綿的馬就在馬車旁,謝舒綿直接跳上了馬。
謝舒綿揚鞭策馬,駿馬路過明定將軍夫人的馬車,謝婉辭抬頭看了一眼,開口道:“還下著小雨,綿綿怎麽又騎馬。”
明定將軍夫人笑了笑說道:“她一個人在馬車裏待不住,應該想騎馬好幾天了,今天終於忍不住了。”
謝婉辭道:“讓綿綿過來跟我們一起下棋她又不願意。”
明定將軍夫人笑道:“誰讓她棋藝不佳,當然不願意跟我們一起下棋了。”
謝婉辭無奈搖頭,她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麽,謝舒綿的棋藝無論如何都練不好。
“駕!”謝舒綿清脆的聲音響起,路過常溪暮的馬車。
坐在馬車中看書的常溪暮聞聲掀起車簾,看到的是謝舒綿的背影。
霖王府也是給常溪暮準備了馬車的,常溪暮也不太喜歡坐馬車,大部分時間都是騎馬趕路,是因為最近一直下著小雨,他才棄馬乘車的。
看著謝舒綿的背影,常溪暮猜到,謝舒綿這又是覺得坐在馬車中無聊,所以才出來跑馬。
常溪暮是很熱衷於逗謝舒綿的,不過看著從天際飄來的綿綿細雨,他放下了車簾,今日還是歇一歇,坐在馬車中看書吧!
常溪暮不喜歡下雨,為此放棄了欺負謝舒綿的好時機。
謝舒綿策馬離開,屈則在暗處跟著保護。
這一次謝舒綿策馬很順利,沒有再遇到劫匪或者其他的意外,跑了一段後,謝舒綿停了下來,覺得放風放得差不多了,然後掉頭往回跑。
重新回到車隊,謝舒綿讓下人把馬牽走,自己又上了馬車。
“這雨好像大些了,姑娘,您的披風都濕了,快脫下來,可別著了風寒。”桃夭摸著謝舒綿的披風說道。
“哦!”謝舒綿應了一聲,任桃夭將自己的披風解下。
謝舒綿額上的頭發也濕了一些,有雨淋的緣故,也因為她策馬跑出了汗。
桃夭擔心謝舒綿身上也出了汗,又淋了雨會染上風寒,連忙伺候謝舒綿在這狹窄的馬車上勉強換了一身衣裳。
謝舒綿覺得桃夭太過緊張,看著桃夭開口說道:“桃夭,你太緊張了。用不著這樣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身體有多好。”
“小心些總沒錯。”桃夭幫謝舒綿把頭發也整理好,然後倒了一杯熱茶給謝舒綿。
端著熱茶,謝舒綿喝了一口,覺得腹中暖暖的。
江南已經到了,明定將軍夫人的故鄉是江南的宣城,還有兩日路程,車隊就要到宣城了。
這幾日碰巧是下雨,才到江南,謝舒綿就感受到了江南的煙雨朦朧。
就快要到宣城了,明定將軍夫人不覺得無聊了,也就沒有再跟謝婉辭下棋打發時間。
明定將軍夫人看著這朦朧煙雨,記憶中,她最喜歡的天氣就是煙雨,煙雨讓江南變得朦朧神秘,仿若仙界。
“江南還真是漂亮,並且也不冷,京城現在已經很冷了,但是這裏好像還是秋天的感覺,隻是有一些涼。”謝舒綿撐頭說道。
謝婉辭每隔三日都會修書一封,派人送回京城,然後英國公夫人會回信,彼此通信說著最近的情況。
知道車隊一路平安,英國公夫人跟英國公都放心了。
之前英國公夫人知道謝舒綿遇見劫匪的時候,她還為謝舒綿擔心了一下,好在謝婉辭書信中說得很清楚,謝舒綿什麽事都沒有,還讓屈則去教訓了那群劫匪,讓英國公夫人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