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種田誌9
“家裏的東西都是我出主意掙錢買來了的,我怎麽就不能砸了?再說了我腦子聰明就算現在不是地主家小姐,我以後也會是!”田青不樂意了,這個家裏都是靠著自己的主意發家致富。
雖然還沒有打到致富,倒也差不多了,起碼再也不是她當初穿來的時候啃粗糧窩窩頭。
村中其他的人家都是啃野菜的時候,他們家已經吃上了白米飯跟肉。
“你……你腦子聰明怎麽就不把顧言那個死書呆子哄住?還讓他娘過來罵我們,還我們家出門都要被人指指點點?”
“你知不知道現在村裏麵的人都怎麽議論你嗎?你要是再這麽下去,我看誰還敢娶你?”田大娘聽到田青這話,當即就怒了。
因為顧劉氏來這裏吵了一次,村裏麵的人看到他們家的人都帶著怪異,反正就是十分難受的感覺,弄得她都不喜歡到村裏麵顯擺了。
“娘,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這是在怪我咯?”田青聽到田大娘的話,她也怒了。
“難道我還不能怪你嗎?我早就說過你要收斂一點你的脾氣,結果你倒好,那邊方少爺還沒有把握哄住,現在又要急著退親,直接把那一家子給刺激到了!”田大娘指著田青怒道。
“你放屁!你還是我娘嗎?當初退親你也是點頭答應了,結果現在他們來我們家罵了,你卻把所有的錯都歸咎到我身上。”
“憑什麽好事你們都領了,壞事就要我來買單,我不要!”田青聽到自家便宜娘這麽說她,她當即就不顧了。
她心裏越發恨了。憑什麽所有的好事他們都成了,有錯第一時間就把自己推出來?
她不甘心,她沒有穿越之前還不是家裏的小寶貝,就算穿越過來她也是田夏氏親生的,然而這個該死的古代重男輕女的厲害,她就算做得再多的貢獻也被一下子打回原形,這讓她更加不甘心了。
她明明才是穿越女,既然她都穿越了那麽所有穿越女該擁有的好處她都應該有用才對。
她是看不上一個死讀書的秀才怎麽了?
她不但看不上顧言,她其實還有些看不上方天啟的,要不是因為她穿越過來三四個月都沒能觸發隱匿劇情,或者是撿到什麽王爺世子什麽的,她才不會跟一個地位低下的商戶呢?
要她選擇下嫁給一個書呆子,那是更不可能,雖然書呆子的秀才之名可以給她提供不少的好處,但她也眼光高過頂的不喜歡。
開始穿越的時候,她是對整生活充滿了激情,然而現實的日子卻把她打得體無完膚,現在她才知道什麽叫做女主光環。
她想自己是沒有女主光環這玩意的,不然為什麽她一點達官貴人都沒有遇到?
“你死妞子,你怎麽跟你娘說話的?”田大娘還沒有說話,那邊從田地裏回來的田大漢就怒罵出聲了:“誰給這個底氣這麽跟你娘說話的?沒大沒小!”
“你別以為你掙了幾個錢就可以騎在老娘的頭上作威作福了,我告訴你,爹娘不管怎樣都是你的天,你的地!”
“我……”田青還想反駁,但是看到扛著鋤頭的田大漢,她馬上就想到了村裏其他不聽話的小孩被家裏打人一棍棍慘打的情景。
這年代的孩子就跟草一樣賤,不聽話就要挨打,而且還因為封建製度的原因,他們都不能反抗,不然就要被世人指著脊梁罵,而且將來還有可能因為這一個嫁不出去,成為老姑娘,畢竟名聲不好了,他們就難以嫁出去了,田青也是害怕的。
畢竟她還沒有撿到王爺,所以現在就算心裏有在多怨氣也隻能忍著,然後紅著眼睛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內,在外麵不能砸東西,那她在自己的屋子裏麵砸東西總可以了吧!
“娘,姐姐怎麽變成這樣了!”田欣看著哭著回屋的田青,她其實有些幸災樂禍的,但她不能表現的太過,因為現在爹跟娘都在氣頭上,她隻能弱弱的開口,正好可以煽動一點火氣,好讓姐姐繼續招攬爹娘的怒火。
“別管她!等下做飯少放米,讓她餓幾天,省得她不知天高地厚!”田大漢憤怒的說道。
田大娘聽到自家男人的話,她張了張口,卻也沒有說什麽。
“…”田欣聽到田大漢的話,她心裏竊喜,然後又想到了什麽,但是看到爹跟娘還在氣頭上,她也就不再說什麽。
“不放我的米,他們是打算餓到我投降?我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這些萬惡的封建思想!我要是屈服才有鬼…”田青自然也聽到了外麵的說話,她氣得不輕,但也隻能在屋內恨恨的自言自語。
沒有人理會田青之後,田欣也一個人;跑了出去,越過田埂,看著綠油油的稻田,田中有不少的農民漢子在中間忙碌著,田欣伸長脖子硬是看了好一會這才看到屬於顧家那些田地,然後在裏麵看到了顧顧言的身影。
看到顧顧言的背影,她眼前猛地一亮,然後下意識的撫平自己的衣服,還把額頭一些碎發都摁住,確定自己沒有什麽不妥之後這才朝顧顧言那邊走去。
越是靠近顧家的田埂,田欣的心越發緊張,臉蛋都崩得緊緊的,眼神也直勾勾的盯著顧顧言的背影。
古代的農田對於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不是錢多的人都不會把自己的家建在平緩的田地裏,而是建在山坡上,一些泥土貧瘠,呈現黃褐色的土地中,因為這些地在當即莊稼漢子的眼裏就是非常的貧瘠,根本就養不回來那一種,田家的屋子跟顧家的屋子隔著兩個山頭,村中到多少數人的屋子都是圍繞著山頭建起的,山與山之間隔著的平緩地帶就是一片片的良田美地,最適合種植糧食。
這裏原本就是窪地,因為各種雜草融化之後一層層的堆積在一起,從而形成了比山坡更為肥沃的泥土,這裏的土地比較適合種植大米,也是農民的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