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武勳> 第二百八十五章、朕,當絕之!

第二百八十五章、朕,當絕之!

  雖然不曾見到和氏璧,但小皇帝之後見到統計的數目,仍然開心得不得了!


  這趟收獲,不但把他之前偷偷摸摸印刷的紙幣抵賬了,還能額外多出五六十億來。


  但小皇帝的心思不在這上麵,他親自去了皇莊。


  隨著鍛造技術的提升,皇莊的鐵礦石不夠用了!

  小皇帝很無奈,一個鐵字,直接限製了大明的發展!


  大明目前的問題是,鐵礦資源有限,小皇帝也不願意大肆開山挖坑,把為數不多的資源耗光。


  否則,子孫後代怎麽辦!

  甚至,小皇帝為了節約,連同皇莊鑄造局也不曾將權力交予工部,而是在焦芳上任之後,直接就把工部的鑄造權力搶了,繼而掛在皇莊名下。


  現在一個極大的問題出現了,在他不願意對大明本土大動幹戈的情況下,於緬甸、暹羅等地,能收購的鐵礦石,已經不多了!

  這逼迫他,必須要想辦法!


  要麽,他就下令張浚繼續轉戰極北,將通古斯人的鐵礦囊括在手中;要麽,他就出動船隊,去那個他一直想占有的島嶼走一趟!

  這也是哪怕他有諸多手段,可以大肆開采包克圖,卻不曾真正動手的原因。


  想了想,真給他想出一個好點子來!

  回了皇宮之後,朱厚照令人給完顏智輝準備府邸,繼而派人去接完顏氏三朵嬌豔的鮮花,他詢問劉瑾“魯王現在仍然不曾安葬?”


  劉瑾一愣,不理解小皇帝怎會問這個問題,可劉瑾仍然老老實實點頭“回稟陛下,魯王靈柩仍然不曾安葬!”


  小皇帝也點點頭,思索起來。


  朱厚照的上輩子,魯王雖有之事,但成化帝也好,弘治帝也罷,都沒有正德小皇帝這麽心狠手辣,為了幾畝薄田,就拿了魯王的人頭。


  他們更沒小皇帝的手段,於拿下魯王之際,把與魯王一係相幹的人,統統拿下了。


  連衍聖公,都被小皇帝幽禁起來。


  當然,名義上孔聞韶是在他嶽父李東陽家中閉門思過……但是,千年以來誰敢令衍聖公閉門思過,誰敢在衍聖公閉門思過的時候,把衍聖公的田產,所有財富一卷而空?


  甚至,曆史在這裏開了一個大玩笑!


  北宗孔氏現在窮困潦倒,迫不得已竟然去投奔了南宗!


  現在,南宗天天上書,還在朝廷到處打點關係,冀望小皇帝能將衍聖公之爵,歸還於南宗。


  事情發展到這裏,就好玩了。


  小皇帝微微一笑,就把奏章壓了下來,什麽話都不說,而是把奏章放在案頭,任誰都不準動。


  大家都猜不到小皇帝的心思!

  可小皇帝的心思是,借著這個機會,將什麽見鬼的勞什子衍聖公,直接革職拉倒!

  他之所以現在沒有動作,是因為孔氏根基還深,兼前有魯王被賜死,再死一個衍聖公,或者革了衍聖公……天下人怎麽看他!


  可他忽然就由鐵礦,聯想到了魯王、推恩令……還想了一大堆!


  小皇帝心髒砰砰直跳,他在糾結中,耳朵不自覺加大了傾聽力度,眼睛也到處望來望去!


  他心中仿佛有個魔鬼,又仿佛理智也在呐喊“朕到底要不要這麽做?”


  魔鬼在不斷誘惑他“該當如此!”


  小皇帝揮揮手,沉聲吩咐“所有人,退開禦書房百丈之外,除劉瑾之外,任何閑雜人等,膽敢進入者,格殺勿論!”


  等衣訣飄動的聲音遠去,小皇帝才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仔細思考。


  大明為何會走向衰弱?

  或者說,諸如漢唐般鼎盛的王朝,也會被人推翻?


  隻是一個土地兼並的問題?


  小皇帝表示深度不相信!


  他在地府,將崇禎於煤山掛脖子的前因後果,仔仔細細至少研究了數百回,得出了幾個答案。


  其一,自然是土地兼並,導致流民遍地,從而烽煙四起,戰亂頻繁,一旦動搖了執政根基,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其二,則是階層的固化;當小民們永遠是小民……比如衛所,他們的後代,永遠都是軍戶;這個時候,階層愈發固化,時局也愈發腐朽,直至腐朽至糜爛的某一天。


  其三,則是吃皇糧!


  俗稱,蛀蟲太多!

  大明的蛀蟲多麽?答案當然是多!


  或者說,不止是大明蛀蟲多,至從漢高祖劉邦那句“非軍功者不得候,異姓者不得王”之後,天下就變了。


  天下的蛀蟲,也越來越多了!


  曆朝曆代,都依次律例。


  朱元璋為了讓後代不缺吃穿,從而分封天下,以致於到了明末,崇禎掛那顆歪脖子樹的時候,姓朱的……朱元璋的後代,幾乎已經達到百萬人之巨!

  自然,王爺雖然還是那麽多,但憑借著遠祖近親的關係,不是王爺、郡王、候、伯……甚至是一些草民,都能憑借著祖宗的關係,找個不錯的營生勾當。


  比如皇莊,姓朱的何嚐少了?


  他們和朱厚照相比,無非是少了一個弘治皇帝當爹!

  但大家都是朱元璋的子孫,誰能比誰牛到哪裏去!

  偏偏,宗令也好,皇室也好,各地藩王也好,還不得不救濟這些人。


  可這些人闊綽慣了,他們已經習慣依附在大明這顆擎天巨樹上,吸血噬骨。


  可以說,王朝之所以衰敗,之所以滅亡,開國皇帝的後人,功勞起碼占一大半!


  這麽多人,該怎麽辦?

  當然,這些人也不是沒有好處!


  至起碼,在這個宗族至上的年代,大家都是姓朱的,有人膽敢謀反,或者有外地入侵,大家都能一致對外。


  漢室的良家子為何會成為軍隊主力?

  其不能說的原因,也在於此!


  大家都是地主,大家都是乘一條船的,大家都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子!

  可朱厚照偏偏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什麽秦王、晉王、代王、周王、楚王、蜀王、肅王、慶王、岷王、沈王、韓王、唐王、伊王、趙王、鄭王、襄王、荊王、淮王、德王……他們雖然為朝廷穩定了局勢,卻也於當地侵占良田,固化階層,為非作歹……立了一個好榜樣!


  小皇帝用腳趾頭都可以想到,他要是不解決這個問題,等他某日歸天之後,眾多姓朱的一哄而上,他辛辛苦苦的積蓄,他為之奮鬥的心血,本該屬於大明,本該屬於民族的一切,都會被姓朱的一搶而光!


  可就這麽拿下這些王爺?


  收回土地之後……某天,朱厚照駕鶴西歸之後,那些對著土地、財富流口水的世家,會不會高興壞了?

  他們怕每天都要為朱厚照燒幾支香!

  禦書房裏,朱厚照陰沉著臉,當陽光向西,他的臉龐便進入陰影,他一個字一個字,咬牙切齒“朕,當絕之!”


  大明武勳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