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雙胞胎
這場大雪,正德小皇帝更擔心長江兩岸。
黃河鑒於疏浚未及,水患已是必然,朝廷也會根據此,做各種準備,但長江兩岸就難說了!
萬一湖廣兩地受災,甚至波及到江西、安徽,事情就大條了。
好在成國公朱輔已經再次去了南京,多運輸一些糧食物資去南京,就算有備無患。
但現在,這些對於正德小皇帝來說,都不重要了!
張太後懷胎十月,要生了!
正德小皇帝忐忑不安,生怕出什麽岔子!
他仔細給張太後把過脈,卻仍然擔心!
其實,正德小皇帝先前,弘治皇帝與張太後曾經給他生了一個弟弟,還給他生了一個妹妹。
不過,他的弟弟妹妹,均是夭折!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隻靠硬抗的年代,正德小皇帝深深憂慮!
他憂慮的是他自己!
正德小皇帝和高家小姐偷偷摸摸,逐漸發展至光明正大……連同夏皇後、林氏小蓮,全部耕耘得極其勤奮!
隻可惜,對著漫山遍野播種,現在仍然是顆粒無收!
讓正德小皇帝有點絕望!
他也檢查了自己的身體,兼前代皇帝……可以這麽說,無論是仁宗高熾,還是宣宗,又或者代宗、英宗,以及成化、弘治帝,都有吞食金丹的習慣。
可這種金石狼虎之藥,正德小皇帝從來敬謝不敏!
連同酒,他都控製得厲害,盡量淺嚐即止!
可就算是這樣,皇後、高小姐、林小蓮,以及小皇帝後宮的幾位妃子,他一個沒落下的情況……毫無動靜!
正德小皇帝有些心如死灰!
在地府的時候,他為此當然去學過現代醫學……很可惜,他記了一肚子東西,大部分都無法理解。
這也是他轉而研究中醫之故!
正德小皇帝暗暗歎息:“醫者不自醫……”
旋即,又期待起來!
可以這麽說,張太後腹中的子嗣,幾乎決定了大明的未來走向!
若是男兒,隻需正德小皇帝本身無子嗣,他幾乎板上釘釘,就是未來的大明皇帝!正德小皇帝會把這個弟弟,用盡一切心力來培養!
若是女兒……正德小皇帝會於第一時間,去殺了興王一係,然後立即從各地藩王中,收養十個八個!
經曆了八百年地府之行,早將正德小皇帝那顆心,錘煉得堅硬如鐵石,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有些焦躁。
也虧得是他,以無上意誌硬生生壓製了負麵情緒。
他從日頭等到日落,一直巍然不動,耐心等待著消息。
“哇!”嬰兒啼哭的聲音傳出來。
正德小皇帝再也等待不了,連忙拉過一個戴口罩的宮女,問道:“去為朕看看,是男是女?”
不待宮女進入,穩婆小碎步邁出,歡喜道:“啟稟陛下,母子平安。”
正德小皇帝聞言,情不自禁笑起來,嘴巴咧成了漏鬥,聲音有些顫顫地問:“當真是個男兒?”
穩婆道:“回稟陛下,正是!”
“哈哈哈哈!”
正德小皇帝大笑,吩咐身邊劉瑾,道:“賞,重賞一應人等!”
這一刻,塵埃落定,正德小皇帝的心也大定!
等正德小皇帝回到禦書房,獨自一個人施施然品茶的時候,劉瑾忽然又來報:“陛下,太後誕下一位公主……”
正德小皇帝怔住了,一口茶水灌入氣管,讓他劇烈咳起來。
好半天,正德小皇帝才道:“女……公主??”
劉瑾笑嘻嘻地湊過來,道:“好教陛下得知,太後生的是雙胞胎,頭胎是個王爺,次胎是個公主……”
正德小皇帝:“……”
好吧,若不是穩婆打死不讓進,正德小皇帝是一定要進去抱一抱嬰兒的,夏皇後知道了,也兩眼冒著光,情不自禁摸著肚子。
小皇帝這才反應過來,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
高氏小姐十七歲,夏皇後也才十六……正德小皇帝對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持之以恒的播種之下,必然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但年紀,卻是莫大的桎梏!
這麽想著,小皇帝去禦馬監找林小蓮的時間就多了起來,至於是去騎……馬還是人,除了紅暈滿麵的林小蓮,誰也不知道!
時間晃晃悠悠,第一滴雨就到了!
正德小皇帝把張破虜、朱鷲、柳一刀、夏助、張尹幾人叫上,趁著夜色,至通州碼頭,順水行舟,幾百人悄無聲息,第二日就到了濟南。
濟南恰好有正德小皇帝早年購買的一套大宅,劉健到濟南主持大局,就住在這裏。
正德小皇帝琢磨半晌,糾結了半天,還是決定去和劉健碰個麵。
他上輩子吃了老大虧,其根由就在於沒和文官搞好關係,這輩子他雖然一如既往討厭文人,但表麵功夫,卻需要做一做。
而劉健,不但值得他做表麵功夫,同時哪怕政見多有不同,卻仍然是他尊敬的一位老人。
當然,二人之間仍然有共同政見,比如國庫財政困難,劉健認為乃是齋醮、織價、冗官、營造以及諸多浪費,正德小皇帝就完全同意。
小皇帝繼位之後,把齋醮這些虛頭巴腦的動作直接停了;至於織價、冗官、營造這些事務,被小皇帝統統轉化成皇莊的工廠。
看得小皇帝日進鬥金,劉健雖然不同意,卻也無可奈何,更是看得有些眼紅;可是,劉健哪怕和李東陽商議了許久,也得不出國庫充盈的方案。
兩個木訥腦殼,辦法除了節約之外,仍然是節約!
錦衣衛奏報,劉健到了濟南之後,私下一律不見當地官員士紳,錯非是去府衙談論公事;便連接風宴,也是由劉健埋單,於大宅裏請一幹人等。
之後,劉健迅速找當地府衙,要了碼頭就近一塊地勢較高的空地,墊了青石板之後,由工部專業匠人灌注水泥,迅速修建倉庫;順道著,還修了近兩公裏的道路,直通碼頭。
等這位老人返回濟南城,第一時間就傳繳各地,令各地迅速籌集糧草。
真接觸到實事,劉健才發現小皇帝殺人的預言,無比正確。
諸多士紳、糧商,僅僅摳摳巴巴隨意捐贈些摻雜了沙子的糙米,就算完事;至於平糧價之事,諸多人直接表示不屑,連他這位首輔大臣都不放在眼裏。
更有不法糧商,聯絡各商行拒絕低價售賣,將老頭氣得吹胡子瞪眼。
幸好,這個老頭真不是迂腐的人,晚上就讓護衛他的錦衣衛,請了糧商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