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政治遺產
大明的勢力,其實很好分辨。
九邊重鎮之兵,其兵源從常駐衛所而來,不過被兵部直轄了一部分;當然,仍然有部分隸屬於五軍都督府管轄。
比如,宣府萬全衛。
除此之外,就是遍布天下的衛所;比如南京衛、杭州衛等,雖仍然屬於五軍都督府直轄,但當地主官連同監軍也有權調配。
其它的,就是天子親軍,名義上由五軍都督府直轄,但除了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之外,便是五軍都督府的老大張懋,也不能調動。
比如,羽林衛,虎賁衛,武功衛,騰驤衛,金吾衛,永清衛;又比如最特殊的一支,錦衣衛。
錦衣衛與西廠、東廠又不同,大家雖然都是特務機構,但錦衣衛的勢力可不止是大明內部,而是遼東、草原、緬甸、安南、朝鮮到處都有,朱厚照看過記錄,這些年還有分配去呂宋,甚至馬六甲的錦衣衛。
但上述三個機構,都無法和影衛相比。
這是由皇帝親鎮的,強大的,暴力的存在。
由整個國家豢養,集合整個皇家的力量,培訓出來的精英力量。
但影衛的老大失蹤了,從而產生了疏忽,皇帝中毒了。
朱厚照把羽林衛中軍調集來戍衛宮禁,無論錦衣衛,又或者東廠、西廠,全部派出去打探消息。
鑒於陳寬這個貨色先前竟然敢與張氏兄弟同流合汙,朱厚照直接讓劉瑾入駐了司禮監,於第一時間接手了司禮監並東廠。
至於西廠,苗逵算是難得的忠義之人,雖然朱厚照身邊諸如張永、高鳳等人虎視眈眈,朱厚照偏偏不讓他們插手。
反而,給苗逵加大了權柄。
倒是錦衣衛,讓朱厚照惆悵起來。
因為牟斌此人……這個被稱為曆代最忠厚老實的錦衣衛指揮使,雖然能力稍遜,可其忠心、忠義都不成問題。
朱厚照糾結的地方,也在於此。
他想調牟斌去其它地方高就,偏偏找不到合適的人來頂替。
當然,有能力頂替的……比如說張永、高鳳等等,他同樣不會讓太監擁有太多權力。
第一個給朱厚照帶來消息的,也是牟斌。
牟斌道“陛下,臣發動人手,遍查京畿周邊,發現了幾件奇怪的事情……”
倭寇,東瀛人!兀良哈人!女真人!海盜!
這些人齊聚一堂,像是在謀劃什麽大事。
朱厚照立即想起了他不曾擊斃的那個東瀛高手,也同樣想起了潛入大明的兀良哈騎士。
到底是誰在勾結這些人?
這些人潛入的時間,明顯是在弘治皇帝中毒之前。
那麽……
一個隱隱約約的陰謀,被朱厚照勾連起來。
但朱厚照望了望牟斌,有些失望。一個忠厚老實的家夥,幹得是特務活計……他能幹好?
————分段————
對外宣布,肯定是弘治皇帝身體有疾,從而大行歸天。
朱厚照登基之後,就再沒去過金鑾殿。
他要把那隻毒手揪出來!
這個仇,也必須報!
但這波濤洶湧的暗流,他又擔心起來。
總不成老子剛剛由“本宮”稱為“朕”,你們就要把朕弄下課?
想到這裏,朱厚照自己都笑了。
等到羽林衛完成京師布防之後,朱厚照……正德皇帝的命令就惡狠狠地來了。
“茲令英國公張懋,入駐神機營,責京畿防務!”
張懋哀歎一聲,老子才回來一天,還沒來得及和小妾親熱,又要去冷冰冰的軍營,誰特麽願意和大頭兵呆一起!
“茲令羽林衛入駐京師,接管京畿防務,欽此!”
“茲令成國公次子朱鶴,入錦衣衛,任錦衣衛同知,欽此!”
“茲令朕朔將軍張浚,坐鎮張家口堡……欽此!”
“茲令……”
一道道命令發布下去之後,朱厚照根本不去管接管的如何,直接宣布了最後一個命令——京師,封城!
京師諸多大佬們看得目瞪口呆!
話說,皇帝陛下您剛剛登基,正是要去大朝會闡述您的政治理念的時候,這個時候封城幹嘛?
就連內閣三位……現在是四位,於弘治皇帝駕崩之前,弘治皇帝特旨楊廷和入閣。
現在四人神情複雜,全都望著煞氣無邊的小皇帝。
楊廷和第一個問“陛下,此際宣府大勝,正是穩定人心,發放撫恤,大赦天下之際,陛下何故大動幹戈?”
正德小皇帝殺氣凜然地道“朕不怕告訴四位卿家,父皇乃是中毒而亡,什麽勞什子駕崩於疲的鬼話,不過是騙人的!”
劉健大驚失色,顫聲道“陛下,如此大事……”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正德小皇帝堵了回去“朕給幾位師傅看個東西。”
禦書房,弘治皇帝經年累月辦公的案幾上,有一摞高高的資料,正德皇帝呶呶嘴,劉瑾就分發給了諸人。
正德皇帝的話,也在禦書房裏冷冽響起“這是最近潛入京畿的巨盜、殺手、倭人、兀良哈高手的資料,凡與之相關者,也俱在此列!”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有很明確的情報顯示,父皇之所以中毒,和這些家夥有極深的關係,幾位師傅……”
待說到一個“傅”字,正德皇帝溫和的神色驟然變化,嘴角已經帶上了一絲猙獰,一個字一個把最後的話說完“怎麽看!”
這冷冷的話一問,幾人覺得溫暖的禦書房驀然吹來一陣寒風,讓幾人情不自禁打了個寒顫。
毫無疑問,幾人肯定不在此輩。無論是劉健、謝遷、李東陽,又或者楊廷和,都屬於弘治皇帝的紘股之臣;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人自不必說,三人與弘治皇帝相識於微末,乃是弘治皇帝一路提拔。
就拿劉健來說,雖有“劉公斷”這種讚譽劉健善於決斷之美稱,可要是沒有弘治皇帝,以劉健的性子,怕是早上了數次斷頭台。
三人裏,當真穩妥些的,也就隻有個李東陽。
便是楊廷和,弘治皇帝彌留之際為何會提拔於他?
當然是為了給正德皇帝提拔個自己人!
為何不讓正德皇帝自己提拔?
原因很簡單!他作為皇帝,要找一找對付太子的黑手,馬上就招了報應,誰曉得正德提拔的人會受什麽阻力?
會不會恰好提拔了對方想要上位的人?
彼時,弘治皇帝正值靈台清明,他給還不曾登基的兒子,留下了最後一份政治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