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殘勝如敗
擊沉了一艘敵船,並沒有改變戰局。十來艘荷蘭快船,像狼一樣圍著艦隊打。海麵上炮火連天,雙方的火炮都在拚命射擊。時不時地就有船隻中彈,開始沉海。
兩艘魚雷艇,起了大作用,它們左突右衝,給敵艦造成了很大傷害。敵方已經有三艘主艦,被魚雷擊中而翻到了海裏。
“大帥、威遠號中彈,船體已經發生了側傾,恐怕堅持不住了。”
“讓哨船趕過去,把人救出來再說,船先不管了。”
海軍軍艦的命名方式是主戰大艦以遠字號命名,小艦用各個府縣的名字命名。威遠號是一艘大福船,沒想到這麽快就被擊中受到了重創。
戰鬥整整持續了半天才結束,荷蘭人的主艦被擊沉了六艘,各種哨船也有近十艘被打殘,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損失,他們不得不撤出戰鬥。
而明軍這邊同樣損失不小,五艘主艦,一艘被擊沉,還有一艘被打的側傾,沒法再用了。哨船有三艘被擊沉,其它的幾艘也都帶了傷,勉強堅持繼續作戰。兩艘龜船,一艘被重創,隻能航行,僅剩一艘還能繼續作戰。
人員方麵,戰死或者落入海裏的士兵有兩百多人,還有四百多人不同程度的受傷。可以說這一戰,已經基本上把整個艦隊打殘了。
“讓艦隊抓緊時間往登州趕,吾估計鄭家的船隊,快追過來了。”
荷蘭人盡管被打退了,可危險並沒有解除。追在身後的鄭家艦隊,隨時會出現,要是被他們追上,哪整個艦隊就全完了。
萬幸,鄭家的船隊並沒有及時追過來,船隊在登州海域,遇到了巡海的登州艦隊船隻,被安全接應到了港口。
這一戰,從戰損比來說,是大明海軍勝了,可從整個戰局來說,是鄭家和荷蘭人占了上風,人家完成了戰略目標,將大明海軍驅逐出了外洋,趕回了近海。
“司令、傷員已經安置到了港口的醫院,正在接受救治。受傷船隻,也拖到了船塢,進行修理。”
“沈將軍費心了,登州海域這幾天安全嗎?”
“遇到了不少敵艦,不過都被我軍給驅逐出去了,在近海他們沒膽子放肆。”
“那就好,繼續加強海域內的巡航力度,不要讓他們有機可趁。遠洋艦隊暫時到登州修整,過幾天本帥折返天津港,然後麵見總裁。鄭家在外海的布置,必須要足夠重視,得想辦法盡快解決。”
“司令、可是有了腹案?”
“有些想法,此次作戰我們能以少打多,龜船發揮的作用不小。吾準備根據此戰的情況,讓人改進龜船,然後提請總裁,多造一些出來。有個二三十艘,我們對敵就不會落下風。還有大艦也得多造,我們吃虧就吃虧在船太少了。到了明年,怎麽著也得有二三十艘大艦才行。”
“造大船速度比較慢啊,天津船廠到明年年中,最多怕是能再造十來艘大艦吧?”
“按目前的產能來說差不多隻能造這麽多,這確實是個問題。”
“卑職覺得,我們得想辦法擴大船數,不然會一直被鄭家壓製。”
“你有辦法?”
“有些想法,大船之所以難造,主要是被船木和工匠所困。我軍現在都用鐵料代替主料,所需的船木其實都是輔料,我們可以托海商,從南邊大量收購。還有工匠,福建那邊的船匠並不少,隻要使些手段,也能挖來一些,登州這邊也有一些工匠可用。顧此,卑職建議,在登州再開一個船廠。以後天津船廠專門做大船,登州船廠造小船,這樣一來,造船的速度會快不少。”
“再開個船廠?建議倒是可取,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等船廠建好,最短怕是要用一年時間,天津船廠也就是今年才把產能提上去。”
“用不了那麽長時間,天津船廠之所以建設緩慢,主要是之前我軍沒有建船廠的經驗,一切都是慢慢摸索。建登州船廠,已經有了經驗,能少走不少彎路這是其一。另外,登州船廠不用貪大求全,咱們隻做目前已經成熟的小船製造,卑職以為最遲半年,短則三月,就能製船下水了。”
“三月時間真能建成一個船廠?”
“差不多夠用了,最多半年就能行。”
“既然你這麽有信心,本帥就信你一會。你這幾天抓緊時間把建船廠的規劃寫成詳細條程,本帥北上的時候給總裁帶過去,讓他定奪。另外一些前期準備,現在就開始展開。吾估計,隻要你的計劃夠充實,批下來不成問題。對於海軍建設,總裁的支持力度很大,他對目前的產能也是非常不滿意。”
被鄭家堵在海裏一頓亂拳,差點就回不來了。張名振可是憋了一口氣,他真想盡快找回場子。所以麵對登州艦隊管帶沈祥福再建一座船廠的提議,老張很是動心。
海戰這玩意,什麽戰術戰法,都得靠堅船巨炮撐著。沒這東西,其它的都是扯淡。人家幾十艘大艦圍著你的幾艘小舢板,你就是再有能耐也頂不了用。
希望沈祥福不是吹牛,真能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建成一個船廠。若是真能如願,到明年後半年,就能湊二十多艘大艦出海,到了那時候局麵會大不一樣。
就在張名振帶著艦隊在海上和人交戰的時候,李振新正帶著人巡視遼東。這次出巡比預計的計劃晚了兩個多月,所以時間很是緊張。他必須在半個月時間內完成工作,好回去換吳貞毓他們去別的地方巡視。
朝廷大員出巡地方,放在以前,並不常見,除非遇到緊急情況。以前的朝廷,內閣成員基本上不出京城,出了京城也是好幾年不能回來。所以很多決策都是,憑著地方上的奏報做出的。朝廷和地方,就像是兩張皮一樣,很難及時溝通。李振新覺得是時候改變局麵了,重臣出巡一定要常態化。不能讓中央和地方脫節,要讓決策層對地方有個基本的概念和了解。今年是開始試行,以後等鐵路網完善後,出巡的頻率會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