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振奮新明> 第246章 蒸汽機不好用

第246章 蒸汽機不好用

  廣州之戰,李定國部遭遇了空前猛烈的炮火阻擊,傷亡非常大。


  “王爺、這麽打下去不是辦法,咱們要早做打算。”吳三省麵對廣州城久攻不下的戰況,隻能勸李定國準備撤軍。再打下去除了徒增傷亡和消耗以外,沒什麽大意義。


  李定國拿著新式的雙筒望遠鏡,看著廣州城,說道:“三省、這麽羽紗而歸,吾心有不甘啊。”


  “贛南的清軍和閩地清軍已經快逼近肇慶。聽說湖廣我三路大軍,也盡數敗北、黔國公將湘南大部都丟了。若是再不回師,桂林等地會有被襲的危險。”繼續兵圍廣州,李定國部會遭遇清軍的重兵合圍。幾個坑隊友沒一個給力的,讓李定國部成了孤軍。


  “撤回肇慶和桂林吧,廣州城來年再打!回師之後派人將吾的親筆信送到夏國公手中,一定要勸夏國公以大局為重盡快出兵河南。”


  李定國最後還是決定帶著主力先回廣西和粵西北,他算是看透了另外幾家友軍的實力,打仗光複大明這事還是得靠老李家。


  南方的戰事雷聲大雨點小,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果二百五。除了李定國這邊拿下了粵西幾府以外,其他人非但沒什麽進展,還丟了幾塊地盤。特別是鄭大木,連漳州都丟了,差點就沒了容身之地。


  此時西北長安城裏,李振新和宋應星等人,正看著吳六四試製成功的蒸汽機,眼冒金星。


  沒想到一年多點的時間,蒸汽機原型機就做好了。


  “國公,此物真乃神器,沒想到不用外力,就能讓飛輪運轉飛速。這才是真的巧奪天工。吾的書看來是要重編了!”宋老頭激動不已的看著蒸汽機在眼前轟鳴,天工開物這書要注定重寫了,這幾年出現的新機械太多,老人家陷入了幸福的煩惱。


  “諸位辛苦,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就做出蒸汽機,殊為不易。吾這就安排人將獎金發下去。同時要準備啟動二期項目了,大家說說現在這蒸汽機,能在什麽地方用?”一年多時間,就創造了曆史,李振新意氣風發。現在看來,修鐵路這事太有前瞻性,路一修好,就有了能用的車,簡直是無縫銜接。


  “將爺、這機器現在沒啥合用的地方。要想用,還得大改!”王大寶耿直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玩意就是個樣子貨,中看不中用。


  “怎麽可能沒用到的地方?可以做車、紡紗、織布代替水輪機,不都是可用的地方嗎?吾看著現在你們做的這機械力量不小,隻要是用力的地方蒸汽機都能用。”這叫啥見識,蒸汽機能沒地方用,開什麽國際玩笑?我老李讀書少,可不要這麽騙我。


  “國公,現在確實不合用,此物看著力氣不小,但這力太蠻,無法製住。”專家宋應星,開口打破了李振新不切實際的幻想。


  好不容易做成的蒸汽機沒法實際使用,李振新久久不能相信這個事實。臉紅脖子粗的和幾位技術大牛,探討了半天。結果發現,現在的情況確實是這樣。蒸汽機看著像那麽回事,但實際上是無用武之地。


  先進技術確實能取代落後產業方式,這一點從理論上來說確實是正確的。蒸汽機無疑是先進技術,可這個技術才剛剛萌芽,所有的硬件和軟件都不成熟,當下的情況是,它根本沒法和已有的技術手段相適應,沒法在實際生產中發揮價值。


  怎麽辦?李振新第一個想法是讓大家繼續在實驗室裏改進,等改進到真的有用之後再推進。可回到辦公室仔細琢磨後,覺得這個想法有點不靠譜。蒸汽機從原型機,到真正成熟估計需要上千種工件的改進。甚至有些改進,並不是實驗室能完成的,是需要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是要靠成千上萬的人,發揮集體智慧才能完成。


  必須要想辦法給原型機,找一個能使用的途徑,這玩意才有可能發展成熟。一旦長時間無法產生實際價值,就會被邊緣化。就像古代中國人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和火藥一樣。由於長時間沒有表現出比弓箭和雕版印刷更優秀的性能,所以這兩項技術最後都沒走向成熟,反倒給他人做了嫁衣。


  眼下蒸汽機存在幾個大問題,力量不足以當火車的動力,沒有減速變速裝置、太過笨重、能耗比太高、輸出功率不穩定。這些毛病就導致了,它不能做火車,也不能在紡織、機械加工生產中當動力源。


  除了這些產業以外,再有沒有什麽地方可以用?對了,當年歐洲的蒸汽機最初是幹什麽的?好像是用來抽水!


  李天才苦思數日之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還是找到了蒸汽機暫時的用途,可以當抽水機的動力源。雖然吳六四他們搞的蒸汽機,與歐洲人最初用來抽水的蒸汽機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但這玩意確實能改造成抽水機。


  方式也非常簡單,就是給已有的水車加上蒸汽機當動力就可以。先不用那麽複雜的搞什麽虹吸式抽水機,簡單改改現在的翻水車就能上馬。唯一要做的是弄個簡單的減速齒輪,不要讓它轉的太快把水都揚出去。蒸汽提水車有個優點,對功率穩定性要求低,現在這種犯神經病一樣功率時大時小的蒸汽機就能用。


  蒸汽抽水車,在陝西是有巨大的需求空間,特別是陝北,那裏煤炭便宜,可是水源不足,很多河道,水井都在低窪處,人力、畜力的作用有限起不到大作用。現有的像黃河大水車這種依靠水力提灌的設備,功效低,對河流水流量要求高,除了黃河上能用以外,其它河流用不上。


  “宋先生,你看這蒸汽提水車,怎麽樣?”想到就做,經過十幾天的製作,第一台蒸汽提水車就做好了。


  “此物可用,北地缺水地區都能用它來提水,可以晝夜不停,力量也比牛馬強。吾建議,不光要在陝北用,在關中和甘肅也要多訂一些。”宋應星,對李振新的天才方案大加讚賞。


  “關中等其它地方,不產煤啊!用這玩意不怎麽劃算。”目前的蒸汽機太費煤了,在其它地區普及,李振新覺得有點太浪費。


  “國公、賬不是這麽算的,遇到天災之時,就是能用金子換水都是劃算的。可不能因為貴,而耽誤了農事。有了此物,不但能防備天災,還能給我陝甘大地,多增無數水澆良田。”


  最終在宋應星的勸說下,李振新給吳六四下了三百台蒸汽提水車訂單。一百五十台放到陝北,剩下的給關中和其它地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