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好事連連
時間過的很快,十五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這十五天的時間,對大明來說,真的是跟爭分多秒一般,科技院那邊在崇禎帝離開的第二天,就製造出了可以使用的銼刀。
後來科技院又用了七天的時間,製造出了手雷,遂發槍和栓發槍,根據焦勗三人的研究,對這些東西都改進了不少,而且讓人意外的是,他們第一次製造出來的東西,居然沒有炸膛,實驗的時候,非常的穩定。
就連崇禎帝自己都嚐試了一下,除了準星上需要改進,其中的尺寸有些偏差以外,別的就沒有什麽問題了。
後來科技院的三人,連夜趕工,這槍械上的瑕疵就被修改好了,隻是可惜現在沒有辦法直接批量打造,當然出了手雷。
手雷這種東西,是科技院最早研究出來的東西,而且一點瑕疵都沒有。
出了科技院好事連連之外,沈萬三那邊也有好事,他派出去的人,不僅找到了所有的材料,還找別的材料,那就是銅礦,當時在知道用銅礦之後,崇禎帝可開心壞了。
隨後崇禎帝聚集了一大批的人,在那些的人帶領下,開始開采這些礦洞,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犧牲,崇禎帝研究出了一些支撐礦洞,避免意外發生的方法。
隻是有些可惜,這些礦山,離京城有些遠,現在那些派出去的人,都還沒有到,要不然現在就有不少礦產回京了。
不過製造水泥,還有玻璃的材料,到是都運回了京城,水泥到是製造的很快,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被製造了出來,但是玻璃,就是實在是有些困難了。
先要把沙子融化,之後再用鋼管吹玻璃,可是現在的京城,很少有人能吹的起來這東西,無疑都是失敗,成功的,也就是偶然之間,製造出了一個。
為了紀念這個玻璃瓶的問世,崇禎帝還專門找了一個屋子,改造成了博物館,專門存放這些有意義的東西,比如第一托水泥,一個歪七扭八的玻璃瓶子。
崇禎帝不知道,就他這個無心之舉,給後世的人,製造了多少的難題,多少人砸破頭的研究崇禎年間的曆史,當然這些隻怕崇禎帝無緣知道了。
這十五天的時間,最大的驚喜,其實是趙雲和鄭芝龍回京了,在他們回京的當天,整個京城的百姓都去迎接,畢竟大西那邊的捷報可是早就傳回來了。
大明的將士們,沒有消耗一兵一卒,直接攻破了大西,這個壯舉,被所有人銘記,這些日子,大明的人各個掛起了紅燈,就等待今天。
今天,是崇禎帝規定的時間,是大明國慶的日子,因為今天,遠處在外的將士們,都回到了京城。
“怎麽?我這身不好看?”
今天崇禎帝早就準備好了,今天的崇禎帝格外的嚴謹,早上崇禎帝起來,就開始沐浴焚香,此時的崇禎帝已經穿戴好了一身衣服。
崇禎帝今天的這一身衣服,是這十幾天的時間,由多個工匠製造而成的,上麵的金龍真的就是用一根根金絲線勾勒出來的,在太陽的照射下,崇禎帝格外的英武不凡,猶如真龍降世。
“好看,我都看呆住了。”
崇禎帝身後站著的人,就是周皇後,張皇後自知她的身份有些特殊,這種服飾崇禎帝的機會,就交給了周皇後。
“那我們走吧!”
崇禎帝看著一聲鳳冠霞帔的周皇後,捏了捏周皇後的俏臉,隨即拉著周皇後的手,走出了房間之中,崇禎帝打開門,整個皇宮的地麵,不對應該說整個京城的地麵,都被鋪成了紅色,看著及其的喜慶。
崇禎帝和周皇後走出來,一到浩大的音樂聲就開始響起,這個京城,現在都是這個聲音,此時京城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百姓們圍在皇城城門的兩側,此時的城門格外的擁擠。
這些百姓,都在等待著崇禎帝的出現,因為這一次崇禎帝把這個浩大儀式,放在了京城的最中心的位置。
等崇禎帝和周皇後走出這房間,等待著的張皇後就跟上了,張皇後身上也是一襲紅衣,但是和周皇後的相比,自然是比不上的。
當時周皇後還有崇禎帝都和張皇後說了,沒有必要這樣,但是張皇後自己堅持,崇禎帝隻好答應了下來。
隨後在張皇後和周皇後的陪伴下,崇禎帝來到了祭壇的地方,這祭壇叫天子祭壇,隻有崇禎帝一個人能上去祭拜,至於周皇後和張皇後,就隻能在下麵等待。
“陛下,小心。”
在崇禎帝準備登上祭壇的時候,張皇後和周皇後同事對著崇禎帝喊了一句,告誡著崇禎帝,畢竟這天子祭壇,有幾十米的高度。
“放心!”
崇禎帝笑了一下,直接踏步上前,每走一個台階,這京城之中,就會傳出一些腳踩在地上的聲音,這聲音就是崇禎帝登祭壇的聲音,這祭壇是專門設計的,每一塊都是空心磚,為的就是讓崇禎帝沉重的腳步聲,傳遍整個京城。
這樣會讓人有一種錯覺,一種現在崇禎帝在登錄天梯的錯覺,就好像崇禎帝踩得不是樓梯,而是他們頭頂上的天空一般。
沒過一會兒,崇禎帝就登上了祭壇,一根粗壯的香,被崇禎帝點燃,隨後崇禎帝仰頭望天。
“為大明死去的將士們,魂歸故裏吧。”
“是你們用血肉,鑄造了今日的大明。”
“將士們!歸來!”
崇禎帝對著天仰天長嘯,天空中的風吹得他頭發肆意的飄揚著,現在的崇禎帝格外的放蕩不羈,但也顯得及其的霸道豪邁。
“將士依然在,燎原軍報道。”
“將士依然在,鎮南軍報道。”
“將是依然在,玄甲軍報道。”
“將是依然在,江北軍報道。”
“將是依然在,煙雲十八騎報道。”
……
一陣陣整齊劃一的聲音,響徹整個天際,這些就是大明的軍隊,在這個重要的時刻,這些軍隊,都被崇禎帝搬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