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第221章 休戰,求和?(求訂閱)

第221章 休戰,求和?(求訂閱)

  「揮師東進,舉兵伐吳。」


  聽著張綉那豪氣干雲的聲音,堂下眾將皆是面露興奮,齊齊抱拳鏗鏘喝道:「吾等願執戈矛,為主公開疆擴土,平定孫策。」


  「哈哈,好,諸將聽令,即刻整備軍馬,三日後,兵發揚州,屠了孫氏小兒。」張綉聲音嘹亮,高聲喊道。


  「主公且慢,」說話的是諸葛亮。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張綉狐疑的看向諸葛亮,不由挑眉道:「怎麼了?」


  「主公,依亮之見,不如暫緩出兵。」諸葛亮目光灼灼說著。


  語出,眾將一個個都是不悅。


  他們尚且還不服這個年紀輕輕的書生,之前治理州郡就算了,畢竟人家讀了幾年書,可打仗其竟然也要插手。


  至於賈詡、陳群等人,卻是眉宇挑動,陷入深思,好像他們能理解諸葛亮為何要暫緩出兵。


  「孔明,如今吾兵鋒正勝,為何暫緩出兵?不如一鼓作氣,平定了孫氏從而全據長江以南,虎踞長江天塹。」


  張綉略微挑眉,沉聲問道。


  「主公,荊州甲士皆乃百戰之士,可這接連征戰,甲士多已疲敝,兵鋒雖勝,可難久持,吾意.……」


  「諸葛先生莫不是在危言聳聽?我三軍甲士何來疲敝?」魏延皺眉,他還沒出征過,不由側步道:「主公,魏延請戰。」


  張綉皺眉,壓了壓手示意道:「文長休得無禮,孔明且說。」


  「主公,吾意三軍修整些時日,更何況如今已入夏季,而夏季燥熱,三軍易染瘧疾,難免會引起恐慌。」


  「而且夏季天候多有風雲,時而傾盆大雨,時而艷陽高照,若是行軍恐遭水禍,倒不如下令修整。」


  「一來可以令三軍重拾銳氣,二來也可避免三軍遭遇水禍,三來主公可令各地縣令去梳理荊襄支流,以防洪澇,避免荊襄欠收。」


  諸葛亮身前凝重,抱拳俯首道。


  民以食為天,糧草為重中之重,待渡過這梅雨季節后,再行出征不遲。


  聽著諸葛亮說完,賈詡捋須點了點頭,他乃西涼人,對荊州地界略有了解,諸葛亮說的到是不錯。


  張綉略微沉思,他在思慮著諸葛亮的話,梅雨季節確實忌行軍,一來道路泥濘糧草難以運輸,二來梅雨季節行軍,甲士多染風寒,甚至感染瘧疾。


  「既如此,孔明以為何時發兵為好?」張綉挑眉看向那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道。


  「梅雨之後,秋收之前。」諸葛亮抱握羽扇,輕笑道:「主公,三軍修整數月之後,定兵鋒強盛,絕非東吳小兒可比。」


  「而梅雨之後,東吳上下將準備秋收事宜,屆時吾三軍可強攻孫策各地要塞,拔之以入境,從而因糧於敵,此勝之道也。」


  張綉好笑的看了眼諸葛亮,他這是想圖謀東吳的糧草啊,想來只要自己突破任一關口要塞,孫策都將損失慘重。


  「此距秋收之前尚有兩個月的時間,若是靜候豈不是白白浪費時日?更何況曹操中原已是岌岌可危,袁紹將要南下,留給我時日不多了。」


  張綉神情凝重,沉聲說著。


  若他記得不錯,歷史上公孫瓚好像是199年春戰死的,而現在是198年夏,僅有大半年時間,他必須拿下揚州,否則就沒機會了。


  「主公,兩個月整軍時日可比征戰兩月更加重要。」諸葛亮說了句沒頭沒尾的話,旋即解釋道:

  「如今天下時局漸漸明朗,小諸侯唯有遼東公孫度,以及西涼諸部,其餘皆乃一方豪傑。」


  「此番中原格局在與曹操和劉備身上,若曹操此戰得勝劉備,那其多半會龜縮關中。反之,其定歸附袁紹麾下,從而休養生息。」


  「若是後者,那袁紹入主中原,其頭等大敵便是主公,因此主公接下來目標便是揚、益、乃至於袁紹的南北決戰。」


  「不過在這之前,主公需趁各路諸侯無暇他顧之際,安插細作與徐、揚、益、冀四州,同時收買行賄各路諸侯麾下的重臣,以備不時之需。」


  聽著諸葛亮說完,張綉點了點頭。


  「主公,幽北公孫瓚若敗,袁紹勢必會吞其部曲,從而更加壯大,而且其接管幽州后,定有鐵騎無數。」


  「亮以為,可令工匠打造長矛,勁弩。可令甲士日夜操練長矛,以備不時之需。至於從劉備那邊換取戰馬,當更快的訓練出鐵騎。」


  諸葛亮神情異常凝重。


  若來日袁紹真的入主中原了,那除了戰鬥之外,其身份帶來的壓力將更甚,沒人能忽視四世三公所帶來的影響力。


  「嗯,稍後吾便吩咐下去。」張綉沉聲說著。


  「主公,袁紹與烏桓關係密切,烏桓擅射,為了以防萬一,主公可遣使先一步北上聯絡漠北草原上的鮮卑頭領,他日可與之聯合共伐袁紹。」


  諸葛亮挑眉輕聲道。


  「鮮卑?」張綉神情發寒,低聲道:「漢人的事豈容異族插手,從今往後,任何人休要再提。」


  張綉倒不是針對諸葛亮,畢竟漢末時期,諸多掌權者對異族都是拉攏為主,例如曹操用匈奴兵,袁紹拉攏烏桓。


  甚至後期諸葛亮北伐都暗通鮮卑。


  這些不過是常事,可張綉絕不容忍這群貪狠之輩屠殺漢人子女,若有機會,他會殺至漠北,讓天下異族知曉,


  何為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漢再亂,還容不得他們囂張,不服那就屠盡!


  見張綉神情肅然,諸葛亮惶恐。


  他雖不解,可卻清楚張綉並不是玩笑,不由改口道:「若主公不喜異族,可遣使聯合遼東公孫度。」


  「其久居遼東,麾下有精兵數萬,打的扶余等國抱頭鼠竄,可與之結盟。」


  「嗯,」張綉點頭,公孫度到是可以結盟,讓其與自己南北呼應,其只要作勢攻取幽州分擔自己壓力便可。


  「主公,詡以為,孔明休戰兩月實乃上佳,不過主公可抽調一支精銳,日入夜出,做出屯兵柴桑,意圖攻取揚州姿態。」


  「如此一來,孫策定然抽調三軍至彭澤水寨,如此本就有限的軍糧定然更加捉襟見肘。」賈詡也是捋著鬍鬚,輕笑道。


  增兵之法,虛實結合,定可讓孫策時刻提防。


  聽著賈詡說完,


  諸葛亮眼角一亮,輕笑道:「主公,有一人或可一用,以其之口述說,勝過我三軍數倍折騰。」


  「孔明是說魯肅魯子敬?」張綉挑眉,狐疑問道。


  「正是,主公不如與諸位將軍演上一處好戲,之後再讓諸位將軍整軍而動,做出發兵揚州之態。」諸葛亮輕笑說著。


  「呵呵,好!來人,去傳召魯肅,我倒要會會這魯子敬。」張綉爽朗喊道。


  魯肅在歷史上雖不顯山不露水,可此人才能從某種意義上不弱於周瑜,只不過他更偏向於治理這塊。


  良久,將府外。


  魯肅臨近,他雙眸深邃,他在盤算接下來該如何勸說張綉不要發兵,雖然這些勸詞他已經反覆無數遍,可依舊緊張。


  然,還不等他入府,只聽府內張綉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傳出,他正在命令著諸部將,安排這兵力各塊。


  「壞了,」魯肅連忙加快腳步。


  顯然,張綉正在安排攻取揚州的細節,而他入府後,也是見魏延闊步入列,神情略帶興奮。


  魯肅深吸口氣,抱拳道:「揚州牧麾下長史魯肅,見過驃騎大將軍。」


  張綉皺著眉頭,眉宇不善,低聲道:「魯肅,吾聽下屬言,你數日前便到了荊襄求見與我,不知所謂何事。」


  魯肅目光灼灼看著張綉,旋即雙手筆在胸前,俯首沉聲道:「荊襄七郡,數百萬百姓生死安樂之大事。」


  「呵,說來聽聽。」張綉輕笑。


  「明公可是想舉兵攻取揚州,從而虎踞長江流域,依託長江天塹,從而與曹操,或是河北袁紹相抗?」


  魯肅試問道。


  「是又如何?」張綉聳肩,不置不否。


  「呵呵,肅本以為明公知曉緩急,懂得取捨,殊不知卻目光短淺,只知守這江南死局。」魯肅仰頭譏笑。


  張綉也不生氣,揶揄聳肩,一副旁觀者語氣道:「吾倒想聽聽大名鼎鼎魯肅魯子敬的高論。」


  「不敢,不過吾若是明公,定先假意同意了曹操求和,然後再領軍殺曹操一個回馬槍,一舉拿下許昌,逢迎天子。」


  「如此,明公可以天子令,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兗州,佔據黃河以南,同時在遣軍攻佔徐州。」


  「大可以,荊州為基,中原為板,天子為旗,麾下百萬兵便是那鋒利長矛,從而成就王者霸業。」


  「如此,許昌丟,曹軍軍心潰散,必敗無疑。明公只需以中原為基發展三年,河北袁紹也將是冢中枯骨,不值一提。」


  「這般,豈不妙哉?」魯肅朗聲道。


  「呵,」張綉訕訕笑了笑,魯肅說的也不算錯,可他這只是一廂情願,因為許昌並不是那麼好破的。


  更何況,兗、豫殘破,而豫州又是袁家大本營,明年若和袁紹對戰,估計中原各地就能給他鬧騰廢了。


  見張綉不為所動,魯肅也是意料之中,接著輕笑道:「當然,許昌乃曹操根基,明公短時恐難以撼動。」


  「而益州劉璋昏聵,麾下文武多離心離德,雖帶甲十餘萬,可卻自顧守衛那一隅之地,難成氣候。」


  「明公何不攻取益州,從而佔據關中。如此,明公可由關中奇襲中原乃至河北,亦可以南陽與袁紹對峙。」


  魯肅挑眉看向張綉。


  只是張綉似笑非笑看著自己,這讓魯肅極為頭疼,又是開口道:「明公取益州入探囊取物,然若取揚州,則會兩敗俱傷。」


  「哦~,子敬未免也太高看孫策了吧?就憑汝等那揚州也敢妄想與我兩敗俱傷?當真可笑。」張綉挑眉,揶揄譏諷說道。


  魯肅皺眉,


  「我主麾下文有顧雍、張昭、張紘等當世王佐之才,武有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等百員戰將,更有周瑜統籌三軍,」


  「除此之外,我主尚有精甲數十萬,樓船百艘,走舸鬥艦等大小船隻近萬餘,更有四百餘萬口百姓支持,敢問明公,汝準備如何勝之?」


  魯肅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張綉。


  此行,他是求和的,孫策以武力佔據揚州,時間太短了,尚不能發揮揚州的實力,否則其就算難勝,卻亦無懼之。


  張綉:「???」


  張綉吧唧了下嘴角,這年頭吹牛逼不帶繳稅的是吧?精甲數十萬?樓船百艘?丫的,你咋不上天呢?

  「乖乖,比俺還會吹。」刑道榮摸了摸鼻尖,滿臉的佩服,他今天算是遇見對手了。


  「來人,去牽頭牛來,讓子敬盡興。」張綉嚴肅道。


  「額,」魯肅詫異,「明公,牽牛作何?」


  「讓你接著吹啊,」張綉一本正經說著,神情中多少有些無語。


  魯肅:「.……」


  魯肅整張臉都垮了,他有些著急,這個張綉油鹽不進啊,心頭一沉,不由道:「明公,實不相瞞,我主誠意與明公求和。」


  「只要將軍願意罷兵言和,退回襄陽,我主願割讓下蔡,壽春,平阿,當塗、義城等五座縣城。」


  「另外,我主還將額外贈與千金,布三千匹,女姬百名,以表心意,不知明公意下如何?」魯肅目光露出希冀。


  「呵,貴主公這是在打發叫花子么?別說只是九江以北的五座縣城,就算是他把整座九江都割讓與我,我亦不稀罕。」


  張綉瞪著瞳孔,緊緊看著魯肅。


  「這.……」魯肅挑眉,有些急躁。


  「回去告訴孫策,既然想求和,那就拿出誠意來,區區幾座無人的縣城也想把我打發了?真是可笑。」張綉冷聲道。


  「可是這.……」魯肅不甘心。


  「沒什麼好可是的,若無誠意,那就讓他洗乾淨脖子等著我,不日吾必親率大軍登門拜會。」張綉聲音陰冷。


  說完,不等魯肅多言,擺手道:「來人,送客!」


  「諾!」親衛應下,「請吧!」


  魯肅咬了咬牙,見事不可為,當即甩袖離去,他回去必須想辦法避戰,不然揚州必將內亂啊。


  隨著魯肅離去,眾將也都在張繡的安排下退去,紛紛下去整頓兵馬,做出準備出征的樣子。


  這也是令魯肅惶恐,著急而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