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質疑之聲
寶船上的人帶著各自的小心思,很快踏上了岸。
這些從甲板登上陸地,腳步雖說還有些虛浮,卻並沒放過張浩的意思,一個個如狼似虎的,直奔張浩而去。
見到朱厚照走來,張浩率先行禮,拜道:“進過陛下。”
朱厚照雖不願興師動眾讓這麽多人來迎接他,卻也並未有質問張浩的意思,拉起張浩,問道:“怎弄這麽多人來?朕最煩如此場合了。”
張浩正欲出言解釋,跟隨在朱厚照身後的楊廷和臉賞帶著幾分蒼白,直接疾言厲色的質問道:“忠義侯,陛下此番出行輕車從簡就是擔心勞民傷財,忠義侯把這麽多百姓集聚於此隻為迎接陛下,怕是違背陛下初心了吧?這麽百姓趕於此處怕是昨日便已經開始了吧?”
趕在岸邊迎接朱厚照的人可用成千上萬來形容了。
這麽多人趕過來,的確是從昨日就已經開始的。
從昨日這些百姓開始行動的時候,張浩便從錦衣衛那裏接到了消息。
並非官府組織,皆是百姓自願,種種一切都彰顯了浙閩之地的民心所向,因而對此張浩並未阻攔。
百姓皆為樸素之人,點滴之恩也能鐫刻於心,他們有這個心思,也該讓他們表現一下。
再者來說,來來去去也就耽誤兩日時間,也並不算太多。
若這些百姓是張浩喊來的,麵對楊廷和的質問或許難以回答。
可現在這些百姓與他並未任何關聯,他行的正坐得端,自然也就能夠理直氣壯的回上一聲了。
“楊公雖為聖人門生,也應該知曉一句愛人者人恒愛之吧?楊公老是把別人想的這麽壞,又怎能然後別人把楊公當成好人呢?楊公怎就不能想想,這是否會是百姓的拳拳赤子之心呢?”
張浩回答的吊兒郎當的,但鄙夷之意卻是彰顯無疑。
一旁的王瓊等不及了,立馬出聲質問道:“難道說這些百姓都是自願不成?”
王瓊在官場上混的時日可不短了,他可清楚,無論高官還是皇帝,無論他們路過哪地,皆沒有百姓真心歡迎,除非官府逼迫,要不然不會有一人去接駕的。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
那種有冤屈的人,在本地告不下來的人,會借著這個聲勢來告狀的。
而且,往往這個時候所告的狀,大部分都是能夠平冤昭雪的。
王瓊不信,張浩鄙夷之聲更明確,歎了口氣道:“看來王尚書也隻學了孔孟之言,不信兼愛非攻,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王尚書所習並非如此,這樣吧,各位既然不信,那某便代替各位與百姓親自問上一聲。”
說著,張浩直接走至這些人的麵前,出言問道:“各位鄉親父老前來接駕可有官府逼迫?”
張浩身後除了張懋和張景寧幾個校尉之後,便是接駕的百姓了,楊廷和和王瓊對張浩的懷疑,前麵的這些百姓也是有人聽見的。
在張浩出言詢問之後,立即有人站了出來,堅定回道:“我等早就聽說朝廷要為我們浙閩兩地單開科舉選拔官吏,而且這個科舉除了常見的那種之外,還要在我們兩地說出各自規劃,讓我們來選,我們一直等著他們到了,當初所說的便是一月之期限,這幾日估摸著也到了,我們特地打聽了一下,確定了確切日期,昨日便從四麵八方趕來等著了。”
這下可沒問題了,馬上就要為自己選官了,當然是得親自見見的。
楊廷和和王瓊等人還未再說話,那人緊接著道:“一部分人趕來是因選官之事,另外還有人也是要親自來見見陛下的,就如小人這樣的,小人父母被倭寇所殺,其中有不少人與小人的情況相似,陛下能下旨平息倭寇也是為小人報了仇,怎麽著,小人都是該來這麽一趟的。”
這些人之前考慮的都是平倭之後的利弊,似乎忘記了這裏百姓有不少人與倭寇是有著學血海深仇的。
此人話音落下,無論是楊廷還是王瓊在沒有反擊之言。
難道當著這些人的麵,他們能說平倭不妥,還是說如此玄關不妥。
他們若是真敢說的話,怕是得被這些人群毆了。
現在的他們連人手都沒帶著,若真被群毆的話,還真就沒人護著他們。
到時候,即便懲處了打人者,但他們的臉已經丟了。
更別說,朱厚照還張浩怕也還是護著打人者的。
沒有了異議,張浩直接出言道:“陛下,臣在寧波府衙為陛下安排了下榻之處,請陛下移駕吧。”
平日裏張浩雖在千戶所辦公,但那裏的情況可沒法與寧波府衙相比。
要為朱厚照安排下榻之處,自然隻能是在府衙了。
“你去哪裏下榻?”張浩安排好之後,朱厚照並沒立即回答,反而是出言詢問道。
張浩愣了一下便回道:“臣自是也去府衙,順便帶著錦衣衛護衛陛下。”
朱厚照在京師的時候已頂了這些文臣不少時間了,現在到了寧波,好不容易有了盟友,自然是不能輕易放過的。
張浩自是也理解朱厚照的心思,別看楊廷和這些人跟著朱厚照一塊過來了,其實很大程度是來找麻煩的。
雞蛋裏挑骨頭那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這個準備肯定是得有的。
說保護朱厚照根本就用不著,在朱厚照還沒到的時候,張景寧便安排金吾衛把整個府衙接管了。
現如今整個府衙如鐵桶一般,安全問題那是毋庸置疑的。
很快,張浩跟著朱厚照去了寧波府衙,與朱厚照一同入住府衙的還有楊廷和那些人。
至於王守仁所率領的那群學生則是直接住進了府學當中。
那些士子雖說不滿張浩,更不滿這樣的選官之法,卻也沒辦法阻擋這些人進入府學的。
現如今整個浙閩兩地完全控製在了張浩手中,就憑這些人根本就掀不起什麽浪花了。
而在這些事情安排好之後,張懋和張景寧則去忙其他之事了。
朱厚照直接把張浩拉近自己房間,欣喜問道:“小耗子,真沒想到你短短數月時間竟能夠把浙閩之地變成如此模樣,著實厲害啊。”
對於這樣的誇讚張浩早就已經習以為了。
更何況,目前這也隻是完全了第一步。
接下來還需要著力發展這兩地,才沒白白浪費這個大好機遇。
對於這兩地接下來如何發展,張浩還得與朱厚照好生嘮嘮才行。
“陛下,選官結束之後,就到了如何發展浙閩兩地的時候了,臣想著把無主的那些鋪子以租賃的方式讓百姓去經營,把地也給百姓去耕種,無論是鋪子還是這些田地,都要收稅,尤其是田地,要永久收稅,即便是將來買賣之後,即便是將來落於士紳手中,都必須收稅,如此便可避免土地兼並的事情再次發生,另外,這些鋪子可按照每日的營業額,也就是每日的收成收稅,凡是這類鋪子賦稅永遠不免。”
這個時候的很多商賈在掙錢之後便會把自家子弟培養送去做官。
這些人在做官之後肯定是要為自己家族牟利的。
除了土地不收稅,就連工商稅也不會收。
朝廷需要用錢的時候,指揮從普通百姓那裏收取。
吃喝拉撒,幾乎都涉及到了。
好不誇張的說,普通人家凡出生開始就得交稅,直到你死亡的那一刻都不會停止。
為了擺脫這種生活,普通人家隻能送自個兒子弟也去讀書。
可讀書豈是普通人能夠負擔的起的。
筆墨紙硯不說,沒有人點撥根本就難以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