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自救

  束原太一的覆滅太過突然,盤踞在其老巢剩餘的那夥倭寇還未收到丁點風聲呢。


  正飲酒嬉笑之中,天上陡然出現了幾個巨大之物。


  對於這幾個巨大之物,能夠認識的怕也就是東山上的那些人了。


  就在一眾倭寇驚呼觀賞之時,突然之間,一聲巨大的爆炸之聲之後傳來了一片火光,而在這片火光之後,幾十個殘缺不全的同伴就那麽橫七豎八的躺在了地上。


  這個時候,他們才終於發現,原來這個巨大之物是能夠傷人的。


  一時之間,所有的倭寇四下逃跑開來。


  有膽大之人在跑開的空當,還拉弓撘箭,亦或者是舉起了火銃.……

  不過不管他們使出何種武器,想要打下那巨大之物完全就是癡心妄想。


  那飛球據他們的距離實在太遠,無論是發射出去的弓弩還是火銃,剛到半空便又以極快的速度降落了,連那巨大之物的邊角都沒辦法傷到。


  整整一炷香之後,飛球才停止了往下扔火藥。


  在倭寇老巢,不僅有搶奪來的財物,還有婦人勞力等,不能一概而論把所有的東西都灰飛煙滅了的。


  在飛球飄走之後,陳同帶著早已準備好的錦衣衛以最快的速度上了岸。


  島上的倭寇已經潰不成軍,大部分都已被炸死,即便幸存幸存下來的早就已經沒有了任何抵抗能力。


  錦衣衛在控製了剩餘下來的這些倭寇之外,便是把婦人和勞力一並解救了下來。


  這些人知曉來救他們的是大明的軍隊,無不歡欣鼓舞。


  他們這些人都是在倭寇劫掠之時被抓過來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突然這些錦衣衛如神兵天降一般救他們脫離苦海,他們又怎能不興奮。


  “我皇陛下聖明,此生能回故土我等死而無憾了。”


  無論是勞力還是婦人解釋無比興奮,紛紛衝著大明的方向磕頭致謝。


  陳同在一旁任由這些人致謝結束,才開口道:“現如今倭寇已除,你們可悉數歸鄉了。”


  所謂落葉歸根,有此機會,他們自然是盼望著能夠回家的。


  之後,陳同利用倭寇老巢遺留下來的那些稍大一些的從船分批搭載著這些人一批批送回了寧波。


  這些人原籍也不在一個地方,唯一的辦法也隻能是先把他們送回寧波,然後再走陸路回鄉。


  當陳同往返一趟回來之後不過也就隻是傍晚罷了。


  快速出擊,也就是一日時間便解決了活躍在浙閩之地最大的一夥兒倭寇,這著實是讓許多人不曾想到。


  沒有了倭寇的支持,不少平日裏與倭寇有勾結的商賈以及官吏終於開始怕了。


  這些人平日裏雖有生意往來,卻也是各自是視對方如寇仇,巴望著對方能夠倒黴,自個兒好賺取所有的利益。


  可如今麵對相同境遇,這些人竟是站在了一塊了。


  寧波的郭產,福州的袁定,以及另外大大小小十幾家商賈,還有浙閩之地十幾個地方的州府官吏。


  大明的文官集團之所以能夠保持朝政,是因為他們大多是工商富賈出身,把握著朝廷的經濟命脈。


  浙閩之地這些州府主官凡是來上任要麽依附於這裏的這些商賈,要不就做好隨時打鋪蓋卷走人的準備。


  朝廷對這些商賈都沒辦法,更別說區區個別官吏了。


  因而說,這個地方官商之間的利益牽扯特別的大。


  要是沒有魄力,根本就很難找到縫隙。


  在一群人當中,浙閩兩地的三司主官坐於中間位置,郭產,袁定這些商人陪在一旁。


  許久,郭產主動打破了沉寂的局麵,道:“各位,張浩此子怕並非是傳聞中那般草包了,能彈指一揮間滅掉倭寇,這樣的本事怕是沒幾人能夠辦到,咱真得想想辦法了,他既然是巡視浙閩之地的欽差,倭寇滅了,怕是要拿我們這些人開刀了。”


  袁定接著郭產之言,馬上道:“李布政使,胡布政使,你們二人可有辦法?”


  李明一沒有立馬答話,被喊做胡布政使的福建布政使胡雨信簡單考慮了一番,道:“要想自保,那便就是讓張浩盡早離開浙閩之地。”


  這個道理誰都知曉,關鍵是怎麽離開。


  眾人沒做答話,胡雨信隨之,道:“可找海盜趁著夜色突襲,海盜那裏瞧著倭寇剿滅,怕也早就怕了,不過如此一來,即便計策成功,朝廷也會遣人來代替張浩的,到時候我們還得是麵對新的欽差的。”


  事實也著實就如這般分析一樣。


  胡雨信出言,郭產隨之道:“對張浩,我們太過輕敵了,若新的欽差到了,絕不會再給他們這個機會了,其實說來,此事全怪束原太一,他一個勁兒的叫囂說張浩怎樣怎樣不值一提,結果呢?自己倒黴了不說,還連累了我們,我倒是覺著胡布政使這個計策還行,反正一句話,定不能讓張浩活著離開浙閩之地,不然又如何出了心中的這口惡氣。”


  商賈對張浩都恨得不行,更別說也已見識了張浩雷霆手段的那群官吏了。


  張浩的刀雖沒有砍在他們身上,但推己及人,他們心中已有了懼意。


  “若聯係海盜解決的話,具體又該如何,萬不可偷雞不成蝕把米。”有人道。


  “這個是得好生想想了。”有人開始了冥思苦想。


  半天之後,率先提出建議的胡雨信隨之自信滿滿地道:“調虎離山,隨便找個漁村調走千戶所的錦衣衛,現在千戶所中餘留下來的錦衣衛也不多,很多人還都在水麵上打撈倭寇的屍首。”


  想要暗中行動,唯一的辦法還就隻剩下調虎離山了。


  胡雨信詳細辦法出口,一眾人簡單思考了一下紛紛開始了附和。


  一陣附和之後,胡雨信這才出口詢問道:“辦法已經有了,誰去出麵聯係海盜,那些人若不清楚與他們介紹了如何調虎離山,他們怕也想不到。”


  海盜那些人說白了其實就是些被逼迫的走投無路的庶民。


  這些人也就是膽子大一些,實在生活不下去了,才出海找上了這麽一條生路。


  輪到找人出麵的時候,這些人皆都耷拉著腦袋,沒一人敢站出來的。


  也對,這個時候幹這個事情可就又多了一向勾結海盜刺殺欽差的罪名,說不好這是要殺頭的。


  沉悶了許久,落針可聞。


  就在此時,不知道是誰肚子咕嚕一聲叫打破了這個氛圍。


  所有人皆眼前一亮朝著此人投過去了一個極為崇拜的眼神,郭產更是越過眾人徑直走了過去,興奮地道:“何兄,勇氣可嘉,此事便擺脫你了,你放心下次出海的時候,我郭家可免費幫你拉一趟貨物,不收沒任何銀子,對了,想拉多少就拉多少,哪怕是我郭家一點兒不拉,都給你拉了都行。”


  這個被稱作何兄的人,名為何祥,家丁稀少,幾代單傳,難以開枝散葉達到到朝廷各地都有為官子弟的地步,而且由於經營才能有限,生意並不怎麽好。


  不過也還算勉勉強強湊活,並非那種攤販貨郎的小本買賣。


  這樣也就變得有些尷尬,既融入不到攤販貨郎之中也很難在這種大商賈之中立足。


  麵對如此局麵,祖上兩代人接連每代都娶了十幾房媳婦,想著能夠替何家開枝散葉以此而振興何家。


  可哪成想,他爹生了他之後,至少還少了兩個女兒呢。


  他呢,十幾房媳婦,隻生了一個兒子不說,而且還是個敗家子,快二十歲的年紀,整日隻顧吃喝玩樂,家裏生意絲毫不做關心,害得他,一把年紀了,連個可以放心交付的人都沒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