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放人
“指揮使,張文冕說有有關於關安鄉伯的重要情況要說。”
就在張浩繡春刀架在關安的脖子處,史開誠在外麵喊了一聲。
張浩現在要的是真相,從誰口中說出來的並不重要。
正當張浩收了刀準備離開的時候,關安卻是慌了,慌亂爬起身,道:“張指揮使,別走,別走.……我也知曉情況……我說……”
關安若是也能開口,那相互配合著查出來的結果也便更具真實性了。
張浩停下腳步,等待著關安的開口。
沒成想,關安給臉不要臉,倒是討要起寬恕來了,道:“指揮使,我若說了,可否繞我性命?”
已到這個時候了,還請留的性命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有這空還不如想想怎麽死才為上上之策。
張浩抬腳就走,絲毫不留任何情麵。
走了幾步,關安這才使出全身力氣,道:“我說,我說……”
關安既然要說,張浩也給了他這個機會,駐足說道:“說。”
很快,關安一五一十說道:“是我失手殺了人,我父親為了保我性命去求了劉瑾,劉瑾讓我父親拿著張清的火銃去刺殺陛下的嫁禍給安鄉伯的,劉瑾還答應第一時間便送走我,事發後覺不會追究到我的身上來,此事其實皆是張文冕一手操作,我父親求過劉瑾喝的酩酊大醉,醉酒中說漏了嘴。”
“是嗎?”張浩反問了一聲。
得到關安的堅定同意後,張浩招呼道:“讓他畫押!”
若想保持事情的真實性還得畫押才行。
拿好口供,張浩正準備會會張文冕時,史開誠卻是嘿嘿一笑,道:“張文冕倒說了很多,還未說到此事,屬下見指揮使這麽久沒有結果,是想詐一下關安的,事實證明,效果倒還挺不錯。”
了然之後,張浩也沒多言。
不管如何,有效果就行。
“效果確實不錯,有了這份口供,家父定奪也就是一個治下不嚴之罪。”張浩道:“迅速清點劉瑾罪狀,等清點的差不多了,一並報於陛下,反正家父在中軍都督府也受不了苦。”
朱厚照現正在不快中,若隻能張景寧的事情去叨擾難免會覺著張浩率先查出此事是存有私心的。
緊趕慢趕當中,次日下午的時候,有關劉瑾所有與的罪狀便都清點完畢了。
先前張浩與朱厚照上的那份奏折不過隻是簡單的介紹了。
經過如此清點後,所有的罪狀便都有了佐證。
進了暖閣,張浩先行行禮。
看得出來,朱厚照昨日睡的並不好。
“都查出來了?”朱厚照問道。
張浩如實道:“查不出來了,劉瑾收受賄賂賣官鬻爵之事都有了佐證,所有經賄賂提拔上來的官員都已羈押到案,從他們口中也一一查證了,全都吻合,張文冕,孫聰借劉瑾之名為禍鄉間,凡是狀告之人,臣也派人一一查證,皆都屬實,此二人皆都背負人命,且不止一人,吳經,馬文升充當打手,所有惡事他們基本都有所參與,這乃所有供狀。”
供狀朱厚照還是瞧了的,不過瞧得並不仔細。
簡單看過後,直接丟到了桌上,道:“劉瑾那狗東西罔顧朕的信任,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事情都已經擺出來了,張浩也沒必要再對劉瑾說些落井下石之言了。
“寧王的事,劉瑾怎麽說?”
“這個事情臣也問過了,劉瑾堅決不承認謀反,隻是收了寧王的賄賂才為請旨為寧王恢複三衛,以及擢升了陸完。”
“你怎麽看?”
“臣倒以為劉瑾所言應該不假,都已經查到這般地步了,劉瑾也沒必要隱瞞,聯合謀反之事或許是不存在,臣以為這很有可能是寧王在積聚力量,畢竟由他目前能力若想真正起兵謀反也很難辦到。”
“寧王若敢起兵,朕定讓他有來無回。”
起兵謀反成功是要有不少條件的,就寧王現在這種盛世王爺想要起兵成功談何容易。
張浩不置可否,又道:“陛下,家父之事臣也一並查出來了,本來臣也牽扯其中是應該避嫌的,隻是時間實在倉促。”
不管怎麽說,總得先解釋清楚才行。
朱厚照抬手打斷,道:“不必多言了,朕若不信你,當時便把你與安鄉伯一塊下獄了,情況究竟如何,說吧。”
朱厚照相信,張浩便更有底氣了,回道:“是劉瑾對臣的誤解連累了家父,他遣張文冕結交臣大兄長隨江辛,哄騙著江辛去偷來了臣大兄的長隨,然後又設計使家父手下千戶關新之子關安殺了人,關新為了兒子不得已答應了劉瑾以臣大兄火銃刺殺陛下之事。”
“喂不熟的白眼狼。”朱厚照暴怒。
聯合寧王謀反之事不存在,讓關新刺殺朱厚照之事那可是誰都否認不了的。
“陛下喜怒,當心龍體。”張浩勸道。
“還有什麽一並說來。”朱厚照又道。
這些事情足可以讓劉瑾死上八百回了,也就沒有必要再給劉瑾安上一個莫須有的了。
“隻有這些了,陛下,關安殺人之事或許並不存在完全是劉瑾為利用故意設的計,臣已遣人去查了。”
有了劉瑾的事情,這個事情完全不在朱厚照的關心範圍內。
不過,事情若是不能全部查清,也不能直接定罪。
若是把人殺了,想在查關安的事情那不是無從下手了嗎?
“嗯,先差著,所有的事情都查明白了,省的將來再有人喊冤。”
“遵旨。”
“安鄉伯和張百戶之事既然查清楚了,便恢複他們的自由吧,都怪張懋,查了那麽久任何進展都沒有,他若早查清楚,這個事情早就真相大白了。”
“謝陛下!”
從宮中出來,張浩便直接去了中軍都督府。
這下,他可光明正大的接張景寧和張清出來了。
一到中軍都督府,張浩直接找了張懋。
外麵的事情,張懋自是早就聽說了,見到張浩態度也沒好到哪裏去,頗為冷淡地道:“張指揮使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張浩想來想去,真沒有得罪張懋的地方啊。
他怎陰陽怪氣的這個態度啊?
“英國公,自問某也沒得罪你之處吧?你對某如此態度,可否告知某原因啊?”
張懋冷哼一聲,道:“你父還被羈押,你竟為私利與一宦官相爭,本公此生最瞧不上你這種不忠不孝之徒。”
就為這個?
他該說這張懋傻,還是說他是非不分。
想要嫉惡如仇,也得搞清楚狀況啊!
張浩微微一笑,反問道:“誰說我不願救我父親了,我父被劉瑾設計陷害,我本希望由英國公徹查此事能給我父親清白,可英國公久久未有效果,我便不得不親自出馬,把連日幾月來對劉瑾的監視收網,若英國公能替群毆父親洗刷冤屈,我又何必如此這麽快收網,這個時候收網絕非我計劃之中,也非最合適的時機。”
張懋卻是不信了,問道:“這是你的計劃?莫不是誆騙本公?”
他才懶得騙。
張浩收了笑容,直接道:“陛下口諭,我父和我大兄被人陷害,先行恢複自由,至於本身過錯,自後定罪於劉瑾之時再一並論算。”
張浩出言後,張懋遲遲不見行動。
張浩反問道:“英國公莫不是以為我假傳陛下口諭吧?英國公若不信可現在就進宮詢問陛下!”
這下,張懋倒是表現的頗為大氣,揮手道:“罷了,我信你,假傳旨意想必你也沒這個膽子。”
說著,直接招呼道:“來人,放了安鄉伯和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