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賞梅
兩人到了一群貴女中間,五娘也在裡面。雖然有些事她現在還不懂,不過她這人有個好處,那就是聽她姨娘的話,姨娘能夠把父親牢牢的抓在手裡,她以後要跟姨娘學的還有很多。
「四姐姐,剛才我只顧著跟別家的小姐說話,都沒有顧得上你。」說著,臉上還是一副自責不已的表情。
四娘看著這一個個的,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好,合著都想拿她來掙名聲。
見到兩人過來,言箏對著三娘說道:「不想我們這邊就只顧著說話,把四小姐忘在一邊,到是我們的不是。」
「言姐姐快別這麼說,我這四妹妹自從她姨娘過世后,這性子就跟以前不大一樣,我也是看著不忍,平時對她就多有照顧。」
好嗎,這下倒好,竟然拿她死了去的姨娘說事,這要是換成原主,說不定早就鬧開了,只是現在是她,她聽了雖說有些氣憤,可還能忍。
在坐的哪一個府上都有那麼幾個庶出的,可要說做到秦夫人跟秦三小姐這般的,還真的沒幾家,不說別的,看看秦家的五小姐,也是府上的庶出,可論這氣度跟學識,跟她們這些個嫡女有得一拼,還有這四小姐,雖說這打扮有些另類,可看她這白白胖胖的樣子,就知道平時的膳食不錯,可見秦夫人這做嫡母的對她不錯。
三娘帶著四娘,一一把在坐的各家小姐都介紹給她,四娘跟在三娘身後,三娘說一個,她就上前見禮,在換另外一個,她這樣的態度看得其它的幾個小姐很是不喜,只是礙於三娘,都沒有說出來。
三娘看到這樣的場景,心裡說不高興那是假的,想想半年前的四娘是什麼樣子,在看看現在的四娘,心裡真真是出了一口惡氣,不過臉上還是一副擔心的表情。
一旁通政使司家的小女兒實在看不得三娘的這個樣子,把人拉到一邊說道:「你做姐姐的做到這個份上就已經不錯了,我看你那四妹妹根本就不領你的情,你又何故如此?」
三娘聞言苦笑一聲,「她再怎麼說也是我的四妹,我這個當姐姐的又怎麼忍心看著不管。」
四娘在後面翻了一個白眼,這是當她聾了聽不到,兩人說的那麼大聲。看來今天過了以後,這兩人的名聲倒是好了,可她的就,唉,不想了,想想都是淚。
暖房裡面,這會的人都到了差不多了,三娘見了,就帶著大家一起到外面的梅林去賞梅,四娘不想去,外面那麼冷,她才不要出去。
「三姐姐,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
三娘聽后溫聲道:「好,四妹妹不想去,就待在這暖房裡,我們一會就回來了。」
一行人看了更是無語,這秦家的三小姐性子這麼好,以後要是誰家娶回去,家裡面一點都不用擔心婆媳不和。裡面就有幾家的小姐想著,要不要跟自家母親說一說,把這秦家的三小姐說給她們家的大哥。
等人都走了后,九兒終是忍不住,這幾個月下來,她可不像以前那樣莽撞,知道現在這個地方不是說話的時候,聲音都壓得低低的。
「小姐,三小姐跟五小姐到底想幹什麼,平時見到你都不是這個樣子,可是今天怎麼對你這麼好?」
「你想知道?」
九兒點點頭。
「那等今天過了,你出府的時候去外面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你就明白了。」
四娘說完起身看著她所在的暖房。這個地方還是她第一次過來,前兩天倒是有聽九兒說過這個暖房,只是這暖房她是進不來的,門口的守門婆子也不會放她進來。
暖房是用一小塊一小塊的玻璃拼起來的,這裡的人好像叫它琉璃,聽說價錢貴的出奇,就這麼小小的一個暖房,就花了好幾萬兩銀子。在挨著琉璃壁的一圈牆角,用花盆種了好些的花,這些花四娘以前在秦府的時候都有見過,這些都是三夫人花了大力氣,從綿城那邊讓人運過來的,不說別的,光說兩邊的天氣溫差,把這些花運過來,還要保證它們不死,那可比她們這些人從綿城過來還要麻煩。
三夫人這邊,因為暖房太小,一下子還真的容不下這麼多的人,她就帶著一眾夫人到了湖上的閣樓,雖說現在天氣冷了,可四周用綃紗擋著,即能看到外面的風景,這風還吹不進來,閣樓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放了炭爐,讓在裡面的人一點都感覺不到是進了冬天。
大理寺少卿的夫人,看到秦家這樣大的手筆,就知道這秦家家資豐厚,在一想到她們家那捉襟見肘的日子,頓時心裡就打起了小九九,要是她家的兒子娶了這秦家的小姐,相信那陪嫁的銀子一定不少。只是這事她還得回去,找老爺好好的商量。
帶著一眾夫人在閣樓上坐了一會,就聽下面的丫鬟來報,三小姐已經帶著各府的小姐去了梅林,她這邊也帶著各府的夫人去了梅林。
眾人在梅林賞梅,這裡面大多的人家都認識,平時像這些個夫人小姐,這樣的宴會可沒少參加。
幾個小姑娘那裡,江燕兒看著面前的兩姐妹提意道:「今天這麼好的梅景,不作詩一首豈不可惜。」
張蔓跟張琳姐妹兩是一對雙胞胎,不過兩人長得是一點都不像,一個長得像母親一個長得像父親。張昆是戶部的主事,現在在秦威的手下做事。姐妹兩人平時去宴會的時候,都喜歡跟江燕兒待在一起,十足十的小跟班。聽到她這麼說了,自是沒有異議。
「**姐說得沒錯,這麼好的梅景,要不作詩一首,豈不可惜。」
三娘跟五娘那邊還正愁找不到機會表現自己,現在有人把機會擺在她們的面前,又怎會錯過。
其它的小姐們聽完都點頭同意,像這些個小姐,雖說明面上一派和氣,可是誰不是在暗地裡較著勁,要知道,一個好的名聲對於女子那是多麼的重要,就算是以後到了夫家,夫家那邊也要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