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有點見識好不好
步入十二月,今年最強寒潮天氣立刻登場,楚湖省受得影響不是最大,但也比往年要寒冷許多。
除了氣溫大降,自三號開始,天空也一直烏雲沉沉,天氣預報說大範圍內降雪,但兩、三天都沒下。
東平市位於海沙市北,坐特快火車要三個小時,自駕的話,則至少四個多小時。
經過二十來天高強度行程,楊宣儀終於迎來三天假期。
恰好這周末是媽媽生日,她三號從燕京飛海沙,趕完排期通告,五號下午才坐公司安排的車回東平,並讓玲姐她們八號假期結束,也就是下周一再過來接她回燕京。
六號中午,吃完飯,楊爸爸去蛋糕店上班。
楊宣儀複出後,正確說,是下半年掙了一些錢,然後給家人在隔壁街開了一家蛋糕店。
楊爸爸菜炒的好,蛋糕做的也不錯,他以前做過大廚,又開過飯店,按理說是該開個飯店的。
但飯店投資小的話,生意也就那樣,錢掙不了多少,瑣碎事情卻一件不少,何況,爸爸媽媽操勞大半輩子了,楊宣儀想讓兩人過得輕鬆點。
若能投資一家大飯店,事情反而會少很多,因為可以請些人手來幫忙,但她現在遠沒那麽多積蓄。
再者說了,家裏總要備些積蓄以防急用,畢竟爸爸媽媽年紀很大了,弟弟也不怎麽聽話。不過,兩個月前,在某個家夥勸說和介紹下,弟弟去比鄰導航上班後,終於像個樣子了。
平日裏,那家投資不到二十多萬的蛋糕店,是爸爸媽媽一起在忙。
今天是媽媽生日,加上她和弟弟都趕回來,所以午飯後,她和弟弟先陪媽媽去逛街,再去超市多買些菜,爸爸今天也會把店子早點打樣,然後一起回來給媽媽過這個五十歲大生日。
“宣儀啊,是不是有事情,不然你先去忙,讓小秋陪我就行了……”
站在一家首飾店外,戴著棒球帽和口罩的楊宣儀,正望著打開的手機發呆,忽聽到媽媽話音傳來,她醒然轉過身,“我沒事。媽媽,那項鏈你買了嗎?”
“老媽說那個不好看,肯定是嫌貴。”楊景秋推著玻璃門也從店裏出來,甩下中分頭道,“就怕多花你錢。”
“胡說什麽,你姐姐在外麵那麽辛苦,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那麽糟蹋幹嘛,一條不金不銀的項鏈,敢開價兩、三萬多……”
“你有點見識好不好。老媽,那個是鉑金,鉑金啊,還有一顆鑽的,能不貴嗎……”楊景秋轉而衝台階下的楊宣儀道,“姐,你快來給老媽普及普及……”
“喜歡你買就好了,媽媽,今天是你生日,我們是該給你買個禮物的。”
項鏈是比較貴,但楊宣儀現今收入漸漸上來了,而且又是媽媽的大生日,破費一點也是應該的。
剛才她在店裏陪著媽媽一起看首飾,後麵不知是不是聽到了聲音,有店員一直狐疑的盯著她看,怕不小心身份暴露,就找借口先出來了。
楊景秋故意擠眉弄眼的說,“就是,老姐都同意給你買了,不買白不買,你不買的話,等下我去消費……”
“給我!”楊媽媽把楊景秋手中搖著的銀行卡給奪下來,塞給了一旁楊宣儀,“好好收著。你們今天都回來,就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項鏈先不買,等以後我和你爸掙了錢,讓他給我買。要不,再等等,也該讓你弟弟表現一下!”
“老媽你這就太偏心了,老姐和我,誰送你不是一樣。”看楊媽媽瞪眼過來,楊景秋跳下台階,攬住楊媽媽肩膀,“好、好、好,過完年漲工資,拿到提成,我一定攢錢給你買,咱們買個大鑽的,總可以了吧!”
看弟弟跟媽媽貧嘴,楊宣儀心中溫暖的笑起來。
自弟弟去比鄰導航上班,性格開朗了許多,也不會再讓爸爸媽媽那麽操心了,想到這,她自然就會想到勸動弟弟的某個家夥。
從上月中旬青石藍林購物中心開業後,她就燕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頻繁飛,連在海沙逗留的時間都不多,所以也和那家夥沒再見麵過了。
三號到海沙,四號去宿陽參加一個商演,去前那個晚上她激動了好久,到後半夜才睡著。
第二天到宿陽,錄完節目她就偷偷跑去南郊河區,又在那邊藍林大樓逛了逛,知道那麽大地方能偶遇上是很渺茫的,後麵給那家夥發短信,中間裝作隨意的問在哪裏,才得知那家夥跟同事去了新會市。
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後麵這些天,她行程是在太緊,和那家夥短信和電話都聯係的少了一點點。
現在終於有空了,隻是不知那家夥是不是還在新會,現在發短信過去,不會打擾他工作吧,要不,還是等晚上再發好了,唔~要找什麽理由呢……
“宣儀,你是在等電話嗎?”
“沒、沒有。”楊宣儀發現自己又走神了,有些羞窘的連忙把手機收起。
上月離開青石後,據玲姐她們說,她總是有點心不在焉,可這能怪她嗎,在青石,某個家夥說給自己擦眼睛,結果就那麽親密的捧著自己的臉,還想……想……吻她!
可不是她亂說,是離開青石時,某個家夥親口承認的,而後來短信和電話,就像那天的事沒發生過一樣。
這個壞家夥,差點親了自己,就那麽算了啊,還說不是有心的,不是有心的就要親她嗎,她是可以隨便親的嗎,還是說那家夥有隨便親女生的習慣……
見女兒又神情恍惚,臉上亦嗔亦喜著,楊媽媽忽地眉頭一動,悄然靠近的問,“告訴媽媽,你是不是有喜歡的人了?”
楊宣儀心裏“突”了一下,下意識就扭過頭,看是不是弟弟多嘴說了什麽,確定是自己多想了,複又挽住媽媽的胳膊,“媽媽,你說什麽呢。”
“這有什麽啊,你也那麽大了,你表姐也沒說一定不可以交往朋友,對吧。隻是你是女孩子,要小心點……”
楊媽媽比較傳統,以前女兒去做練習生,就有點不同意的。
她覺得女孩子就要好好上學讀書,出來工作到年齡了再找個好男生好好相處,然後自然而然的結婚生子,反倒是現在,她總認為是家庭拖累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