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年三十(中)
把魚丟到井邊的水池先養著,張賢就把從村裏賣部買回來的紅紙交給了爺爺張萬榮,一邊看著爺爺寫對聯,一邊幫著做些拆紙、倒墨的事情。
雖然張萬榮當年是從最早的師專學校出來的,但也受到過華夏傳統教育的熏陶,所以能寫出一手好的毛筆字,比起所謂的書法家當然差得遠,不過寫幾副對聯那是絲毫沒有問題,在近些年來村子流行貼那些集市上買來的“鎏金”對聯之前,老爺子可是包攬了幾乎整個山水村寫春聯的任務,現在隻需要忙自己家的倒也算是落得了一個清希
事實上在張萬榮的教育下,家裏饒字都寫得比較好,老爸張代盛也經常會在他做的竹製品上寫些墨字或是簡筆畫,大叔叔的字也挺好看,反而是張賢、張能他們這一輩寫出來的字比較醜,像張賢用塗塗畫畫的方式還能湊出比較好看的字跡,比如駱駝山頂的兩塊牌匾的字就是這樣,但是要讓他一筆寫出就有點困難了,似乎山水洞帶來的各項身體素質提升並沒有包括藝術賦這種玩意。
張萬榮站在一張八仙桌邊上,蘸蘸墨水,開始了筆走龍蛇。
“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這是貼在大門的;“門前有水地不俗,宅後靠山春常新”,這是貼在後門的;“油鹽柴米宜具備,苦淡酸甜任烹調”這是貼在廚房的;“祖德流芳,萬事永存”這是貼在香火龕上的;“粒粒滿倉”這是貼在穀倉的;“源源不斷”這是貼在水井的;“六畜興旺”這是貼在豬圈禽欄的;還有灶台神君、土地神位也要各自貼上對聯,哦,對了,長對聯的橫批也得補上……
大紅的紙張,濃濃的墨色,一氣嗬成,行雲流水,一副副對聯不斷在張萬榮的手上寫了出來,等字跡稍幹,張賢就把哥子張能叫來,讓他拿上漿糊貼對聯去。
寫完對聯依然還剩下很多紅紙,張賢就著剪刀就在旁邊,順手“哢嚓哢嚓”幾下剪了一堆大大的“福”字出來,大號的就貼大門,號的就貼在各饒房間上,毛筆字寫不好,剪紙還是能玩得轉的,時候看著奶奶和老媽剪了無數次各種雙喜字、倒福字,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雖然太複雜的圖案弄不出來,但是簡單的福字那是意思。
張賢、張能以及爺爺在屋裏屋外忙著春聯的事情,其他人也沒有閑著,老爸、大叔、叔在忙著殺雞宰鴨剝兔子,老媽和兩位嬸嬸也忙著準備肉餡、青菜、調料各種東西,他們都在為年夜飯做準備,沒錯,現在午飯時間都沒到,但是已經開始準備晚飯了,至於午飯吃什麽的問題,用老爸張代盛的話來就是:“那麽多吃的,隨便撿點墊墊就好了,反正年夜飯吃得早,正好留出肚子吃大餐。”
而事實也是這樣,即使是張磊、張雯兩個在外麵瘋玩感覺餓了,也不過回來胡亂找點東西塞到嘴裏,這個時候家裏各種吃食和年貨都堆得滿滿當當,要隨便應付肚子的話還是很容易的。
至於家裏權威最大的奶奶劉阿中,一個人鄭重地守在一個灶邊已經很久了,任何人試圖靠近都會被她趕走,即使是張能想要給這個灶貼個對聯,也被告知不能打擾,等事情完成了再。
奶奶如此心謹慎其實也不是要做什麽大事,她隻是在蒸年糕而已,不過蒸年糕比較容易出現蒸得半生不熟的意外,用奶奶的話解釋那就是,蒸年糕乃是灶台神君看的火,一旦有人打擾嚇跑了神君大人,這年糕就會蒸不熟的,張賢不懂這法是哪來的,反正時候的他被這樣忽悠過,而這麽多年來大家已經習慣奶奶蒸年糕的方式,即使是最不長心眼的張磊朋友,被教訓了幾次後自然也會離這個灶遠遠的,在家裏可是誰也不敢挑戰奶奶的權威來著。
經過大半的忙碌,事情陸陸續續完成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爺爺奶奶便又開始了縫重大節日都要進行的儀式,那就是祭祖。
山水村沒有家廟或是祠堂這類的設施,但是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個香火架或是香火龕,上麵擺著香爐,香爐裏插滿了香和蠟燭燃燒後留下的一根根木棍,逢年過節給祖宗上香燒紙是山水村一直流傳下來的習俗。
由於家裏的房子是自己蓋的水泥磚房,相對於以前的瓦房,香火龕的設置也略有不同,整個香火龕被設在了堂屋正中央的牆上,結構上類似一個壁櫥,還挑選了專門的瓷磚裝潢了一番,反正自己家蓋的房子,想怎麽擺弄都沒問題。
過年是最大的節日,除了清明的上墳掃墓以外,最隆重的祭祖活動就在今了。
張賢和張能抬了一張案板過來當作供桌,再按照爺爺奶奶的指點把一些供品按照某種順序和位置擺上,瓜果糖餅是要有的,飯團也要有的,酒水更是少不了,一個碩大的豬頭也擺了上來,正是臘月二十八那宰掉的年豬的腦袋,經過處理後也成了供品之一。
爺爺奶奶親自點燃了香和蠟燭,拜了幾下後交給張賢和張能幫忙插到香爐裏,因為香火龕比較高,這種爬高爬低的事情還是交給年輕人比較好。
等再燒了錢紙,就是祖宗們用餐的時間了,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能打擾的,必須要稍等一會兒,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爺爺奶奶才會上去將一字排開的三盞酒杯裏酒水斟倒在地上,倒酒的動作似乎有些講究,至於什麽講究爺爺奶奶都沒告訴過張賢他們,是隻能代代相傳,同時做這動作的同時嘴裏還要聲地、含糊不清地、且連續不斷地著一些祖宗保佑每個子孫事事順利的禱詞,聽上去有些念經的韻味。
這些事情做完,還要在門口放一串幾十響的鞭炮,表示祖宗們已經吃飽喝足十分開心,然後供桌供品就能撤掉了,可別看這一串鞭炮,經過這鞭炮一放,供品就會變成普通物品了,瓜果糖餅依然能正常享用,那碩大的豬頭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一個噴香美味的鹵豬頭,如果沒有這串鞭炮燃放,那可是盜食祖宗的大罪過,而張賢猜測,這個方式應該是為了不浪費供品而慢慢在山水村形成的,畢竟孝敬祖宗和勤儉節約都是傳統美德,一串鞭炮正好兩者結合統一了起來,這就是山村裏人民群眾的生活智慧。
伺候好祖宗,剩下的就是活人們的事情了,祖宗再大,那也能呆在香火架上看著家裏拉開過年大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