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發展吐蕃
諸國使者事件,很快落下帷幕。
各國使者表示,回去之後,就會將本國的公主,盡快的送到大唐來。
不過,因為路途遙遠,並且他們需要準備的東西也有許多。
要等到他們送公主過來,怎麽著也要等到年後,至少也要三四個月,甚至大半年一年的時間。
當然,早一點晚一點送過來,這些其實並不重要。
最近李愔正在忙著賺錢。
他開設的中華商行,可說是一本萬利,日進鬥金。
但是,他的開銷,也是個無底洞啊。
先前開辟鹽場,就不知道填進去多少錢財。
讓他這兩年的積蓄,一下子用去了大半。
當然了,以後鹽都變成官營。
他花出去的錢,自然都能收的回來,還是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李愔當時可說是拯救了整個大唐。
李世民怎麽會虧待自己的兒子呢?
等鹽賺了錢,必然是連本帶利還給李愔。
但是這個過程,估計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而現在,李愔就需要大量的錢財。
因為,目前整個吐穀渾、吐蕃,都變成了李愔的地盤。
好吧,應該說是大唐的地盤。
但是此時是程勝男在掌控。
而程勝男是他的女人,所以說,這些地盤都是他的,也無可厚非。
吐蕃和吐穀渾,以後就是他的退路。
李愔現在就要經營好這兩個地方。
而經營這兩個地方,必然是要花費大量的錢財的。
……
此時,程勝男帶領五萬大軍,坐鎮吐蕃。
此時,她正按照李愔給出的治理方陣,來整治吐蕃。
首先,程勝男帶領大軍,直接對整個吐蕃的貴族,來了一個清洗。
在李愔看來,吐蕃的貴族製度,就是萬惡之源。
一直遺毒到後世。
貴族製度,就是吐蕃的毒瘤。
不清理掉這些毒瘤的話,這些毒瘤就會依附在吐蕃身上,吸食百姓的鮮血。
清除吐蕃貴族的過程,十分殘忍。
並且,吐蕃貴族,也並不全部都是壞人。
貴族之中,也總會有一些好人的。
但是這次清理,不管好壞,隻要是貴族,統統都被消滅掉了。
程勝男按照李愔製定的策略,發動吐蕃百姓。
檢舉揭發有獎勵,發動群眾,全員參與。
所有的貴族,財產和土地全部沒收。
然後召開批鬥大會。
罪大惡極者,直接處死。
沒有犯過大錯的人,也要接受勞動改造。
吐蕃的貴族,不但財產富足,並且他還蓄養農奴。
他們是會吃人的豺狼。
因此,在批鬥的過程中,許多貴族,都紛紛跳出來反抗。
隻不過,凡是跳出來反抗者,死的都很慘很慘……
整個吐蕃,在失去了軍隊的保護之後,哪些貴族,是蹦噠不了多久的。
沒收上來的財物,一部分歸功。
剩下的部分,全部都分發給吐蕃的百姓。
接下來,程勝男又組織人手,開始在整個吐蕃丈量土地。
並且對吐蕃人口,重新登記造冊。
從此之後,整個吐蕃,再也沒有貴族和農奴。
然後,按照各個地方的人口比例,按照一定的數量對這些土地進行分配。
每個人,都能分到幾畝地甚至十幾畝地不等。
這些土地,他們隻需要每年交一次農業稅就可以了。
而收取的農業稅,不得超過他們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他們分到手的土地,他們隻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嚴禁買賣。
自從拿下吐蕃之後,程勝男忙的焦頭爛額。
程勝男發覺,管理一個地區,要比帶兵打仗複雜的多了。
她寧肯帶兵打仗,衝鋒陷陣,也不願意做這種事情。
她隻是管理區區吐蕃一地,就有這麽多麻煩事兒。
如果是管理一個國家,還不知道有多麻煩呢。
真不知道為什麽有這麽多人想要當皇帝。
如果不是為了幫助蜀王,她才懶得管理這一爛攤子事情呢。
但是經過這一係列的變革之後,程勝男發現,吐蕃百姓臉上,竟然有了笑容。
吐蕃百姓對大唐,有了深深的歸屬感。
他們對以後的生活,開始有了盼頭。
他們在心裏深深的感受到,成為大唐的子民,以後他們的生活隻會越來越好。
以前,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奴隸。
他們的一切,都屬於他們的主人。
就連他們的命,都屬於主人的。
至於他們自己,一無所有,卑賤的不如一條狗。
而現在呢?
他們是在為自己而活著。
他們有了土地,耕種之後,每年隻需要上交十分之一的稅賦,剩下的全都是自己的。
十分之一啊!
不要說哪些農奴了。
就說吐蕃的哪些普通百姓。
以往他們每年需要交各種稅賦,至少是他們收入的四五成,甚至更多。
而現在,他們隻需要繳納十分之一的收入就可以了。
就算是那些普通百姓,也同樣的對大唐感恩戴德啊。
有所不滿和怨恨的,大概隻有那些貴族了。
不過,他們屬於被批鬥的階層。
現在,程勝男已經成為吐蕃的女王。
吐蕃的百姓,在路上碰到程勝男,都會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上,五體投地,虔誠無比的向程勝男行禮。
程勝男,在這幾個月時間裏,能夠感受的到這些吐蕃百姓的變化。
程勝男也十分高興能夠看到這些。
自己能夠給這裏的百姓,帶來快樂和希望,程勝男心裏,也十分開心,成就感慢慢。
而這樣的開心和成就感,是和行軍打仗所帶來的成就感截然不同的。
而接下來,按照蜀王給的發展策略。
就需要在吐蕃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修建道路。
還要建設基礎設施。
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錢財。
當然,她隻需要按照李愔給他製定的策略做就好了。
錢財的事情,並不需要她來操心。
而接下來,吐蕃的重點發展,要以畜牧業和藥業為重心。
當然了,藥業暫時還需要先放一放,要等到科研院那邊,研究出成果來之後才能實施。
而畜牧業,現在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吐蕃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可以說是得天獨厚。
比之草原地區,也是不遑多讓。
當然了,這裏和草原養殖的方向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