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玄奘法師得威力
佛教修的是來世。宣揚的是世人皆苦,但是隻要一心向善,洗刷身上罪孽。
便能登臨極樂世界,來世轉生,必然能夠投生到好人家。
這種虛無縹緲,但是又能給人以無限遐想和期待。
最容易被那些底層被壓迫壓榨到已經麻木的百姓所接受。
因此,佛教在吐蕃的流傳速度非常快。
好吧,佛教之所以能在吐蕃傳播的如此快。
並不僅僅因為教義的問題。
玄奘法師,也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角色。
其實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佛教同樣也傳入了吐蕃。
隻不過,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浪花。
但是,現在從玄奘法師入吐蕃之後,一切都變得不同起來。
沒辦法,玄奘法師的賣相實在是太好了。
根本不需要開口,隻需要往哪裏一戳,活脫脫就是得道高僧一枚。
而一旦開口,更是滿口芬芳,口吐蓮花。
但凡是親眼見過玄奘的,無不對其驚為天人,推崇備至。
認為他就是佛陀轉世。
正因為這個原因,佛教在吐蕃傳播的及其迅速。
但是,吐蕃最大得教派,乃是他們的本土教派苯教。
佛教傳播的如此快捷,奪取的,就是苯教弟子。
而吐蕃的貴族,通過苯教來收攏一部分權利,達到能夠和讚普相抗衡的地步。
現在,佛教這個外來教派入侵進來,對他們形成了極大威脅。
這些貴族,自然不樂意了。
他們聯手開始打壓佛教。
這樣一來,玄奘法師的生存環境,變得極其惡劣起來。
幸好,他身邊有著數量不菲的死忠教徒,死命保護玄奘法師。
這才讓玄奘法師幸免於難。
而很快,玄奘法師和佛教得事情,就傳到鬆讚幹布耳朵之中。
得到這個消息的鬆讚幹布,眼睛不由一亮!
這個玄奘法師,來的真的是太及時了,真的是天助我也!
其實,這個時期的鬆讚幹布,對吐蕃的掌控,並沒有看上去那麽牢固。
原因就是因為苯教。
吐蕃的貴族,通過苯教來掌控權利,和他這個讚普分庭杭衡。
鬆讚幹布之所以向大唐求婚,所要求取的,可不是和平。
因為對大唐來說,吐蕃就是苦寒之地,兔子不拉屎、尿不下蛋的地方。
隻要吐蕃安分守己,大唐是絕對不可能攻打吐蕃的。
隻要吐蕃自己不做死,大唐對他們來說,就是絕對無害的。
在這種情況下,鬆讚幹布求娶大唐公主,又怎麽可能是為了和平呢?
鬆讚幹布所求取的,一來是大唐的文明,二來是大唐的支持和名分啊!
有了這些,他就能夠借勢,力壓那些貴族一頭,從而能更好的掌控吐蕃。
但是很可惜的是,他的這個策略,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並且,他隨後命阿貢丁帶領十萬大軍進攻大唐。
最終居然被人家大唐派出的三千先鋒軍,打的屁滾尿流,就連他們的將軍阿貢丁,都被大唐活捉。
戰敗之後,鬆讚幹布不但向大唐遞了請罪書,並且賠償了許多牛羊。
這一戰,也讓鬆讚幹布在吐蕃的威信大跌,他的統治,也開始有所動搖起來。
這讓鬆讚幹布,有些疲於應付。
但是現在,居然有一個得道高僧,到吐蕃來宣揚佛教。
這對鬆讚幹布來說,簡直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來,簡直太及時了啊。
鬆讚幹布馬上派人將玄奘法師接到身邊去。
在見到玄奘法師真人之後,鬆讚幹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經過一番交談之後,鬆讚幹布,更是成為玄奘法師得小迷弟。
接下來,自然就是鬆讚幹布直接下達詔書興佛。
這道詔書,被稱之為興佛詔書。
第二,就是下旨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
大昭寺乃是吐蕃佛教中心。
第三,鬆讚幹布挑選了七個貴族子弟出家為僧。
從此之後,大昭寺裏,開始有了正式出家的僧人。
那些最初跟隨在玄奘法師身邊的追隨者,全部都剃度出家為僧。
對每一個僧人,鬆讚幹布都命三戶人家進行供養。
這個製度,又被稱之為三戶養僧製。
這個三戶養僧製,縱然是個普通人,也能看出其中不妥的地方。
鬆讚幹布,作為吐蕃的頭目,中興吐蕃的一代賢王,又怎麽會出此昏招呢?
其實,鬆讚幹布之所以這麽做,自然有他的目的在。
他主要是想通過各種手段,來達到均貧富,緩解階級矛盾的目的。
而在一個月之後,鬆讚幹布更是在大昭寺外,舉行了一次佛教和苯教得論法。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玄奘法師曾經前往天竺留學。
在留學過程中,玄奘法師也曾參加過一個佛教得辯論大會。
當時,整個印度的得道高僧,都出來和玄奘法師辯論,但是最終玄奘法師輕鬆勝出。
這足以說明,在佛法辯論上,玄奘法師就是無敵的存在。
這一場辯論,毫無意外的,玄奘法師大獲全勝。
許多苯教得教徒,在見識到玄奘法師得風采之後,不由為之心奪。
然後轉投入佛教得懷抱之中。
經過這次辯論之後,佛教在吐蕃,徹底興盛起來。
而鬆讚幹布,也通過佛教,進一步的打壓了吐蕃的貴族,進一步的集權。
如果給鬆讚幹布一點時間的話,就憑鬆讚幹布的才幹,可以很輕鬆的將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自己手中。
但是,偏偏,在這個曆史中,鬆讚幹布剛剛經曆過一次大敗。
阿貢丁帶領的十萬兵馬,都是鬆讚幹布的嫡係軍隊。
而在鬆州之戰中,一下子葬送掉三四萬人之多。
這讓鬆讚幹布的威信,大打折扣。
這也讓吐蕃的貴族,對鬆讚幹布的行為,極為不滿。
然後,他們暗中聯合起來,試圖對抗鬆讚幹布。
這大概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如果他們不能抓住這次機會的話,那麽,等待他們的,就隻有被鬆讚幹布逐個蠶食的結果。
……
吐蕃那邊,發生了許多大事。
而大唐這邊,這段時間,雖然並沒有太多大事發生,但是也沒閑著。
並且一件能夠對整個大唐都產生影響的大事,正在悄然間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