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彼岸宇宙> 第148章 局勢膠著 九世駕崩

第148章 局勢膠著 九世駕崩

  原本以為自身強大的軍隊卻在一彈未發的情況下被打了個落花流水,讓人大跌眼鏡不說,讓帝國朝廷羞辱不說,最可怕的惡劣情況是,讓那些自認為已經強大了的殖民星球產生了錯誤的認知,那就是,帝國的軍隊完全不堪一擊,帝國軍團出征的首戰大敗,讓很多殖民星球開始蠢蠢欲動,獨立建國的欲望開始愈加強烈;

  麵對局勢開始出現明顯動蕩的帝國朝廷,內部也吵翻了天,一派大臣主張重新整頓軍隊,調派精兵強將二次討伐,誓要將這股叛逆之風強壓下去,不然後患無窮,主要以樞密院和武官為主,除了職責需要外,他們也想爭回軍部的麵子來;

  另一派則是主張安撫為上,避免戰爭態勢的擴大化,這幫大臣也是根據殖民星球混戰時代的曆史來做出一些判斷,他們認為,但凡當時多一些調停,化解矛盾,也不至於爆發全麵的星際戰爭,導致整個人類世界數百年的浩劫,這一派則主要以文官集團為主,他們覺得自己讀書多,懂得道理多,相信講道理會有人聽的;

  當然,即便是兩派文武官員之中也都還有另一派,騎牆無主派,他們覺得哪邊說的都有道理,又哪邊都不敢得罪,既不表示同意誰,也不表示反對誰,原本有著主觀意見的兩方也不想理這幫人的,但是由於爭吵太過於激烈了,索性將這一派的大臣也拉入論戰中來,在麵對騎牆無主派的事情上,爭吵激烈的兩方意見卻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非要逼這幫人說個道道出來,被逼無奈之下,騎牆無主派隻好結合兩派的意見綜合總結為,先禮後兵;


  雖然讓兩派哭笑不得,但是似乎又是一個好主意,朝堂上自己光顧著吵吵鬧鬧,絲毫不讓對方的固執,這會突然冒出一個本來自己都可以想到的事情,居然被他們看不上的騎牆無主派先說了,頓時眾人多少覺得有點麵上無光,但是好在都是一幫有身份的人,也是一幫久在官場混得人,嘴臉也很容易轉變,吵鬧歸吵鬧,下了朝堂誰還不是親朋好友呢;

  看來也隻好如此了,先禮後兵的策略定下來之後,威華皇帝九世見大臣們不吵吵鬧鬧了,頓時也沒了興致,他一直在皇帝寶座上觀瞧著這些大臣們相互攻擊對方的觀點錯誤,就差點沒罵髒話了的場景,覺得很開心,就像在看一場熱鬧的表演一樣,看得他不亦樂乎,現在不吵了,就覺得沒意思了,也不宣布退朝,自顧自的就先走了,留下那幫大臣在朝堂上自行商議,反正,按照威朝的政治製度,讓內閣和樞密院去處理執行就行了,皇帝才不管這些,他管好內閣和樞密院就可以了,不然,皇帝還不得累死去了;

  戰爭是催化人性和欲望最好的

  點金石,忤逆的威朝的殖民星球嚐到了甜頭,除了足夠的實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像帝國軍政係統那樣龐大的官僚體係,也沒有複雜的審批流程,無論是技術,設備還是人才的調動都遠超過帝國的官僚係統的速度;


  所以,帝國朝堂的爭吵結束之後,雖然做了兩手準備,但是因為官僚體係的嚴重腐化和遲緩,所有一切準備妥當的時候,已經半年之後了,而這半年的時間,那幾個已經開始行動的殖民星球早已經做好戰爭準備,並在這半年的時間聯合了更多的殖民星球,希望他們加入脫離威朝的行動中來,雖然這些殖民星球按兵不動,但是也不向朝廷上報,隻是靜觀其變,暫時雙方都不得罪;

  沒有意外,禮到照收,兵到照滅;


  帝國不斷的增兵,形成合圍之勢,但是卻久攻不下,帝國無論多麽腐朽,在偌大的星際帝國的人民心目中,都還是處於正義的一方,所以,帝國的艦隊在這名聲之下,不敢輕易發動星滅計劃,隻能團團圍住,實行經濟和貿易製裁,也正因為如此,戰爭無可避免的陷入了膠著狀態;

  而帝國因為戰事不利的因素影響,也導致了一係列的錯誤決策,致使一些蠢蠢欲動的殖民星球也采取了行動,雖然對於整個星際帝國來說,十幾二十顆殖民星球的忤逆和暴動,並不算事,但是也必須要進行懲治,而懲治的唯一手段就是軍事征伐,而所有的征伐到最後,都成了畫地為牢,雖然穩住戰爭局勢,但是也牽製住了大量的帝國軍團,三億加的軍隊,超過半數都被釘死在這些殖民星球的四麵八方,剩下的軍隊還需要大部分鎮守主星,一部分還要巡防其他星球,最後一部分還要隨時準備投入戰場,一下子,帝國軍團的人數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朝堂內依舊還在爭吵,征兵成了一個難題,現今的主星除了帝國首都的所在,還是文化,經濟和科技的一個個總部基地而已,人口數量確實不少,但是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輕的子弟都飛往帝國的各個殖民星球上去謀生或者開發去了,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呆在這裏養老,尤其是現今飛往各個殖民星球的航線異常發達,外麵的花花世界誰不想去遊曆一番,所以,即便是征兵,主星兵源嚴重不足,向其他殖民星球征兵,在這種局勢下,搞不好引起激烈的反彈;


  人類的曆史中一直有一個定律被傳承下來,那就是蝴蝶效應,一旦出現問題,有時候無論你怎麽補救都有可能無補於事,蝴蝶效應導致的惡性循環不斷的在加劇;

  越來越多的殖民星球有意無意的開始漸漸脫離威朝的統治,最明顯的就是貢稅越來越少,甚至有


  的就不交了,當然完全不交的就是忤逆了,朝廷多少采取寫製裁措施,也是夠他們受的,但是少交就好說了,戰爭原因嘛,導致效益減量,沒有辦法的事;


  就在這些動蕩飄忽不定之際,威華皇帝九世駕崩了,不過四十來歲的他,是所有他的先祖皇帝中死的時候是最年輕的,六世皇帝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都是最不愛惜自己身體的帝王,吃喝玩樂夜夜笙歌幾乎都不休息的人,居然都活到了九十多歲,九世皇帝雖然也好玩樂,但是終歸還是會有些保養,況且他還有一個對他極好的皇後寒氏,礙著皇後的麵子,九世皇帝也還算收斂著的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年紀輕輕就駕崩了;


  年紀輕輕的十世皇帝登基之後,剛開始還上過幾天朝,覺得沒啥勁,反正有自己的表兄在前朝主政,自己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所以,朝政的一切丟給他的表兄寒至川之後,群臣就輕易見不到這位十世皇帝了,隻有他偶然來了興趣的時候,又來朝堂上轉悠轉悠,跟他的先皇一樣,朝政的事情完全不理會,雖然偶爾會說幾句,但是說得讓群臣心中暗笑,也就是生在皇家,但凡生在平民之家,這等庸才怕是連工作都找不到的;


  但無論怎樣,他畢竟是皇帝,大部分時候還是不會來幹擾朝堂的,庸就庸吧,上一任也沒比他好多少;


  而他的表兄寒至川則不然,陰險狡詐,心狠手辣,但對於皇家來說,寒至川的確是在朝政上有相當的水平的,雖然貪婪腐化,但是也能幹出一些於國於民的有利的事情來,所以,寒太後與十世皇帝也放心將帝國的朝政之事全交與他來搭理,終歸是自己人好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