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頭條追妻,俞先生強勢寵> 第516章 誰說不行的?

第516章 誰說不行的?

  九亭小姐之前因為跟黎曼瑾的關係,共同被邀請去參加一期采訪節目,節目中,原本是要以黎曼瑾為主,九亭小姐作為黎曼瑾在圈外的好朋友,隻是前來襯托一下黎曼瑾的,可誰知上了節目之後,黎曼瑾完全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反而是將九亭小姐推上前。


  尤其是在麵對主持人的各種問題之後,總是會自己思忖一下,然後又主動去問九亭小姐:“你怎麽想?”


  這種太讓人感到黎曼瑾重視或者很在意九亭小姐的行為,都差點讓其他人覺得這是黎曼瑾跟九亭小姐之前的親密友情了,不僅惹來了無數人的羨慕的嫉妒恨,更是讓不少網友看出了黎曼瑾跟九亭小姐之間的真性情,這不僅說明了黎曼瑾的為人,也說明了九亭小姐的。


  就連主持人也不得不在現場做著臨時的調整,也免得這一期的節目就此要荒廢了下去——


  盡管,這些明明是之前就沒有商量好的啊。


  嘖嘖,真是要在此刻心疼一把這位主持人才好,誰說我們主持人就得死無限背鍋的主呢。


  “那兩人的關係這麽好,是有什麽特別的,我們不曾知道的原因麽?”


  主持人在收到了現場導演從耳麥裏傳來的指點後,也同時將鏡頭盡可能的給於了九亭小姐,如果可以側麵來反應黎曼瑾這個主要被采訪對象的存在,那也是一期還算是完美的節目吧?


  隻是心疼主持人如此為難而又牽強的態度,哪裏知道黎曼瑾才絕對不會這樣想呢,既然邀請了九亭小姐來,那自己索性都要直接閉嘴不言了,這才省事不是麽?

  聽罷,對麵沙發上的兩人倒是麵麵相覷,都看著彼此,卻是沒有最先回答什麽,反而是有著一陣的尷尬之後,才聽黎曼瑾解釋道……


  “我覺得我們倆最開始是屬於神交的那種,因為我之前特別喜歡看九亭的書,她的很多作品都有著自己的風格以及自己的某些思想,其實我並不是說她從一開始寫的書就怎麽樣,怎麽樣的好,但是我覺得在她的作品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一些觀點都很正直。


  這些正直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反而是整個作品中最突出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可能我們社會中,以及身邊總是會不斷的去出現一些讓你不敢相信,無法接受的真實事情。


  甚至於我們以前都是從這些小說中去尋求某些刺激的存在,某些我們生活中看不見,也無法解除的世界,但是現在好像是反過來了一樣?

  也不知道是社會這個大的結構下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是這種情況還是很讓人感覺恐怖和害怕的,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個正常的環境,如果周圍的人或者身邊的事情總是不斷的出現這樣的理論或者比那些原本隻是虛構出來等小說更加無法理解的事情的話,那我想——


  這個世界到底是經曆了什麽才會變得如此,難道我們不應該是積極向往著美好的一麵去做事情麽,為什麽到了最後我們才明白根本不是什麽公平和公證才能夠是我們的生活不斷的進行下去,反而是那些讓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成了獲得利益的一方?

  所以我覺得,在我個人看來,一個人也好,一本書也好,甚至隻是一個故事也好,我們最終需要看見的是在這些個故事中可以被用來體會以及被用來理解的美好一麵,我們需要的是這些美好的方向給於我們不斷前進的希望,不然我們是看不見這些社會上的動力的?

  我們需要一些人或者一些故事不斷的提醒我們,現在所遇見的一些困難都是短暫的,就像是我們總是會將天上的烏雲就此拂過,我們頭頂上那些不好的存在也最終都會就此消失一樣,我們需要這樣的動力,我們需要這樣創造動力的人,我想九亭就是這樣的人吧。


  任何一段故事,無論是他們的背景是什麽,還是這段故事中的人物從一開始怎樣,最終又經曆了什麽,結果如何,其實當我們就此看完一本書,闔上這本書之後,我們需要記住的可能不是這個故事中的人物或者是點點滴滴什麽的細節,最重要的是這種感覺。


  其實我一直都是對這種感覺上麵的主觀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某些追求的,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每個人跟每個人的最大不同之處吧。


  那些故事也好,人物也好,可能都並非能夠完全的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被想象出來,但是我們這種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神交的思想卻是最重要的,這種感覺是可以讓我們跟書中人物進行靈魂上的溝通或者是引起的某些共鳴吧。


  如果你非要我回答這樣的問題,那我隻能說這是最重要的感覺。”


  當黎曼瑾這樣一番話落地後,不知道主持人有沒有聽懂,或者是正在直播的觀眾也好,收看的網友也好,無論別人的理解是什麽,但是九亭小姐卻是很欣慰的笑了——


  如果說知己難求的話,那麽興許自己還是這個世上最幸運的人,無論怎樣,有一個可以理解自己的人存在,這才是自己生活在這個世上最需要被理解的地方。


  有時候你也不需要別人對你說什麽,甚至也不需要別人對你做什麽,別人是否可以理解你,接受你的一切生活方式以及行為模式,其實都不重要了。


  無論是別人也好,或者是身邊最親近的家人,父母,朋友,以及愛人等等,那些看似跟你有著無限靠近且無限焦急關係的人,其實也並非是完全的可以接近你內心深處的某個位置。


  盡管現在很多人都會說,父母並非是你生活中的全部,包括你將來結婚或者會跟某個人相愛,這些都不是一個人生活裏全部要去麵對的事情,你可以去做很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無關於身邊的人,或者周圍的人怎麽去看待問題。


  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麽想?

  可是如果這些問題反過來思考一下,難道我們真的會就此擺脫了身邊得一切存在,隻是過著一種幾乎忘我般的生活麽?


  不——當然不是了!


  即便是在理想化的生活下,也是有著幾個知己,在共同的生活而已,即便是在陶淵明那桃花源溪一般的生活模式下,也會有著一些會跟自己理想中一樣的人們在生活。


  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越長大,越發的不斷去回憶最初學習的那一片桃花源記,當初自己還在上初一,還是十一二歲的年紀,還是一個對社會以及周圍事情完全無知的狀態。


  在身邊的環境下麵隻是學習了書本上的內容而已,都並沒有對生活有著什麽不一樣的認知,甚至也無法體會其它的什麽複雜感情,況且我本身在這些方麵也是相當的遲鈍。


  唯有當自己真正的體會了一些之後,可這些事情都已經早早的發生過去了?

  然而我們總是會就此學會了在這些事情之中努力的回憶曾經的某種感覺,就像是哪怕你在深夜裏困倦的入睡,可是腦海裏的某些思想信號始終在閃爍著不停,你始終還是在思考著各種的畫麵和內容,你的大腦和思想從未就此而停止過。


  我們需要從這些畫麵中體會其中更加深刻的含義,而就此能夠完全的理解自己的某些行為,也會讓自己從這些狀態中理解了自己的內心深處的世界裏到底是怎樣的。


  無論是九亭小姐還是黎曼瑾,兩人在這種共同認知上麵的觀念是想通的,至少在這些方麵上,我們可以看得出是一種生活之上的敬畏感,或者是一種生活之中還認真的態度,我們可能無法真正的去改變什麽,但是當你堅持著自己的某種想法的時候,就已經不簡單了。


  並非是我們所有人都會就此明白一個人真正的內心都裝了些什麽,但是我們除了就此去理解對方或者將對方的某些想法都認真的去傾聽的時候,就已經變得與眾不同了。


  這個世界上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麽,是互相的理解和支持,還是彼此的服從和付出,我們需要的並非是一種層次上麵的忍耐,更不是一種狡辯和解釋。


  尤其是當你無法跟一個人解釋你的想法或者無法跟這樣的人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溝通時,那我們就需要的是獨自的思考,去一個人完成某些事情。


  其實一個人去承擔什麽並不可怕,可怕是我們無法一個人去麵對太多的事情,但是事實上卻是當我們一個人麵對了之後,才會覺得這樣的事情也沒有什麽可大不了的,我們最終是無法將自己的內心全麵的依靠在另一個人的身上,無論這個人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感。


  曾經我們依靠父母,但是父母也會對此而感到疲憊,難道以後還會有比父母更加認真且無條件對我們好的人出現麽?

  不——


  不要莫名其妙的去完全依靠一個人,就像是沒有必要去全麵的相信一個人會永遠的無條件的照顧自己,尤其是當照顧這樣的詞從另一個人的嘴裏說出來之後,隻會覺得這是一種無形中就被覆蓋上了謊言的東西。


  生活原本就是枯燥和無聊的,原本也就是充滿了不同方向和內容的,我們也許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給自己尋找某些快樂的源泉,而並非是就此放手去做一些我們無法承擔的事情?


  我們不需要別人的照顧,也不需要跟那些總是說著照顧我們的人有什麽糾纏,生活之中都彼此幹淨明了一些會效果會更好,我們才是真正需要去努力生活且不斷前進而就此麵對的個體,有時候比起那些虛構的感情和毫無保證的後路,自己的生活才是最佳給於安慰的。


  的確,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社會層麵下的某種構成,甚至與我們都無法改變自己身邊人的某些觀點和說法,但是我們始終都是要就此妥協下去的對麽?

  我們妥協的麵對著生活,我們妥協與這些生活之中無法唔接受的事情之後,我們最終需要的是什麽呢?


  其實我們自己的內心裏也不清楚這些事情到底是怎麽發生的,接著又會有著怎樣的構成,我們隻是在可以發生的過程中不斷的就此堅持下去而已。


  並非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將這樣的方向參與了某種程度上的改變,但是我們總是要學會就此去麵對更多的改變和徹頭徹尾的謊言。


  那到底又是什麽事情才會讓我們可以完全的摒棄那些生活中無法麵對的不好一麵呢,其實當自己真正勇敢去麵對了之後,才會真正的發現,事情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同,也遠沒有我們所理解的那樣複雜。


  也許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生活之中必須去承擔的一切了吧,那些總是能讓我們就此放棄而成為某種構成方向的目標,也許就是我們注定了要去承擔的結果,那些也是我們就此可以接受生活接著前進的路途。


  在未來的某些時間內,我們可以回頭去看看現在的自己,就好像還是我們現在的自己回過頭去看曾經的彼此,那些回首的時光之中,我們看見的是或好或壞的自己,也是一個成長中還不斷經曆的自己。


  無論是生活裏麵要充斥著怎樣的構成,其實都是我們對於生活之中所存在的某些態度,正好是因為這些態度而改變了我們的某些觀點,也讓我們在這些構成上麵學會了去理解和堅持。


  就像是一件事情不斷被重複無數次之後,我們總是能夠從中學會些什麽,就此而理解些什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去接受一些事情,且不斷的就此承擔一些事情,我們需要的去麵對和接受,正如我們也會容納這樣一個世界一樣。


  這些彼此都是相輔相成之間的存在,隻會讓我們更加認真的度過這些時光中的每一天,讓我們就此格外認真的去麵對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那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接受的一切事實,而事實就是我們在無力改變的同時,除了接受之外再無別的選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