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彎彎

  袁崇煥斬殺了毛文龍,抄沒了皮島糧餉,他的軍中有了糧餉。


  鑒於此,崇禎皇帝斷了遼東今年的軍餉。


  他把原本給遼東的軍餉,派給了新任的三邊總督洪承疇,命他加緊處理陝地流賊。


  洪承疇上任之後,大力剿匪,且並殺降。


  有陳奇瑜和楊鶴招撫失敗的前車之鑒,洪承疇對詐降的流賊毫不留情,遇之便殺。


  洪承疇對流賊的態度就是全力清剿,現在他正集中陝地內的兵力,全力進攻造反的賊寇。


  王承恩洪承疇這個人了不得,是個可用之材。


  隨後開始扒拉扒拉的誇讚了一番。


  其實王則之知道,王承恩的意思,就是在警告他。


  在你邊上,有一位了不得的新任三邊總督,你最好不要有什麽不軌之舉。


  王則之假裝沒有明白王承恩的另外一層意思,聚精會神的聽他誇讚洪承疇。


  崇禎帝勵精圖治,六月,起用朱燮元,複其故官,兼撫貴州。


  朱燮元征發雲南兵攻下烏撤;四川兵出永寧,攻下畢節;自率兵駐陸廣。


  水西兵安邦彥與奢崇明來攻,燮元令貴州總兵許成名率兵佯退誘敵,另派兵三路搗其老巢,四川總兵候良柱,副使劉可訓與敵戰於永寧,後與成名合擊,大破水西兵。


  皇上勵精圖治,朝臣卻不讓皇上省心。


  朝堂中,言官紛紛上書彈劾楊鎬,王承恩估摸著,楊鎬離死不遠了。


  楊鎬,字京甫,號風筠,河南商丘人。


  萬曆八年,中進士,授南昌知縣。


  萬曆二十四年曰本侵略朝鮮,次年,任命為右僉都禦史,奉命經略援朝軍務。


  萬曆二十六年正月,明軍在蔚山大敗,楊鎬隱瞞敗訊不報,謊報軍功,被罷職,以萬世德代之。


  萬曆三十八年,複起巡撫遼東。


  期間,他在鎮安襲擊了炒花部落,禦史田生金彈劾他挑起爭端。


  當時遼東戰事很忙,楊鎬極力推薦李如梅,請求重新任用他做大將,被給事中麻僖、禦史楊鶴彈劾。


  楊鎬上書辯解並請求離職,神宗不加過問,楊鎬最後回鄉去了。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後金努爾哈赤出征,打下撫順,守將王命印死掉了。


  遼東巡撫李維翰催促總兵官張承蔭前往增援,承蔭與副總兵頗廷相等人都戰死了,周圍一帶大為震驚。


  朝廷討論認為楊鎬熟悉遼東的軍事,就起用他為兵部右侍郎,前去擔任經略。


  楊鎬到任後,就申明紀律,征集四方部隊,打算大舉作戰。


  到七月份,大清部隊由鴉鶻關打下清河,副將鄒儲賢戰死。


  萬曆帝命令賜給楊鎬尚方劍,允許他斬殺總兵以下的將官。


  楊鎬就把清河逃將陳大道、高炫斬了,在軍中巡回展示。


  這年冬,各地援兵大批集結起來,楊鎬就決定進兵。


  當時蚩尤旗這顆彗星有整個空那麽長,彗星又出現在東方,上發生隕星,地上發生地震,有見識的人認為這些是失敗的征兆。


  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人都認為部隊駐久了糧餉缺乏,就傳發紅旗,催楊鎬進兵。


  萬曆四十七正月,楊鎬才召集總督汪可受、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等決定,在二月十一日誓師,二十一日出塞開戰。


  楊鎬打算再用朝鮮之戰中分兵合擊戰法,將明軍分四路向後金首都赫圖阿拉做向心攻擊。


  兵分四路:總兵官馬林出兵開原,攻打北麵;杜鬆出兵撫順,攻打西麵,李如柏從鴉鶻關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麵;東南麵則讓劉鋌出兵寬甸,經涼馬佃搗後,用朝鮮部隊來幫助他。


  戰中,楊鎬舉止失措,僅僅坐守沈陽待信,未能及時聯絡明軍四路領軍大將,導致不能及時給予增援,且與大將劉挺不和。


  號稱大兵四十七萬,約定三月二日在二道關集合後一起出發,當時下著大雪,部隊不肯向前走,出兵的時間又泄漏出去了。


  杜鬆想立個頭功,先期渡過渾河,開到二道關來,伏兵大起,杜鬆全軍覆沒了。


  馬林統領開原部隊準備從三岔口出師,聽杜鬆戰敗,就停步不前,結營自保。


  後金部隊居高臨下,奮勇出擊,馬林招架不住,大敗而逃了。


  楊鎬聽後急忙傳令想停下李如柏、劉鋌的兩支部隊,李如柏就停止不前了。


  劉鋌當時已經深入三百裏,到了渾河,金軍攻打他,但打不動他。


  後來就打著杜鬆的旗幟,穿著他的衣甲蒙騙劉鋌。


  金軍進入他的兵營以後,劉鋌的營中大亂,劉鋌奮力拚戰而死。


  隻有李如柏的軍隊得以完整保存,文武將吏前後死去的有三百一十多人,士兵四萬五千八百多人,丟掉的馬匹、駱駝、兵器就多得無法計算了。


  這一戰,史稱薩爾滸之戰。


  戰敗的報告遞到朝廷後,京師大震,禦史楊鶴上書彈劾他,萬曆帝沒有答複。


  不多久,開原、鐵嶺又相繼失守了。


  而今,朝中言官舊事重提,紛紛上書彈劾楊鎬,希望崇禎帝主持公道,判死楊鎬。


  萬曆帝沒有殺的人,讓崇禎帝殺,崇禎皇帝害怕背負罵名猶豫不決。


  朝中的大臣們,據理力爭,咄咄逼人,希望崇禎速牛

  王承恩怒斥朝臣,他們在逼皇上,皇上孤身一人很是可憐,他希望王則之不要忘記崇禎皇帝對他的提攜,能夠始終站在崇禎皇帝這邊。


  王承恩繞了這麽大彎彎,羅裏吧嗦了一大堆,總算到點子上了。


  “末將,謹記皇上聖恩,不敢忘卻。”


  王承恩滿意的點零頭。


  王承恩喝的差不多了,搖搖晃晃的起身,表示他要回京去了。


  他的徒子徒孫,楊應朝就交給王則之了。


  太監不能生育,地位比他們低,靠他們提攜的人就成了他們的徒子徒孫。


  楊應朝就是王承恩的徒子徒孫,要不是念在這情份上,在陳奇瑜出事之後,楊應朝就栽了。


  當然,王承恩並不怎麽喜歡楊應朝。


  這也是他為什麽會把楊應朝塞給王則之的原因。


  王則之拍胸保證,楊應朝交給他,盡管放心,他會好好“招待”楊應朝的。


  王承恩拍了拍王則之的肩膀,帶著一百錦衣衛,回京去了。


  王承恩一走,王則之笑眯眯對楊應朝道:“楊監軍,以後多多關照。”


  “不敢,不敢,是的要承蒙大人關照。”楊應朝這種人,最會審時度勢。


  王承恩見了王則之都要心翼翼,試探著辦事兒,他更不敢當著王則之的麵造次。


  “喲,挺會話啊,念在你知趣的份上。


  我給你一套大宅子,給你三千兵馬,每月初一再給你三百兩銀子耍著玩兒,這個月呢照給。


  至於吃飯呢,你就在這魁星樓吃,當然不是最頂層啊。


  最頂層隻有王公公這種身份的人才能去,你明白嗎?”


  “的明白。”楊應朝恭恭敬敬的回道。


  “不要老是的的自稱,你怎麽也是朝廷派來的監軍,好好話。”


  “卑職明白。”楊應朝眼珠子一轉立刻改了自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