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擊潰
除了紅衣大炮,王則之還搬來了三十門弗朗機炮。
王則之給每一門弗朗機炮配兩個炮手,一個身強體壯的負責卸彈裝填,一個負責瞄準發炮。
另外還有一個營總領著刀盾兵在他們身後護衛。
聽到命令,發炮手瞄準點火開炮。
發完一炮之後,三十門火炮的卸彈手都用鐵棍捅入子銃鐵把內,將子銃從母銃內卸出。
弗朗機銅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每門火炮,都配有五六個子銃,預先裝填好彈藥,隻要更換子銃就行了,發射速度頗快。
幾個卸彈手卸出子銃後,他們又抱起旁邊放置的一個子銃,安入了母銃後部那粗大的長形孔槽內,用凹心鐵杆打下,將子銃母銃兩口對齊。
每門炮的發炮手,立時又取出燒紅的長鐵鉤,往火門上點去。
“轟隆隆~”
此時三十門弗朗機銅炮又一輪發射的戰果出來。
韃子騎兵被鐵絲網壕溝所困,他們悍不畏死的衝鋒,好不容易才用上千人命和馬命,推平三道防線。
就在此時弗朗機炮的輪番射擊到了,三十多顆鐵球打中了衝到防線之下的騎兵。
有些騎兵知道了鐵絲網的厲害,下馬開始劈砍鐵絲網。
這些鐵絲是由四五根鐵絲混合扭在一起的,哪裏是幾刀能夠輕易劈砍斷的。
弗朗機炮的又一輪攻擊到了,三十顆鐵球打在一個個韃子兵和他們的戰馬上麵,直接連人帶馬都給砸的血肉模糊。
有些騎兵沒被射中,卻是被倒地的戰馬壓在了身下。
一時之間第四道防線之下,哀嚎遍野,慘叫聲一片。
後麵趕到的韃子裏,來了一個百戶,他一頓喝罵,組織起一隊死士,從陣地的空隙處衝了過來。
其他韃子騎兵見狀,紛紛放棄劈砍鐵絲網,跟著衝了過來。
這條路最多隻能容納兩騎,騎兵衝鋒的優勢蕩然無存。
王則之命令火炮停止攻擊,把火銃營的魯密銃調了過來。
隨著王則之一聲令下,在城上的垛口垛牆處,還有城門左右兩側的城牆處各個垛口上,已是密密麻麻布滿了火銃手,他們架著火銃,隻是向衝鋒前來的韃子騎兵瞄準。
魯密銃的射擊遠遠高於弓箭,王則之都不用命令刀盾手上前護衛,直接讓火銃手輪番射擊就行了。
王則之專門把韃子騎兵放進來五十步,這才下令擊殺馬上的騎兵。
王則之不允許他們射擊戰馬,一是他需要戰馬,尤其是韃子的上等戰馬,二是,他要在戰場上考驗一下他們。
畢竟,平時做了那麽多實彈練習。
也到了查看效果的時候了。
道路正對的城牆上,道路兩邊的牆垛上,第一批軍士,火銃齊鳴,城牆上彌漫起大量的火光與煙霧。
衝過半個陣地的韃子騎兵紛紛落馬,隻有他們胯下的戰馬依舊向著城門處衝來。
王則之有一支千人魯密銃火銃隊,此刻第一批軍士射擊完畢,退後裝彈。
第二批走到牆垛口繼續開火射擊。
這些火銃手平時訓練時都是八環以上的高手,此刻他們齊齊瞄準戰馬上的韃子。
一時之間,陣地中間的通道上傳來一片慘絕人寰的慘叫聲。
第二批射擊完,第三批繼續。
隨著牆垛上煙霧升騰而起,通道中間再次掉落了一地的韃子。
三輪齊射過後,陣地中間的通道已經有些擁堵了,韃子們數度強攻,連放箭的機會都沒有,全都萌生了退意。
韃子還沒退卻,第四輪齊射到了。
火銃手還沒射擊,隻是把魯密銃架設在垛口上,韃子一聲尖叫放棄了繼續衝鋒,調轉馬頭亂哄哄的喊叫起來。
前麵的韃子調轉馬頭止步不前,後麵的韃子還在繼續衝鋒,軍士們還沒射擊韃子就已經自亂陣腳。
不過,軍士們並不會因此就放過韃子,對於他們而言這都是軍功。
第四輪攻擊到了。
隨著城牆上煙霧升起,韃子們潰了。
首先撤湍是衝到第四道防線之下的韃子們,道路中間的韃子被堵住了,一時衝不過去,竟然跳下馬開始奔跑。
王則之見狀命令弗朗機炮、紅衣大炮乘勝追擊。
早就填裝好彈藥的火炮手們已經迫不及待了,隨著王則之一聲令下火炮手們點燃了火炮。
“轟隆隆~”
火炮的打擊就像催命符,韃子們徹底沒了一戰的勇氣。
他們聽到火炮的聲音,一個個全都歇斯底裏的嚎叫著四散而逃。
除了留守大營護衛著林丹汗的騎兵,攻到第四道防線處的韃子騎兵,全都逃了。
他們沒有逃回林丹汗的帳下,而是四散而逃。
那是因為林丹汗對逃兵的懲罰尤為嚴厲,未獲準撤湍視為逃兵,會麵臨連坐懲罰。
十人隊中有人逃而其他人沒有當場製止,全隊死刑,如果十人隊全逃了,則該十人隊所屬的百人隊全部處死。
這些韃子騎兵畏懼,不敢回歸林丹汗的帳下,隻能趁亂四散而逃。
林丹汗大怒,急令帳下騎兵騎射,逼回逃跑的騎兵。
這一射就像捅了馬蜂窩,這些韃子騎兵,逃無可逃,竟然彎弓搭箭開始衝擊林丹汗的中軍大帳。
林丹汗的中軍大帳都是精銳,哪裏懼怕這些逃兵的衝擊。
他們反應極快,立刻組織盾兵防護起來,盾牌阻擋住了弓箭的攻擊,緊接著他們開始列陣反擊。
箭雨成片成片的襲來,這些四散而逃的韃子騎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一瞬間就死傷無數。
逃兵們眼見事不可為,分別往涼城和玉林的方向逃去。
不過他們並不是投奔這兩個地方,而是在林丹汗中軍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趕緊逃跑掉,免得這些人追出來。
林丹汗的中軍都是精銳,他們每人還都配備的三四匹馬,以備長途奔襲。
韃子的戰馬矮精壯,皮厚毛粗,耐受力極強,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但是林丹汗的行軍、迂回、穿插、詐敗等戰術對戰馬要求極高,再有耐力的戰馬也吃不消,因此林丹汗的中軍精銳,每個騎兵通常有四五匹備用馬。
而且他們的馬鞍也與普通騎兵的不同,他們的馬鞍幾乎平鋪在馬背上,騎兵能自由移動,尤其在後退時可用帕提亞回馬射射擊敵人。
最重要的一點,他們的鎧甲也不同於普通騎兵的皮革鎧甲,而是鐵片鎧甲。
如果被他們反應過來,這些逃兵被抓住不死也要脫層皮。
所以這些逃兵四散而逃之時,紛紛象征性的射了兩箭,夾緊馬背使勁兒揮舞馬鞭,拚命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