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古代地圖
自己在空間裏邊到是能夠繪製,但是,用電腦打印出來的地圖,現在還不是交給歐陽承的時候,畢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個道理田七七還是知道的。
就算是她能夠百分百的相信歐陽承,她也不能夠百分百的相信其他人。
用電腦打印出來的圖紙,不說用的紙就不是現在南國用的這種宣紙,就是油墨也是這裏不曾有的。在加上噴繪技術,更是南國沒有的,這些東西一旦拿出來,不說會引起騷動,就是來曆也無法解釋。
畢竟,電腦和打印機都是要用電的。廚神大陸現在還用蠟燭照明呢。就算是,她打印之後在用宣紙臨摹,可是,前期的丈量和繪圖也是要這些人做的。
就算是他們現在手裏有的現成的地形圖,田七七也會讓他們重新丈量的,在說了,歐陽承他們的目的是要用到偵查上,那麽就不需要她來繪製了。而是要讓去偵查的人自己繪製。
所以,田七七現在要做的,就是教會他們如何丈量,使用比例尺,頂點標記,和一些常用的符號。但是,地圖的來曆也是要講一下的。
所以田七七想了想,還是決定簡單的講解一下:
“古人繪製地圖有著自己獨步天下的辦法。夏禹治水時期,“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其中的準繩和規矩就是當時所用的測量工具。
古時地圖稱為“輿圖”,“輿”在古語中指代車輛、車廂等,形象地說,古代繪圖師是在車廂上繪製地圖的,而這種繪圖車輛有著自己的專業稱謂“記裏鼓車”,其發明於先秦,完善於西漢,主要功能是記錄馬車行走裏程距離,同時具有指南車指示方向的功能。
“記裏鼓車”,又稱記裏車、大章車,車有上下兩層,每層各有木製機械人,手執木槌,下層木人打鼓,車每行一裏路,敲鼓一下,上層機械人敲打鈴鐺,車每行十裏,敲打鈴鐺一次。駕車的人隻用記錄下鼓聲和鈴聲的次數就可計算出馬車行走的距離,再依據方位將沿途觀測到的地理信息記錄下來,便可繪製到圖上。
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一個叫做晉的朝代,由於舊圖繪製粗略,加之地名改變,曾任宰相的裴秀編製了一本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其中采用了“製圖六體”之法。
這本書中提出了地圖製圖的六條原則: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麵積、長寬的比例,也就是今天的比例尺;
二為“準望”,就是方向的意思,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裏”,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麵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及距離的問題。
製圖六體中的“分率”即比例尺問題,關係到製圖的科學性,即測繪者采用何種比例將龐大的山川河流、道路城邦“縮印”在絹帛或者紙上。晉代裴秀運用了“計裏畫方”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