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廚道人生> 第575章 開小會

第575章 開小會

  嚴麗老公很少到飯店來,我隻見過一麵。她老公在政府部門掛職,不怎麽上班,畢竟是官二代,家裏條件好,可以名正言順的當少爺。


  在我看來她和她老公是一個利益婚姻。老爺子以前是政府官員,現在下海經商,一個鐵嶺人在濱海發展自然要有個靠山。他親家是濱海要員,在官場上能幫助老爺子,而老爺子的買賣有親家的股份,雙方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現在老爺子把酒店交給嚴麗打理,自己進入半退休狀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老家的生意和兒子的房地產項目上,一家三口都不閑著,生意越做越好。


  有錢人是越來越有錢,沒錢人是苦命掙錢,上哪說理去。


  王總在排練粗糧的歡迎儀式時受到孟經理的不配合,有點生氣。


  “孟經理咋這樣,一點不配合。”王總發牢騷。


  “她應該配合呀,不能吧。”嚴麗說。


  孟經理這個人敬業,好強,粗糧開業就在這裏當經理,把前台打理得井井有條。也有缺點,愛比,喜歡妒忌。


  我說:“啥事都得往根兒上想,知道她為什麽不配合嗎?”


  “為啥?”王總問。


  嚴麗也一臉疑惑的看著我。


  “上回你們出去考察,帶的是李爽和周曉梅,沒帶她,她能不來氣?她在咱家是老人,沒功勞也有苦勞,再說幹的一直不錯,周曉梅沒上來的之前她是最出色的,現在周曉梅上來了,比她強,她有點來氣。說白了就是爭寵呢。”我說。


  “上回也沒帶陳經理。”嚴麗說。


  “這回也不考察老店呀,等考察老店你看看,估計也一樣。”我說。


  “那這樣就有點沒格局了。”嚴麗說。


  我說:“在這方麵不要說格局,格局是跟能力成正比的,如果孟經理格局夠大,開新店的時候老爺子就把她調過去當老總了,不會聘老翟。”


  王總說:“老譚分析的對,我說打學習回來孟經理總跟我勁勁兒的呢。”


  我說:“不但是你,對我也這樣,見著我也帶搭不理的,李爽和周曉梅是我帶來的,她準這麽想的,老譚是廚務總監,李爽和周曉梅出去學習保證是他說的話,你們才領著的。”


  我接著說:“你們看吧,等考察團來了她保準請假,來都不帶來的,直接不上班,叫咱們自己接待去。”


  “她這是消極抵抗。”嚴麗說。


  王總說:“要是這樣就得考慮考慮了,一個經理咋能這樣。”


  我說:“她這樣也正常,沒幾個人能做到大度,再說她還是個女的,容易嫉妒,可以理解。公平公正的講孟經理和陳經理工作確實行,敬業,忠誠。尤其是陳經理,她知道自己歲數大,這個年齡別的飯店不會用她當經理的,所以她工作非常努力,也很珍惜這份工作。孟經理年輕,比我大一歲,粗糧開業就在這,把前台管理的確實不錯,這一點咱們得承認。”


  “老爺子對她印象非常好,也向著她,現在老爺子不管飯店了,她有點失寵的感覺。這樣的人咱們應該用,畢竟粗糧頂數她熟悉,也有感情,也作出貢獻了。使點小性耍點脾氣裝看不見,不在乎就完事了。等你不在乎了她就該在乎了,她現在就是刷存在感。”


  “我用不用找她談談?”嚴麗問。


  “先想好怎麽談,她的意思就想讓你找她談,要不然也不整這大動靜,明知道咱們重視這次接待,她不可能唱反調,除非是不想幹了。”我說。


  嚴麗想了想說:“先晾她幾天,看看啥樣。”


  王總說:“不行也安排她出去學習學習。”


  “等我和她談完了再說。”嚴麗道。


  女人的嫉妒心挺強的,比男人厲害。女人還容易把什麽都表現出來,叫人知道她為什麽這樣。男人則是把事裝在心裏陰著,等到時候給你雷霆一擊。


  這些都是格局小的人做的事,格局大的人不這麽做。


  嚴麗把周曉梅辦理儲值卡的建議拿出來討論,我和王總都讚成,當場定出儲值標準:儲值一千消費一千一;儲值三千消費三千三;儲值五千消費五千六;儲值一萬消費一萬一千五。


  儲值卡這事交給王總去完成。


  嚴麗說辦公室還缺一個專門管行政的,想在現有的管理層選一個,王總說陳經理適合。嚴麗看了王總一眼沒表態,那意思是剛把你從老店調出來你就想把陳經理調過來,淨想美事。


  王總說完也覺得冒失了,略顯尷尬,補充道:“我沒別的意思,和陳經理我們倆兒沒啥,主要是我覺得她適合做行政工作。”


  為了緩解他的尷尬,我說:“讓陳經理從一線管理崗上下來也是對的,一是年齡問題,二是她做行政也拿手,像個老大姐似的。”接著說:“老店的前台管理一直都很傳統,有陳經理在風平浪靜,陳經理不在就群龍無首,二樓的牛秀麗當領班合格,統一管理不行,要是把陳經理調到辦公室,需要找一個有能力的經理接替,還得配一個可培養的副手,這樣在管理上不斷層。”


  嚴麗說:“現在咱家主事的就咱們仨,剛開始調王總的時候是想讓管人力資源,現在不但管人力資源,還負責整個公司的前台,也挺累的。這樣,既然你們倆兒都說陳經理適合做行政,我也同意。陳經理來了之後把行政這塊兒交給她,以後像人事調動,文件下發,辦理儲值卡這些事就交給行政部門管,還有辦公室也交給行政管理。”


  王總說:“調陳經理之前得先把老店經理落實了。”


  嚴麗想了想說:“你倆兒看新店的曹曉娟怎麽樣?”


  我馬上道:“我不發表意見。”


  “老譚,你不發表意見就代表同意了。”嚴麗說。


  我笑笑沒吱聲。


  王總說:“咱們已經把李爽調到漁人碼頭了,再把曹曉娟調走周曉梅能高興嗎?那可是她的左膀右臂。”


  嚴麗笑著說:“知道啥叫薅社會主義羊毛不,這就是薅社會主義羊毛。曉梅行,厲害,現在她手底下好幾個幹將呢,把曹曉娟調過來沒事。”


  “我去跟她談。”王總說。


  看他倆兒定下來了,我開口道:“我說一下,現在我是總監,周曉梅是新店老總,李爽是漁人碼頭經理,曹曉娟再調到老店當經理,跟你們說一聲,我們四個是一起的,這在用人上是大忌。”


  嚴麗說:“我在用人上看的是能力,不是關係。”然後開玩笑道:“再說老譚你還有造反的心呀。”


  我搖搖頭說:“我隻是提醒一下。”


  開完小會已經十二點了。自從當了廚務總監之後這樣的小會總開,一開就是兩個多小時,有點浪費時間。但是又不能不開,畢竟有些事情需要碰頭解決。


  共產黨會多,國民黨稅多。


  也養成了坐辦公室開會的習慣。


  記得老爺子跟我說過,開會很重要,很多決策都是在會議中做出的,要不然中國就沒什麽人代會、黨代會了。一個企業也是如此,想做什麽,怎麽做,讓誰去做,做到什麽程度,這都需要開會研究解決,不能是一言堂。在會議上可以有不同意見,不同聲音,但是一旦達成統一,做出決定,那麽大家都得無條件服從和執行。這就是說我們可以民主,但是民主不做決策,當決策一旦出來之後就是專政。


  現在青花閣有很多會。每日例會,每周周會,每月月會,每晚碰頭會,每周一上午的辦公室會,每周二的營銷會等等。這些會我都參加。


  每日例會是趕上哪家在哪家開,而我開的例會廚房員工都非常喜歡,用他們的話說聽我開例會他們渾身有勁兒。


  周會幾乎是我的分享會,也不是每周都分享。哪有那些可講的,講一回得準備很長時間,費神傷腦。


  這種分享的好處是相互的,在分享的時候我鍛煉了口才,管理人員提升了管理能力,學到了管理方法。


  到現在為止我講了什麽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質,如何進行激勵管理,如何培訓和訓練員工,什麽是現場管理,如何帶自己的手下。咱沒學過專業管理,講的都是自己經曆過的,也就是經驗。用真實的案例進行講解,沒什麽專業術語,都是大實話加點俏皮嗑兒,不是太生動,但絕對不枯燥,大夥兒也都樂意聽。


  整個公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一共四十多人,通過分享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和大家關係處的都很好,每個人也都很尊重我,我感覺這就行了。


  每個月的月會都是嚴麗主持召開,在會上她對上個月的工作進行總結,對本月的工作進行總體安排,好的提出表揚肯定,壞的進行嚴厲批評,很有女掌門人的風範。她越來越有點像臨江軒的董事長慕娜。


  月會上我對上個月廚房工作進行總結,對這個月工作進行安排。行政上說的少,菜品上說得多,主要針對問題菜品和菜品質量。問題菜品解決問題,菜品質量嚴抓不怠,會上講,會下跟進。所以青花閣的菜品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是濱海餐飲業真真正正的領頭羊。


  每晚的碰頭會是前台經理和廚師長開的,對當天的菜品進行意見反饋,及時處理當天客人對菜品的客訴,以及當天發生的問題。


  公司標準是:日事日清,日清日高。


  這是原則,也是工作作風。


  每周一的辦公室會議大部分是王總主持,宣布一些新的規章製度,或者是通知。對上周各個店麵的違紀現象下發通告。以後有專門管行政的,這個會由行政部門開,同時把員工寢室管理也劃入進去,以及員工的業餘活動也有專人負責。


  每周二的營銷會主要針對的是菜品營銷,尤其是特色菜和創新菜。


  統計各店的銷售情況,通過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哪個菜出現下滑馬上進行診斷,追查病因、拿到結果、進行整改。慢慢的把前台營銷也加入進來,比如八一建軍節的營銷策劃——軍人就餐半價優惠,給附近的武警一中隊送餃子。


  八一給武警送餃子這個建議是李爽提出來的。漁人碼頭總有武警去吃飯,成了主道,和李爽熟悉起來。八一前夕李爽說是不是做點活動,給一中隊送點餃子,顯示咱們青花閣也沒忘了武警官兵。這個提議馬上得到嚴麗認可表揚,當場決定包五百份餃子送過去。同時還給轄區派出所、交警各送了二百份。


  這個舉動上了當日新聞,青花閣的名聲又壯大幾分。


  不但名聲壯大,口碑也有了,很多老百姓都說青花閣餃子館好,還給部隊送餃子呢。於是來青花閣吃飯的人多了起來,純是個意外收獲。


  有些時候做善事莫求回報,回報自來。


  當一個人有能力的時候,關愛了多少人,就會收到多少福報。


  所有的企業家都是慈善家。


  老板最初賺錢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當已經滿足了自己需求時候,想到的是滿足自己家族的需求,滿足了家族的需求之後開始滿足追隨者的需求,當滿足了追隨者的需求之後,開始回饋社會,這是每個企業家所經曆的過程。


  中國所有的民營企業家都是如此,不相信可以看看,當大的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都是那些企業家。就拿汶川大地震來說,如果沒有那麽多企業家的無私捐助,慷慨解囊,能這麽快重建?

  有人說都是那些明星捐的款,不可否認。其實捐款最多的是中國這些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家,在大是大非麵前,他們的民族精神充分發揮,默默地為祖國奉獻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