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送鍾
“陛下駕臨,可是前來檢查祭台的?”
叔孫通,躬身來到嬴守身旁,恭敬道。
“沒錯,瞧著祭台,大氣磅礴,看來為這祭台,你每少費心力啊!”
嬴守點頭,背負雙手,目光朝著祭台看去。
隻見祭台之下乃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湖泊,正是天湖。
天湖湖水清澈明亮,遠遠看去,就如同一麵鏡子一樣,把天宮的鏡像完全照在了裏麵,那祭台壓在湖麵上,就如壓在天空之中一般。
祭台高達九十九個台階,十分宏偉大氣,令人望而心身敬仰。
在那祭台之上,是一塊塊巨大的石碑,共聚四十多塊,屹立在巨大的祭台平台之上,每一塊石碑都雕刻著一千個名字。
這些名字,皆是此戰之中,戰士會水城的諸子百家,各方豪傑烈士之名。
“陛下過譽了,下臣身為大秦太傅,又為我大秦大酒祭,此等祭祀之事,本就是臣的職責,豈能談得上費心勞累之說!”
叔孫通笑著說道。
“嗯……”
嬴守輕輕點頭,道:“銀月,隨朕上去看看!”
說著,兩人一前一後,朝著祭台之上走去。
叔孫通見狀,也連忙跟了上來。
連續踏過九十九個台階,來到祭台之上,放眼看去,仿佛在俯瞰天下一般。
叔孫通站在後麵,注意著嬴守和銀月二人,隻見二人屹立與此,大有一種龍鳳齊天的感覺,忍不住眼睛一亮,卻沒有多說什麽。
“陛下過目,不知可還有需要改造之處?”
叔孫通遲疑片刻,上前問道。
“嗯,很好,很壯觀。愛卿,如今祭台已成,不知這祭祀之日,你覺得定在哪一天比較合適?”
嬴守滿意的點頭,開口問道。
“陛下,這個下臣夜觀天象,再根據周王之曆演算,覺得三天之後最為合適!”
叔孫通連忙說道。
儒家學說,來源於周王室,乃傳承與周天子之禮儀教化,後經過孔老夫子發揚光大,自創一門。
孔子年少時,見祭司祭祀亡靈,知此乃祭奠之禮。於是,祭奠便成為了孔子學子禮的開始。
後孔母亡故,孔子更是以親自祭祀。
有人曾經問孔子,這世上真的有鬼神嗎?
孔子沒有確定,也沒有否定,而是說,鬼神之說,敬而遠之。
用一句白話解釋,就是鬼神之說,誰也不知真假,但生而為人,應當敬而遠之。正所謂敬天敬地敬鬼神,此乃儒家之禮。對親人之亡靈,跟應當恭敬待之。
正是因為孔子,祭祀成為了儒家最重要的禮儀之一,而在大秦一統天下後,如家更是擔任著祭祀的職責。
再因為儒門學術來自於周王室,因此,在推算日子這一點上,儒家也一直按照周文王傳下的曆法演算。
“三天後,好,那就將祭祀之日盯在三天後。叔孫通,傳令下去,三日之後,鹹陽所有百姓匯聚於此,滿朝文武不可缺席,皆前往祭台,祭奠此戰諸位烈士!”
嬴守點頭,將日子定下,同時傳令道。
“諾……”
叔孫通聞言,立即應下。
隨著嬴守命令下達,很快便席卷整個鹹陽城。
“三天後祭祀諸子百家,各方豪傑的亡靈?”
“太好了,此戰,諸子百家,各方豪傑為我大秦百姓,拋頭顱灑熱血,此番悲壯,我等銘記於心。如今陛下設立祭台,祭祀烈士,我等必須前往!”
隨著這個消息一出,直接席卷整個鹹陽城,相對來說,就連宇文成都的事情,都似乎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
諸子百家,各方豪傑,近日來一直住在鹹陽城內。等待的就是這一日。在戰死的烈士裏,有他們的同門師兄弟,有他們的兄弟姐妹,亦或者好友。
正是為了等待這一天,這些人才一直留在鹹陽城,否則憑借這些人的性子,早就已經離開了這裏。
各方豪俠,本就生性逍遙,至於諸子百家等英雄豪傑,門內之事一大堆,都等待著處置,根本沒有時間等待在這裏。
可不管多大的事情,與諸多烈士的祭奠相比,都顯得那般的不重要了。
雖然大家都沒有投靠大秦,可如今,大秦皇帝號召天下祭奠烈士,鹹陽城數十萬百姓匯聚,這絕對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對於諸多烈士來說,也算十分光榮了。
因此,誰都不會拒絕這般祭奠自己的兄弟姐妹,好友以及同門師兄弟。
不僅這些人沒有拒絕,那些各家各派之間,如農家、墨家這樣首領戰死的,也紛紛派出代表,趕來了鹹陽。
……
這一日清晨,伴隨著鍾鼓聲響,無數百姓蜂擁出城,來到西城門外天湖祭台之下,人山人海,顯得好生擁堵。
“這就是祭台,好生宏偉壯觀啊!”
“是啊,這些天來,誰都不讓靠近,沒想到這祭台竟然建造得這般高達宏偉!”
在大秦甲士的維持秩序之下,百姓雖然擁堵,但紛紛站在圈外,看著麵前高大宏偉的祭台,眼中充滿了驚駭之色。
這可謂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君王為一群江湖中人建立這般高達的祭台。
人群中,混雜著不少諸子百家的人,看到這一幕,眼中帶著敬重之色。
從這祭台上,誰都看得出皇帝對此次死去的烈士之重視。
“送鍾……”
忽然,一聲吆喝傳來,隻見祭台之上,以大酒祭叔孫通為首,九個酒祭分別站在九個方向。這一聲送鍾,正是出自於大酒祭叔孫通之口。
送鍾,諧音送終,乃為亡故之人送終之意。
自古以來,天下三六九等,等級定位明確。
送鍾作為自古以來的禮儀,普通百姓送鍾之時敲鍾一下,響一聲!國士敲三下,響三聲!諸侯敲六下,響六聲!天子薨,敲九下,響九聲,即為送鍾,又為送鍾聲送終生
隨著叔孫通一聲送鍾,直接人群之中,一條寬達三丈的道路之上,遠遠的,十八個甲士扛著一個巨大銅鍾緩緩行來。
這銅鍾很大,放眼看去,少說也得數千斤之重,這正是此次大秦為這些烈士所準備的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