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家族
第五卷征途萬里會豪雄第六卷大風起兮云飛揚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一十七章家族
“去歲鄉里風調面順,年景很是不錯,就是……就是綬役重了些,不過到搶收時便好了的……”……
“聽聞南邊大勝,鄉里百姓都是感奮非常,從軍的也比往年要多,家中不少子弟還說要來京師投羽林軍,呵呵,羽林軍又豈是他們這些無知小子能高攀的上的。口勺……”……乙
“他家商叔叔已是老了,當初身上就有傷患,年輕時還不顯什么,但這兩年卻一多半都在床上,管不了什么事了,到是他家那小子,上山下水,將家里照看的不錯,一手弓箭也耍弄的好,將村子里其他幾家獵戶可都比下去了呢,若非家中需人照看,也早就從了軍的……
“讀書的娃子都還安心,趙學究還管得住,咱們那家學也辦起來了,還從縣里聘了幾位飽學的先生,那些先生啊,聽說是來咱們趙家莊教書,都樂的跟個什么似的,現在別說縣里,就是府里,也都說咱們趙家莊是快風水寶地,來到咱們那兒,說不定就能沾些仙氣兒呢……
自嫂子走了之后,咱們那里可又搬來些人家,攀親來的也不少,村老們都說,這人丁興旺是大好事,所以人也越來越多,每日里瞅看到是喜慶,就是游手好閑的也多,很有那么幾個偷雞摸狗的小子……
多是張家老爺子在說話,但石頭娘這里問起的還是家中的親朋,那就得趙狗子來答話了,零零碎碎的,也不過是東家長西家短的一些瑣事,不過卻勾起了石頭娘的思鄉之情,連連追問,又喜又悲的,讓氣氛也跟著起起落落。
但說話的人也未必專心,眼睛若有若無的都在趙石身上轉悠,趙石陪在下首,也不說話,只是聽著聽著,那青山綠水的鄉村好像也漸漸浮現在了眼前,若有若無的,一絲懷念之情也涌上了心頭。
漂泊日久,安定的時候著實沒有多少,卻在那青山依依,綠水環繞,如桃花源一般的世外之地安居數載,所以故鄉這個詞兒一旦出現在心頭,不期然想到的必定也是那靜謐安詳的小小村落。
又過一會兒,女眷們都退了出去,屋里這幾位長輩才漸漸談起這次來京師的緣由。
范天養目的很單純,就是來看女兒的,至于是不是聽說趙石又要娶親,擔心女兒年幼,吃了子什么的就另說著了。
趙狗子這里就復雜了些,趙家莊越來越大,以前的小村落現在儼然如同市鎮一般了,而作為主家的趙氏一脈在鞏義縣的地界不自覺的也成了舉足輕重的大族。
不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吧,也差不了多少,反正在鞏義縣那里,所有人都眼瞅著一個新興的權貴世家崛起在眼前,而且速度極快,幾年夫,不論田產,還是其他什么,都急劇膨服了起來。
趙家村的人原來都是農人出身,沒什么見識,但隨著外姓之人紛紛蟻附而來,自然少不了出主意的,有人就說,以京師那位趙家未來族長的權勢,鄉間親族怎可還是如此?不然豈不丟了大將軍的臉面?
本來趙家人覺著日子就這么過下去就成了,比起那時三餐不繼,一場雪下來,村子里總要死傷幾個,徭役來了,也只能悶頭應著的日子可是好到了天上去的。
這樣想的人是真不少,但總架不住人天天說叨,于是大家伙聚在一起一琢磨,也都覺著現在外姓人越來越多,這么下去,十幾二十年后,趙家豈不連祖墳都成了旁人家的田地?大將軍護得咱們一世,但子孫呢?
于是乎,算計下來,又找些見識多廣的人出主意,最終卻是弄出了個章出來……
為后世子孫計,幾個村老也是下了狠心,先是請來風水先生,尋了一塊風水寶地,在那里建起了新祠堂,新祠建好之后,硬是將舊祠給拆了,當然,中間又找和尚又找道士的,其中的講究可就多了,便不在這里一一細數了。
當然這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卻走到府里打著趙石的名頭,請來好幾位德高望重之人,為鞏義趙氏一族重新錄了族譜,并在官府入檔。
不過不管是那些村老,還是旁邊出主意的,都沒忘了現在鞏義縣趙氏一族是地地道道的外戚,這種幾乎和皇帝改元差不多的行為的大動作,腿元熾會了主支的,那邊聽到這個消息,對于這種幾手等同公甘泣門戶的舉動卻是不怒反喜,趙家老爺子沒露面,卻是派來了家中輩分極高的一位族老,算是作個見證。有了新祠堂,有了新族譜,還得了主支的明許,那些村老們的底氣就更足了,于是乎,將趙家莊中心的地方劃了出來,也不再大興土木,便以原來趙石一家舊居為底,修繕營造,建起了鞏義趙氏一族的第一座祖屋。
是的,也許在后世人眼中,這些都是些無用,畢竟土地都是國家的,在哪里建房子,使用權是你的,但土地還是國家的不是?什么祖屋不祖屋的,國家一有需要,或走過了使用年限,到時候都得給拆了。
但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意義卻是大不相同,只哼哼了以上實際的,或是象征意義的東西,鞏義趙氏才能名正言順的稱之為一族,之后不論家中有多少兒女,外方又有多少子弟,干的是什么營生,但只要說起來,你就都得自稱,鞏義趙家誰誰誰,即便是外面開枝散葉,自立門墻,也都是鞏義趙氏一族的支脈,見了主支之人,都要矮上幾分。
而歷史上,許多赫赫有名的門閥世家就是這么來了,這個一個家族凝聚力的象征,就拿以前做比較來說,趙家村雖也是聚族而居,但卻斷然算不得是一族,因為除了官府沒有記錄,根本不予承認之外,還缺少這樣那樣的基石,所以外間子弟,被問起來歷的時候,最多最多說一句,原籍鞏義縣趙家村罷了,而非是理直氣壯的來一句鞏義趙家。
而這也只是立下了根基,還枝葉全無,想要成為真正的豪門世家,一代兩代恐怕不夠,卻要趙家子弟勤勤奮奮的努力個三四代,中間出上一些人才,這樣才能漸漸成型。
當然,現在也只是在踏實地基,不過那些村老們到后來,目標卻越來越是明確,召集趙氏族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趙石還一點消息也不知道的情況下,給族中弄了公田,按照鄉里的說,又叫祭田。
也就是說,族中有了公共財產,祭田得來的收益,歸族長支配,多數都是修繕祠堂,祖屋,或是家學的一些費用,資助族中子弟人家等等等等,這就是族長的權威所在了。
其中還有許多舉措,也不一一細說,反正是一通折騰,鞏義縣那里趙氏一族終于略略成型了,向那些高門大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其實也不是那些村老……嗯,現在應該稱之為族老了,也不是那些族老們不想告知趙石,一來呢,是長安路途遙遠,二來呢,趙石在南邊領兵,去了尋不到人不說,還讓大將軍分心不是,于是也就先斬后奏了。
現在趙狗子來到長安,也算是身負重任,借著親家的身份,把這事兒給倒了出來。
說起這個,不論是范天養,還是張家老爺子,卻都是一般的羨慕眼神瞟過來,范家不用說,人丁稀少,立族這事等個幾代都不一定能成。
而張家人丁到是興旺,也早已是鞏義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但人心卻散,前幾年還分了家產,家中沒個趙石這樣像定海神針般的人物鎮著,家族興旺也是遙遙無期,兩人聽趙狗子說起這個,羨慕之際,卻也是諸般滋味兒齊上心頭。
但比起他們來,趙石對這些東西就真可謂是不甚了了了,心里還在琢磨,這又建房子,又建祠堂,又弄公田的,難道是要建個公社?提前實現?大家伙覺悟可是夠高的。
正覺著村子里面的那些人莫不是瘋了的當口,石頭娘卻已經眼睛亮的好像煥發了第二春,嘴一張開,就沒合攏的了,直到趙狗子絮絮叨叨,有些詞不達意的說完了,石頭娘連道了幾聲好。
接著便轉向趙石,“石頭啊,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咱們可不能落后了鄉親們,呵呵,不對,現在應該說是族中老少了……
趙狗子在那里大點其頭,石頭娘笑的合不攏嘴,說話也越發的大氣了起來,“石頭,你看該怎么辦,娘聽你的……
(又是3k,我XXX,等阿草把思路理好了,再回復雄風,現在怎么就覺著腦袋不怎么轉個呢?寫著寫著,就不知道該怎么下筆了,這哪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