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特別的福氣
匠人這個詞在我們的鄰居日本流行開來,而日本曆史上的許多文化技藝都是從中國學習過去的。
現代人說到“匠人”,通常率先想到的是日本和德國。雖然我內心從不以為然,雖然我內心真正的匠人一定是出自中國。但是擁有一個世界眼光來取長補短並不是錯,況且許多我們曾經先進和驕傲的東西我們自己沒有繼承下來反而被別人學習繼承發揚光大。
世界總是在向前行進,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強弱之間一直變化循環。
日本有許多知名的企業家或者小手工業者都是可以稱得上“匠人”的,他們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並將它們做到高精尖,從小做到大,從優秀做到卓越,從專業做到一流。
為人熟知的有“秋山木工”的創始人秋山利輝、“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茶道大師木村宗慎……除了這些頂級的“大匠人”,在日本民間的一些手工坊中也潛藏著日本的“人間國寶”。
即便隻是一家豆腐坊,每日起來做豆腐,老板都要帶領員工虔誠禱告。正因為他們將做豆腐這件事看得如此神聖,所以他們的用心和一流的技術,人們在品嚐豆腐的時候都能感受得到。
所謂的“匠人”,是將一份工作做到極致,”匠人精神“就是這背後的堅持。
日本自古等級森嚴,與傳統中國一樣分為士、農、工、商這樣的不同階層。由於階級固化,所謂的“匠人”亦是“職人”,他們是在做屬於他們這個階級應該負責的一個工種而已。
作為木匠、茶道師、壽司老板等等,這些也許是他們祖輩傳下來的手藝,隻是剛好接到他手上,他的天賦使命就是不能砸了招牌。“匠人精神”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家族命運的沉重感。
比如秋山利輝十幾歲學習了木工手藝,27歲出來創業,他想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世代產業,他想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他創立的《匠人須知30條》為社會各大行業的職業人所敬佩和學習。“匠人精神”在他身上就是一份社會責任感。
千年匠心看日本。
日本的文化絕大部分來源於中國,而日本在學習我們的技藝之後深入地縱向發展,並不斷創新,才有了今日聞名於世的技術和精神。
而德國的工業化也不過百來年的曆史,所謂“百年匠心看德國”正源於此。
在1830年前,德國還隻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進入工業社會前期也是假貨盛行,1887年與英國簽下了帶有屈辱性的《商標法》,所有德國出口的商品必須印上德國製造的商標,以此區分優劣。從此,德國不斷在技術上鑽研以雪恥,才有了今天聞名世界的高品質成績。
但是與此同時中國古代文化並不乏值得我們借鑒的案例,如《莊子》裏有著鬼斧神工解牛之法的“庖丁”,還有“惟手熟爾”堪稱經典的“賣油翁”。
有先秦的墨子、公輸班,還有《夢溪筆談》、《天工開物》和《百工圖》。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精神,後人卻徒有之而不知用。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論斷是否適用於各行各業?或者說,高等教育是否一定優於職業性教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中國依然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我們也會出現一些前人出現的問題。比如假冒偽劣,比如人心浮躁,比如錙銖必較、利字當頭。但我們也看到了那些成功的例子,或許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必經之路。
越呼籲什麽,就越缺乏什麽。
現代中國社會呼籲匠人精神的同時其實是一種內在的缺失,同時也是一種渴求。
匠人精神首先需要端正從業心態,要耐得住寂寞,因為成功的背後總是堆積著不為人知的寂寞。所謂世界越快,內心就應該越慢。
我們能不能做到:即使過了車馬送信的年代,我們還可以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有寫信的心情。即便用上了冷氣,但依然可以做到心靜自然涼。
慢一點,讓技術更精熟一點,讓思想再沉澱一些,或許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有時候所謂的匠心精神就是:“道在我心,一以貫之”。
這其中蘊涵著一個簡單質樸的道理,無論你的工作多麽低微普通,隻要你拚盡全力去做,總會被人看到你的努力,因為你的成果上都寫滿了你的付出。
對於一件事的專注的過程,即是求道的過程,所有的“術”層麵的努力都是對更為上層的“道”的追求,心有操守並一以貫之,在成就作品的同時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堅信最好的匠人源自中國大地最好的匠人出自中華,我對於自己家族的自信是我的祖上也許是一個技藝精巧的匠人,受人尊重甚至因此身居高位。
但是如果因此跟孔氏家族相提並論,那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母親從小教我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是誰要知道自己在哪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麽會做什麽,更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麽做不了什麽。
楊行的話我不相信,不是一般的懷疑是根本不信,他有些小題大做了,或者在他的心目中父親的某種特殊技能極為精湛高明,可是誇讚也要有個尺度。
適當的誇獎是讚,過度的誇獎就是貶損了,他的眼裏並無貶損之意,那麽就是他認識上的問題了。
此刻我確信問題的根源出在他自己的認識和經驗上,雖然我仍然不知道父親具體的技藝到底是什麽。這正是小時候母親教會我的自知之明,我的家庭很普通我的父親母親都很普通,我們的經濟情況也不好也沒有什麽了不得的親戚朋友,我們隻是躲在一個小地方的村鎮卑微的過活而已。
倘若不是我的耳朵聽不見我想我一定比現在還要更加平凡和不起眼,反而是我的耳聾促使我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至少比我的同齡人同村人要強些,他們大多都不上學了大多都在工地打工或者做點小買賣而已,他們的人生一眼就可以看得見盡頭,我的至少還有一些更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