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無字江山> 第420章 伯樂之眼

第420章 伯樂之眼

  時間在我和老板聊天中又過去了半個小時可是譚阿姨還是沒有出現,這讓我不得不懷疑咖啡店老板是不是跟譚阿姨早有串通,他們原本就是一夥的,盡管也許並不是壞人但是至少要對我封鎖師母的一切消息。


  而剛才老板放出來的有關唐婉的消息也許隻是一個煙霧彈就是專門擾亂我的方向,實際上他們早已經明秀站單獨陳倉。


  也許這並不是什麽高明的手法,隻是咖啡店老板有種天然讓人信任的魅力,把我這種人都給唬住了。


  我現在有兩種選擇,第一立刻奔出去看看亡羊補牢還還不來得及,第二則是以不變應萬變,既然基本失去了譚阿姨那邊的線索那就從老板這邊下手。


  好在並沒有白來一回,冥冥之中自由定數。


  老板似乎也在觀察我的微表情,他是個人精,什麽樣的人往他跟前一坐他立刻就能看出來,身份背景學曆性格全都研究透。


  這是一種本事,叫做識人之能。也就是中國古時候著名的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眼前的老板能跟教授那樣的怪胎和師母那樣冷漠人相處幾十年成為真正的朋友。


  首先他必須得有識人之能,得是個伯樂。


  老板就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一般話題一轉,“世人隻知商鞅如何卻少提申不害。”


  老板顯然還是個博學的人並且喜歡研究曆史。我並沒有對此作出回應,轉頭看向窗外,這是我的優勢,我不想聽誰說話不看他的嘴形就是,世界就會變得無比清淨。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孝公去世後被繼位的秦惠王以謀反罪處死,家族也被連根拔起,煙消雲散。


  後世學者常常感歎,如果商鞅處事圓滑一點,不那麽強調“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犯事的貴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許最後不會如此悲慘!

  可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商鞅還是曆史上那個重法的商鞅嗎?

  他之所以被重用,是因為秦孝公很欣賞他對法的執著,沒有了秦孝公,沒有了那份執著,他什麽都不是。


  這也是我們後世尊重商鞅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大事者往往都要有不同的風骨和毅力。


  商鞅他對於整個秦國的作用不用多說了,如果沒有他的話,或許秦國一直都是一個二流的國家,沒有可能會成為最後的勝者,雖然秦的成功有著多方麵的原因,可他的變法是起到了奠基作用的。可見他對於秦國的重要性,可是他這個人雖然在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抱負,卻沒有落得什麽好下場,最終也是讓新繼位的惠王給殺掉了,偏偏他死了,他的這些法令卻沒有被廢黜,等於他的死亡,還是讓他的改革繼續延續下來了。


  但是我覺得商鞅他的死不簡單,首先我認為一開始就支持他變法的孝公本人,就有著要殺他的念頭,商鞅這個人雖然有著傑出的才能,可是他在具體實行的過程中有很多處理不當的地方,比如一些事情用法實在太嚴了,就直接惹怒了國內很多人的權貴,這些人都是秦國立足的根基,可以說商鞅的這些做法也徹底激化了國內的矛盾。偏偏孝公都一直支持他,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商鞅也是被國君給推出去做了一個替罪羊了。


  很多涉及到了核心利益的改革,沒有孝公他的點頭是根本沒有辦法實施的,甚至很多的變法本身就是為了維護孝公他的地位,這些東西很有可能都是他背後主導的,可是名義上卻都是由商鞅來出麵,得罪人的事情都讓他幹了,而孝公成功把自己給摘出來了,不得不說心計非常深沉了,而且我認為孝公也沒有那麽信任他。


  如果他真的信任商鞅的話,就明白這個事情讓商鞅得罪了太多的人了,而且他給了商鞅這麽高的地位,也讓很多人都非常記恨他,這個時候孝公要不就是把他趕走,要不就是想個辦法來保護商鞅,其實他給商鞅一個免死的信物起碼是可以保證商鞅能夠活著出秦國的,可是他沒有,在整個被殺的過程中,商鞅沒有一點反抗的能力,直接就成為了新君的犧牲品。


  我認為這個事情也是孝公安排的,他故意留著商鞅給自己的兒子,因為這個時候商鞅已經集中了國內所有的仇恨,除掉他的話就可以得到所有反對勢力的支持,而且還可以讓新法繼續來推行,這個事情就自然給了惠文王成功攬權的機會,所以他們父子在處理商鞅的問題上麵,有著自己的謀劃和考量,商鞅就成為了他們的犧牲品。


  而老板嘴裏說的申不害則是另外的例子,這兩人的對比實際上剛好暗合伯樂之說。


  扯遠了,大鵬今天想說的是法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申不害,相比而言,他就比商鞅會來事多了,因為他學的是法家的術,強調揣摩人心。


  申不害出身還不如商鞅,起步於鄭國的小吏,也就是現在的科員,所以深知領導提攜的重要性,非常善於揣摩領導的心思。


  鄭國被韓國吞並後,申不害出國留學了幾年,然後就搖身一變成了法家代表人物,當上了韓國政府的高級參謀。


  公元前354年,魏國出兵伐韓,滿朝文武束手無策。危急關頭,申不害審時度勢,建議韓昭侯執圭去見魏惠王。


  申不害說:現在魏惠王十分自大,特別好麵子,您執圭去拜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然後下令撤兵。


  韓昭侯采納申不害建議,親自執圭去朝見魏惠王,魏惠王果然十分高興,立即下令撤兵,並與韓國約為友邦。


  韓昭侯從此對申不害刮目相看,一有什麽大事解決不了就找申不害商量,所以他逐步成為韓昭侯的重要謀臣。


  公元前353年,魏又起兵伐趙,趙成侯派人向韓國求援。韓昭侯一時拿不定主意,就找來申不害,問他該如何應對。


  申不害也很為難,萬一自己的意見不合國君的心意,很可能失寵啊!於是就回答說:這是國家大事,讓我考慮考慮再答複您吧!

  下殿之後,申不害趕緊去遊說大臣趙卓和韓晁,鼓動他們分別向韓昭侯陳述是否出兵救趙的意見,自己則暗中觀察,摸透了韓昭侯的心思。


  待時機成熟,申不害便進諫說應當聯合齊國,伐魏救趙。韓昭侯一聽,果然十分高興,這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於是與齊國一起發兵救趙。


  類似的事件還有不少,韓昭侯對申不害處理外交事務的卓越表現很滿意,於是力排眾議,破格提拔申不害為相,以求變法圖強。


  申不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懲治貴族、取締封地,使君主積權力於一身,這讓韓昭侯樂得合不攏嘴。


  申不害做的第二件事是加強對官員的政績考核,清除朝廷之中的貪官汙吏,這讓韓國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一時間,韓國上下一心,國力大增,連司馬遷老先生都大加讚賞,“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不過,是人都有私心,申不害也不例外。申不害仗著自己受寵,曾私下請求韓昭侯給自己的堂兄封一個官職,韓昭侯沒同意,申不害很不高興。


  韓昭侯說:“這可是你教我的啊!君王要按功勞大小封官,如今你為沒有功勞的兄長討封,我是答應你的請求而拋棄你的學說呢?還是推行你的主張而拒絕你的請求呢?”


  申不害慌忙請罪,對韓昭侯說:“君王真是賢明君主,請您懲罰我吧!”怎麽樣?這倆人算得上是一個千裏馬,一個伯樂了吧?可惜的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

  因為申不害過於強調領導人的作用,主張以術禦道,整頓吏治,致力於打造一個君主集權、清官廉政的國家,所以韓昭侯一死,因繼任者能力有限,韓國迅速衰敗。


  那為什麽秦孝公和商鞅死後,秦國仍然成長為超強大國呢?這是因為商鞅的主張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體係,舉國上下唯法是從,依法治國,所以人死政不息。


  簡而言之,就是申不害強調依賴君王,屬於人治,所以人走政息;而商鞅呢,強調建章立製,屬於法治,所以能一直執行下去。


  長久的禁得起曆史考驗的才是真理,一個人決定一個國家和一個群體的命運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老板的眼光居然犀利如此,當然他再一次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再一次拖延了時間。


  而我早已經放棄了追趕跟蹤譚阿姨,我要從老板身上得到線索,所以我根本不著急。


  反正下午還是會見到譚阿姨,她給出的約定不會作廢。現在反而是我穩坐釣魚台。


  老板的眼裏終於出現了一點猶豫之色,他好像想不明白我為什麽如此平靜和無動於衷。


  我帶著強烈的目的而來,不達目的是絕不會輕而易舉離開的,那麽我現在在幹什麽?

  他終於意識到他自己成了我的新獵物。


  他笑了,“好吧,我其實知道的不多,或者說很少,也許某些地方比你多一點,但是我相信就眼前發生的事情我知道的一定沒有你多,因為我是個毫無利益相關的旁觀者,你則是參與者,還很有可能是核心參與者。”


  我也笑了,“至少你知道師母和唐婉的下落。”


  既然老板玩明牌那麽好吧,那麽咱們就都明牌,看看最後誰會妥協,反正我絕不會退讓,因為我無路可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