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無字江山> 第217章 阿房

第217章 阿房

  時間越來越緩慢,等待和期盼的時刻永遠都是度日如年,這樣的日子我早已習慣可還是心如刀割。


  孩子哭了停停了又哭,反反複複,顧青姐一定是遇到了大麻煩,否則孩子們不可能這樣強烈反應。


  我再次產生了立刻奔赴牛河梁營救的衝動,牛河梁在現代社會本來籍籍無名,本來隻是一個落後的大山裏的小山村,沒有人關注當地人也都過著清貧的生活。即便是如今牛河梁名揚海內外依然如此,牛河梁壇塚廟遺址周圍的百姓家中生活依然清貧如故並沒有什麽大的明顯的改善。


  牛河梁的熱度與紅火很大程度上還是學術界與專業領域的熾熱紅火,這種情況是我不願意看到的,也是幾乎所有考古人不願意看到的,因為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老人和孩子讓大學生和中年人都知道這個地方,都過來看看,都了解一下我們先祖的一部分是怎麽樣的。


  一個人一定不要忘本不要忘了自己的父親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國,這一切的根本就是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與祖國的曆史。


  其中文化曆史又是極其重要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部分。


  中國曆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時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曆史了。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有曆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曆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中國曆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


  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曆史。


  發現於雲南元謀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近60萬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製造、使用簡單的工具,並知道了用火。距今一萬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遍布中國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遺址,發現了人工栽培的稻穀和粟粒及農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開始於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其勢力和影響已達到黃河南北,並開始進入奴隸社會。繼夏而興起的商、西周進一步發展了奴隸製度。之後是王室勢力衰微,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


  大約在5000年前,中國人已知道了冶煉銅的技術。3000多年前的商代,開始使用鐵器;在製陶方麵,有了白陶和彩陶;絲織生產也相當發達,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絲織技術。到了春秋時期,製鋼技術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學術空前活躍,湧現出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著名的哲學家老子、孔子、孟子和軍事學家孫武等人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製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的時間裏組織30多萬人在中國北部修建了綿延5000公裏的長城,並生前就開始修築龐大的墳墓。1974年發現的、守護秦始皇陵的秦兵馬俑震驚了世界。8000個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馬和戰車栩栩如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漢代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極大發展,人口達到5000萬。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公元前140—前87年)是漢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使中央政權實際控製的地方從中原擴展到了西域。他派使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從長安經新疆、中亞直抵地中海東岸的道路,被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絢麗的絲織品經此源源西運。


  隨著東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於公元一世紀時傳入中國。公元105年,官員蔡倫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發明了造紙術,使人類的書寫材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漢之後,經曆了三國、晉、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淵於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實行一係列開明的政策,把中國封建時期的繁榮昌盛推向了頂峰: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紡織、染色、陶瓷、冶煉、造船等技術也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全國水陸交通縱橫交錯。


  七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力量不僅在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伊犁河流域牢牢紮根,甚至擴展到中亞的許多城邦。中國與日本、朝鮮、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許多國家建立了廣泛的經濟和文化聯係。


  唐亡後,經曆了五代十國戰亂頻繁的時期。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宋朝曾先後有北宋、南宋,南宋時政權南遷,將北方先進的經濟、文化推廣到南方,促進了該區域的經濟開發。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術均居世界前列,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堪稱人類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其孫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多政權並立的局麵,實現了包括新疆、西藏及雲南地區在內的全國大統一。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至宋元時期相繼傳入世界各地,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其子朱棣即位後,開始大規模營建北京城池和宮殿,並於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


  1405年至1433年,他派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進行了七次規模巨大的海上遠航,途經東南亞各國、印度洋、波斯灣、馬爾代夫群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的索馬裏和肯尼亞,是哥倫布時代以前世界上規模最大、航程最遠的海上探險。


  如此知識是正規的正常的文化曆史知識,上過學的人全都知道,是普及的,我和教授我們在做的事情並不是普及的,並不是被大眾知曉的,而是小眾的,我們的考古成果有可能直接直播公布也有可能要繼續隱藏幾十年才會揭秘。


  中國是一個文化曆史悠久的國家,這不但表現在時間的跨度長,而且表現在內涵的豐富多彩。從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曆史遺留物品和由典籍記載流傳下來的事件中,我們都可強烈地感覺到這種文化內涵的震撼力。


  但是越是輝煌而悠久的曆史文化失落的遺憾也就會越多,尤其是對於考古專業的我來說更加心疼和感同身受。


  首先是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失落。和氏璧是中國曆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


  早在春秋時期,它就與“隨侯之珠”一起並列為當時中國的兩大奇珍了。發現它的卞和也因為和氏璧而聞名古今。卞和不僅因為遭到楚厲王、楚武王的誤解而失去了雙腳,更因為楚文王聽從了他的解釋而剖開了璞石,最終發現了這塊寶玉,並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寶玉而獲得了生命的價值。


  隨著秦昭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寶玉的故事流傳開來,和氏璧的身價扶搖直上。最終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傳國玉璽,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準。


  曆史上對和氏璧的材質有各種猜測:有認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認為是夜明珠的,也有認為是陝西藍田玉的。


  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處,它能熠熠發光,能除塵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稱“夜光之璧”。可見確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一九八三年工程師郝用威在全國地史報告會上稱:“和氏璧即是月光石,產於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發源地板倉坪、陰峪河一帶”。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來、傳說和質地的好奇心。


  而曆史上和氏璧和由它製成的傳國玉璽,在中國曆史上斷斷續續流傳了很長的時間,直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


  當時石敬塘引契丹軍攻至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璽就此失蹤,再也不見了蹤影。


  從那時以後的各朝各代,都是當朝的帝王自己刻製自己的玉璽,再也沒有能得到曆朝曆代都認可的真正的“傳國玉璽”了。


  這個損失之重,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曆史來說是多麽的巨大,誰都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來。而傳國玉璽到底是什麽材料製成的,恐怕真的成為一個千古之謎了。


  緊接著是阿房宮被毀,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是曆史記載當中最為雄偉的宮殿建築了,無論是前三代還是後來直到清末的兩千多年間,再也沒有任何古代的建築可以和阿房宮相比較高低了。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始皇三十五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隻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宮。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其規模之大,可以想見。


  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


  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麵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


  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麵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這裏,杜牧把阿房宮的誕生與六國的覆滅直接聯係起來,可見在秦覆滅一千多年後的唐代,阿房宮之雄偉大氣的形象還深深影響著那時的人們。


  其“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的氣勢,借杜牧的《阿房宮賦》流傳於千年後的今朝,至今仍令人浮想聯翩。


  但阿房宮這座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跡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它與現在遺留下來的古建築之間有些什麽傳承關係?

  是否有些當時建築時奇巧的工藝沒能流傳下來?


  這些看來都將是千古之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