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無字江山> 第210章 匠心

第210章 匠心

  顧青能做的更多是等待,等待別人來審問她等待逃脫機會的到來,她的雙腿能走但是雙手被綁著根本動不了,長時間的捆綁讓她的手臂變得麻木幾乎失去了直覺。


  她開始想自己的兩個孩子,以前不管生活如何艱難她都沒有跟自己的孩子分開過,她不管去幹什麽都帶著孩子,生怕被狠心的婆婆和丈夫帶走送人,因為他們不止一次這樣抱怨過。顧青相信他們真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嚴格來說並不是她一直在照顧兩個孩子,從另一方麵看兩個孩子的存在也拯救了她,否則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嚐試自殺了.當她有了第一個孩子以後就再也沒有做過那樣的啥事,因為孩子是無辜的,接著有了第二個。其實生第二個孩子她的丈夫根本不在意,他的丈夫隻在意自己是否舒適了享受到了女人的樂趣,是她咬著牙要下的第二個孩子。然後她的生活才得以在兩個孩子的哭聲和笑聲中繼續,母親永遠都是偉大的。


  因為孩子不但是她生命的延續而且還是她生活的希望,她想讓自己在苦難艱難的環境中擁有第二個寄托,精神寄托,活下去的理由,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她又想起她的祖父,她的祖父身份很神秘,在她印象裏他什麽都會,閑著的時候尤其喜歡雕刻。中國是一個崇尚雕刻亦擅長雕刻的國度,以刀作器,以靈氣作魂,凝結精、氣、神,落刀瞬間,妙筆生花。


  匠人的手藝不單來源於精湛的技藝,更是對生活中存在的事物細心的觀察。享選的匠人手藝,獨具匠心,一心隻為手心上的作品。祖父那樣的人通常都是擇一事,忠一生。


  手藝人在選擇材料中都無比的用心,然後再通過自己的雙手打造,每一個用心對待自己作品的手藝人,都可能看到作品中難以複製的藝術氣質,流暢的曲線弧度溫婉流轉,絲毫沒有僵硬感,如時光歲月,荏苒不變,千年流傳。


  他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追求極致,嚴謹到每個細節,並且體會到做事的樂趣,這是一種工匠精神。


  現在的時代被戲稱為快時代,浮躁顯然成為一種常態,所以快時代下的工匠精神就顯得難能可貴。隨著工匠精神被頻繁提起,很多產品為了標榜高格調都會貼上工匠精神,大多數都是經不起時間的推敲的,那些為了獲取更高收入,不用心在作品上是不配稱上工匠精神的。


  那些不問世事,可以為了作品廢寢忘食,用十年如一日的心去打磨技藝,做出自己稱心的作品才算對得起自己的手藝,這樣的匠人手藝,這樣的精神,才可以稱得上工匠精神。


  顧青的婚後生活是封閉而閉塞的,她唯一跟外界交流的工具就是手機,她下載了好多關於古老匠人的資料,不斷搜尋整理,她也在探尋自己祖父和家族的隱秘。與此同時全世界各地了不起匠人的故事和手藝她也下意識的收集。


  古都奈良有一座建於1300年前的法隆寺,它是日本最古老的木結構寺廟。小川三夫是大木匠西岡常一唯一的入室弟子,他跟著西岡,以日本最傳統的師徒關係進行學技和傳授。這種傳授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自己邊看邊學,剛開始做學徒的時候,小川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先磨各種刃器,師父會交給他一片刨花,他要將手裏的刃器磨到能刨出同樣的刨花才行。這便是每日的修習。


  作為專修宮殿的木匠,匠人們通常口傳有幾大秘訣:一是先挑選四神寶地,即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二是建寺廟時,木頭的方位要跟他生長的方位相同,意思是,在將樹劈成四瓣的時候,各部位分別是什麽方位,用的時候還讓它們在什麽方位,講究要立著用木料,以保持它生長時的狀態;三是搭建木結構建築不依賴尺寸而依賴木頭的習性,在施工前就要把木料緊縮的大約尺寸計算進去,以便在柱子上釘釘子。


  最重要的應該是匠人間的人文關懷,師父的關懷會帶給工人心理上的安定,這同樣是被作為秘訣傳授下來。


  西岡先生作為法隆寺的專職木匠,從未接過建造民宅的活計,因為他有著作為宮殿木匠的自尊。在從前,宮殿木匠被視為高尚的職業,不能接建民宅。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西岡甚至賣掉自家的農田,卻始終沒有放棄作為宮殿木匠的人格尊嚴。


  小川創立了一個名為“斑鳩舍”的木工技術中心,在西岡樹立起來的傳統的師徒關係下,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的有誌成為真正意義上木匠的年輕人。而小川也隻是教弟子們磨刨刀,他相信不管花多長時間,隻要一點點將經驗積累起來,最終一定能成為優秀的技術人才。


  1934年,樂高積木的發明者奧利?柯克為自己的積木玩具設計了“樂高”商標。它的產生深受中國古代榫卯的影響,連接方式是凹凸榫合的零件組合模式,光是榫卯結構,就有滑榫,直榫,斜榫等多種榫卯結構。


  這項源於中國曆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經曆著新的傳承與變革。近代中國的梁思成,國外的漢斯?瓦格納都在古代傳統設計中汲取靈感,加之轉化與發展。令人欣慰的是,工匠精神與技藝仍在發展和變化之中傳承與創新。


  這個世界上不管什麽事情就怕認真二字,一旦認真了就會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創作出更多的新東西。在顧青看來,工匠精神隱隱體現著部分道家思想,它與道教精神提倡的道法自然,自然無為,提倡與自然和諧相處如出一轍。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變動不居的。依著這個出發點,匠人們尊重自然,敬畏手藝,在傳授運用手藝的同時,也傳遞了耐心、專注和堅持的精神。


  《世說新語》裏有個故事,魏朝時候韋誕擅長書法,魏明帝建造宮殿,想安放匾額,讓韋誕登上梯子題寫匾額。等到題好字下來後,韋誕的頭發都已經變得雪白。低頭著筆,頭鬢皓然,工匠精神特質的培養,隻能依賴於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和行為感染,這是現代化大工業的組織製度與操作流程無法承載的。


  匠人們對職業的尊重,對專業精神的敬畏,對技藝的傳承,無一不體現出對自然的熱愛,那是心中深遠處的理念支撐。顧青知道這便是祖父的信念,祖父真的死了麽?


  如果沒死他又在哪裏呢?


  會跟唐簡的媽媽那樣遭遇到了同樣的不幸和不得已麽?

  然後隱姓埋名卑微的活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